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概述。
发展: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善,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研究任务:描述、解释、**、控制。
研究设计:1.横向研究:是在一特定的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进行研究和比较,以了解其心理发展状况的方法。
优点:实用性。易于处理,及时有效。
缺点:这种方式所得的发展趋势不是自然发展的反映,而具有人为的联结性。可能有“世代变迁”引发的变化与年龄发展引起的变化混淆在一起,无法真实地判断年龄发展的变化趋势。
2.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相同的被试在发展的不同年龄段上作反复的观测,从而获取相继年龄上变化资料的方法。
优点:可以排除横断研究法中获取发展趋势的人为性,所以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某一特性发展的连续过程,能够更为确切地反映和揭示心理发展的转折点和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缺点:研究时间过长,被试容易流失,对相同被试重复的测试,易产生学习效应或导致被试的厌烦心理,从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同样也难以排除“世代变迁”的因素,在长期追踪的过程中,时代、社会、环境而定动荡会造成变量的增多。
3.聚合交叉研究: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结合。
在横断的基础上再进行追踪,然后按年龄和观测年份交叉归类,这样在同一年龄族中包括不同年代成长的个体,可以消除一部分“世代变迁”的干扰,也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收集较大范围的资料。
4.双生子研究:利用双生子为样本,通过特征的差异来研究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心理和生理特征发展的影响或作用。多用于智力、人格的研究。
优点:1.同卵双生子有相同基因,他们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归结为环境因素的作用;
2.异卵双胞胎基因不同,但在环境上有许多相似性,提供了环境控制的可能性。
缺点:1.只孤立地考虑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未考虑到两者动态的交互作用;
2.难以绝对控制环境因素;
3.取样不广泛,样本库小。
发展历史:早期:洛克:白板说;卢梭:技能轮;夸美纽斯:尊重儿童,了解儿童。
推动: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儿童心理》
儿童到毕生:霍尔《青少年心理学》将儿童心理的研究范围扩大至青春期;
霍尔《老年心理》最先研究老年心理。
荣格,最早研究成年期心理。
埃里克森:最先有完整的毕生发展观。提出了成年早、中、晚期。
发展心理学问世:何林渥斯《发展心理学概论》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古德伊洛弗《发展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年鉴》“发展心理学”名词。
心理发展主要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
观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他强调心理因素中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并认为正是这种作用导致了心理特征不断发生量变与质变。认为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与本质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而适应则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形式完成。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条件、社会环境、平衡。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中有四个核心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其中图式为核心概念。
研究方法:临床法。
发展四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
0-2岁,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格式,儿童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在本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2.前运算阶段:2-7岁,本阶段儿童依靠符号功能,借助心理符号进行思维(主要是表象),本阶段儿童有泛灵论,自我中心化,等特点,还未形成守恒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本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从象征性格式演化为运算格式,格式有了内化性、可逆性、守恒性以及整体性等特性。
但是尚难摆脱具体事物的支持。达到了守恒性,已具备可逆性,但逆向和互反尚未沟通。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可以进行群集运算。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该时期思维更具灵活性、系统性和抽象性,儿童思维不再局限于可观察或表象化的事物上,而是能够着眼于抽象概念上,做逻辑式的推理。特征有:
可以对假言命题做出富有创造性的反应,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组合系统的形成,四元转换群结构的形成。
2.文化---历史发展观。
代表人物:维果斯基。
观点: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一个人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第几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他认为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是建构主义流派的思想鼻祖。
他认为心里发展的标志有四方面表现: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2.
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3.各种心理机能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语言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发展原因有三:1.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社会规律的制约;2,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3.
经验不断的内化。
维果斯基提出的一些概念:1.最近发展区;2.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3.学习最佳期限;4.内化学说。(掌握语言和符号是内化的关键)。
3.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观点:他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里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引入了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概念。
弗洛伊德的发展阶段:弗洛伊德按照力比多发展经过的**区不同,把力比多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期(1-3岁),前***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2-18岁)。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他的把阶段理论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埃里克森关于心理法阵的基本思想是承认本能和社会文化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心理**是本性需要与社会要求的不相适应所造成的。为此他提出了“心理社会危机“的概念,即每个阶段都存在的社会要求在个体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人格发展就是自我调节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不断整合过程。
埃里克森还提出了合法延缓期的概念。
两人的比较:
4.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1.华生的:他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只是行为的组成因素,并且都可用客观的刺激---反应公式来论证。他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2.斯金纳的:他区分出应答性和操作性行为。
他提出过“育儿箱”、行为矫正以及教学及其和教学程序的试用。他区分了积极和消极两种强化,并建议以消退取代惩罚。强化控制原理:
1.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2.行为不被强化就会消退;3.
强化不及时是不利于行为发展的。
3.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胎儿期。生理基础。
胚种---胚胎---胎儿。
胚种0-2周。
胚胎3-8周。
胎儿9-38周。
动作发展:波是婴儿闹成熟的标志。
新生儿阶段就观察到大脑单侧化倾向。
婴儿脑有极大的可塑性和良好的修复性。
婴儿动作发展对脑部发展的头脑原则和近远原则。(从整体性动作到分化性动作;从上身到下身;从大肌肉到小肌肉;从躯干到四肢。)
躯体动作发展:翻身---坐---爬---站立---走。
3个月前只有一些散漫杂乱的动作。
3-4个月是不随意的抚摸动作。
4-7个月发展随意的抓握动作。
5-6个月发展眼手协调能力、五指分化。
7个月之后双手协调。
1岁后逐渐能熟练、灵活、准确地运用物体。
影响婴儿动作发展的因素:1.胜利的成熟是动作产生的基本条件;
2.环境是否为婴儿提供了足够的运动机会和丰富刺激;
3.父母是否有意识的训练。
言语的发展:
理论:1.强化说:
代表人物:巴普洛夫、斯金纳。
观点:认为语言的发展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连锁和结合。斯金纳主张对言语行为进行“功能分析”,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使**的言语反应继续发生的必要性为。
2.模仿说:
代表人物:阿尔伯特,怀特赫斯特。
1) 传统的模仿说。
阿尔伯特提出儿童学习语言是对**语言的临摹。
2) 选择性模仿说。
怀特赫斯特认为儿童学习语言,并非机械模仿,而是有选择的。不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结构和功能上的模仿。
3.转换生成说: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观点:他认为句子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分,人类先天就拥有语言获得装置,有了这种装置,儿童就能靠从周围听到的有限句子,而理解和产生无限的句子。因此语言是利用规律去理解创造而不是模仿强化,语法是由婴儿先天具有的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而成。
4.认知说:
代表人物:皮亚杰。
观点:强调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有重要影响,语言由逻辑构成且源于智力并随思维的发展而发展,皮亚杰认为语言能力是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所以也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先有思维才有语言。
言语发展过程:
1. 前言语的发展(0—1岁)
对语音的感知:2---3个月,表现出对人语言的兴趣。
3个月后,一般能用眼睛寻找说话的人。
7—8月,能把母亲与别人的声音区分开来。
8个月后,开始能理解**言语。
发音练习: 0—3个月:简单发音阶段。
4—8个月:连续音节阶段。
9---12个月:模仿发音,学话萌芽阶段。
语言的发生:10-14个月之间,说出具有概括性意义的词。
语言的发展:1.单词句阶段(1-1.5岁)
能听懂简单的句子,执行简单的任务,对词的理解有固定化和词义笼统的特点。从定向反应发展为有动作反应。单音重叠,只掌握了少量名词和动词。常一词多义,以词代句。
2. 简单句阶段(1.5-2岁)电报句阶段。1岁半后,词汇量迅速增加,能说出不完整的双词句或多词句。词汇量明显增加。开始说出简单句。
3. 复合句阶段(2-3岁)掌握语法的关键期。复合句开始发展。
心理过程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A
科 专 本 线名 姓封号 学密级 班 信阳师范学院函授生考试试卷 发展心理学 试卷 a 试卷说明 1 试卷满分100分,共六页,五个大题,100分钟完成试卷 2 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中 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3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阅卷人。满分201420242210...
发展心理学
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柔鲜。图尔荪06124691 父亲缺失指由于分居 离婚 死亡等原因而导致的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缺少父爱的现象。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 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美 谢弗,邹泓译,发展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霍林沃斯,赵演译,发展心理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英 朱莉娅 贝里曼,发展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美 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北京大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