三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片断及反思。
苏教版国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统计”一课,学生通过例题的学习,学会了用“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求一组数的平均数。教材中的第一道练习题是这样的:图示三个笔筒,里面分别放着6枝、7枝、5枝铅笔,要求学生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看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加深对移多补少的思想和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对这道题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将学生的数学思雏引向了深刻……
[课堂回放]
教师出示三个笔筒,里面分别有6枝、7枝、5枝铅笔。
师: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不用举手,知道了就立刻站起来抢答。
(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十几名同学一起站起来抢答道:6枝。)
师(故作惊讶):这么快呀,你是怎么算的?
生:我根本没有算,只要从第二个笔筒里移一枝笔到第三个笔筒里,每个笔筒里就都是6枝了。
接着,教师将笔筒里的铅笔的枝数改变了一下,分别放了l枝、2枝、15枝。
师:你能知道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吗?
学生计算后汇报。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用的是计算的方法,先求出总数是18枝,再平均分给三个笔筒,每个笔筒里有6枝。
师:有没有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的?为什么不用?
生:这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太不方便,因为数字相差太大了。
师:说得真棒!我们要根据一组数的特点,灵活地选用方法。
师:如果我把三个笔筒里的枝数再移动一下,分别为6枝、2枝、10枝,你能迅速求出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枝吗?
生1:用6+2+10=18(枝),再用183=6(枝),平均每个笔筒里是6枝。
生2:我觉得根本不用再算了,因为总枝数没有变化,还是18枝,笔筒也没变,还是3个笔筒,所以不论怎么移动,只要总枝数和筒数不变,平均每个笔筒还是6枝。
[反思)1.“根本就没算”——抢答中体会移多补少的价值。
第一次求平均数时,笔筒里分别有6枝、7枝、5枝铅笔,由于数据非常接近,学生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就比较简单,很真实地体会了移多补少这一方法的价值,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
2.“用计算的方法”——计算中体会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
第二次求平均枝数时,教师故意出示1枝、2枝,15枝铅笔,使三筒铅笔的枝数相差较大,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我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吗?怎么移?
好像比较难。”学生打破上题的思维定势后,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教师无痕的操作,让学生在自主**中,体会到了当数据“相差较大”时,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更合理优化了求平均数的算法,理解了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教师小小的改动,显然不满足干建立起两种求平均数方法的联系,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根据数据的特征,灵活选择算法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灵活解题的意识。
3.“根本不用算”——对比中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师再次移动笔筒里的铅笔,让学生求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这条看似“重复劳动”、“没有什么价值”的改动,却大大提高了本题的思维含量,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一位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另一位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
总数不变,平均分的份数不变,平均数当然不变,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是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一道简单的题目,这位教师能“借题发挥”,巧妙改编,适度引申,开启了学生的思考之门,将他们的思维一步步地引向深刻。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一根电线,截去了,还剩下50米。截去的与剩下的两段相比。
a.截去的长 b.截去的短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2.某日黄州最低气温9℃,北京最低气温-15℃,黄州最低气温比北京最低气温高( )
a.6 ℃ b.-6℃ c.24℃ d.19℃
3.张老师有3件衬衫、4条裤子、2双皮鞋,用它们一共可以搭配( )种不同的穿法。
a.9 b.14 c.24 d.6
4.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元旦举行庆祝活动,a、b、c分别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百分比如下图,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不下围棋的共有( )人。
a.259 b.441 c.438
5.下图中的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3倍。
b.圆柱的体积比正方体的体积小一些。
c.圆锥的体积是正方体体积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从3个一角、2个二角、1个五角的纸币中取出6角钱,有( )种不同的拿法.
a.2 b.3 c.4
7.a、b是两个不为0的自然数,a÷b=3,a、b的最小公倍数是( )
a.a b.b c.6 d.6a
8.长方形abcd的长是8厘米,宽3厘米,将这个长方形(如下图)沿ef对折,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a.6 b.11 c.16 d.22
9.对于a×=b×=c×,a、b、c中最大的数是(a、b、c均不为0)(
a.b b.a c.c
10.把63吨化肥,按4:2:3分配给甲、乙、丙三个乡,甲乡比乙乡多分( )吨.
a.28 b.7 c.14 d.21
二、填空题。
11.在120的自然数中,任意抽取一个数,抽取到既是偶数又是素数的可能性是(__抽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可能性是(__
12.和比较,__的分数值较大,__的分数值较小。
14.数一数,图中有___个直角三角形。
15.12填成数)
16.240 =_l=__ml
17.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49___2650000≈50亿 49___2650000≈49亿。
18.将体积为78.5dm3的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直径为10dm的圆锥体零件,圆锥的高是___dm.
19.34090900≈__万 4000000000=__亿。
20.走一段路,甲用了15小时,乙用了10小时,甲与乙所行时间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甲与乙所行速度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
三、判断题。
21.钟表上的秒针在平移运动. .
22.扇形统计图不能表示出各部分的具体数量。(_
23.用放大镜看—个角,发现角的两条边变长了,所以这个角的度数也变大了。(_
24.运用出入相补的方法对图形进行转换,图形的总面积没变。 (
2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
四、作图题。
26.下面的方格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都是1cm2。请画出4个形状不同、面积都是16cm2的图形。
五、解答题。
27.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利用你获得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水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形成离不开水,水是生物的主体,生物体内所含水量占体重的60%~80%,甚至90%以上。人体的水含量占体重的,为了维持人类正常的生理代谢,每天每人至少要饮用2.
5l水。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全国约有660个城市,其中约有的城市供水不足,在这些供水不足的城市中,又约有的城市严重缺水。其中a市属于供水不足的城市,南水北调后,a市现在平均日供水量达到了91万立方米,比以前平均供水量增加225%。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主要有: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利用城市污水,开辟第二水源,节约生活用水等等。
保护水资源,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约每一滴水,用好每一滴水。
1)爸爸体重78千克,他的体内大概含水___千克。
2)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约有___个。
3)一个人一年(按365天算)至少需要饮用多少升水?
4)在南水北调前,a市平均日供水量是多少万立方米?
28.购物。
买333套这样的课桌椅,一共需要多少元?
29.等边三角形的跑道的三个端点a、b、c上分别站着甲、乙、丙三人。其中,甲的速度是丙的5倍。若三人同时顺时针出发,20分钟后甲追上丙,同时乙也追上了丙。
1)三人的速度比是多少?
2)若三人同时逆时针出发,甲追上丙后再过多长时间,甲能追上乙?
30.某校六(1)班学生对全年级“我最喜欢的文艺节目”进行小调查,统计结果如图.
1)喜欢歌曲的人数占全年级的(__喜欢其他节目占全年级的(__
2)喜欢小品的学生有40人,那么六年级一共有(__人,喜欢杂技和相声的共有(__人.
31.下图是一张中国象棋的棋盘,可以看成是由8×9个方格组成的.
1)若的位置是(0,4),你能指出的位置吗?
2)从现在的位置,下一步可能走到什么位置?这样的位置有几个?请指出它们的坐标.
3)若对方的不动,至少需要几步才能吃掉对方的,请在棋盘上画出马的行进路线,并标出每一步的落点坐标.
32.某经销商销售一批服装,按获利20%来定价,当售出这批服装的75%又25件时,除收回成本外,还获得预计利润的一半,这批服装共有多少件?
33.学校合唱队有88人,是舞蹈队人数的2倍还多12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六、计算题。
34.列式计算。
甲数的75%是48,乙数是48的25%,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3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参***】**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5.21,9,75,七成五。
三、判断题。
22.正确
23.错误。
24.正确。
25.错误。
四、作图题。
26.如图所示:
五、解答题。
3)912.5升。
4)28万立方米。
三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片断及反思
三年级下册 统计 教学片断及反思。苏教版国标教材三年级下册 统计 一课,学生通过例题的学习,学会了用 移多补少 和 先求和再平均分 的方法求一组数的平均数。教材中的第一道练习题是这样的 图示三个笔筒,里面分别放着6枝 7枝 5枝铅笔,要求学生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看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教材的设计意...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学片断
师 第一句怎么写的?生 赵州桥非常雄伟。师 写它的概貌,就是说赵州桥给人一个总的印象是 生 非常雄伟。板书 雄伟 师 第二句,你说。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第二句就写这个桥的长 宽。板书 长 宽 老师让一个学生朗读第三句,接着又让另一个学生读第四句 师 谁说。三 四句写的...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名师教学片断
1 燕子。名师教学设计片段。边阅读边想象,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拓展点 师 老师带来一幅画,猜猜是什么季节,看谁能抢先说出来?师出示一幅描绘春天的图画。众生 抢答 春天。师 好眼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1 这幅画上画了刚刚发芽的柳树,所以我看出是春天。生2 另外,画上还有正盛开的桃花,草是淡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