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2023年,又在健康的涵义中增加了道德的健康。
2、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
3、细目表的形式是两维表,一般用纵栏表示学习结果,横栏表示课程的内容或范围。
4、教师角色形成的过程有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和角色信念阶段。
5、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6、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7、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里状态,它又称学习驱力。
8、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者心里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之为迁移。
9、根据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10、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1、 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2、 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零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3、 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
4、 少年期是指岁到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5、 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标志。
6、 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是内部反馈。
7、 睡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经过努力的识记。
8、 对问题的表征包括问题的表面特征和深层特征,其中深层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 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勒温。
2、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师范教育,二是实践训练与继续教育。
3、 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4、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奥苏贝尔的有意接受学习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这二者都重视所学内容的结构的重要性。
5、 现代迁移理论中,以安德森等人为代表,认为如果两种情景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
6、 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
1、 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里创设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环境,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2、 如果学生把教师看做是模范公民,教师必须言行一致、幽默、开朗、守纪律等。
3、 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4、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
5、 “身教重于言教”是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6、 当学玩单词football(足球)之后,再学习ball(球)时,学生觉得很容易掌握,这种迁移叫正迁移。
7、 根据反应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前者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后者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8、 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有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
9、 将“飞机——箱子”想象为 “飞机穿过箱子”运用的是视觉联想。
10、 提出假设常用的方法是算法式和启发式。
1、 焦虑症是一种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2、 动作技能目标有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和习惯化。
3、 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4、 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
5、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介于心理学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6、 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7、 陆软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8、 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9、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1、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2、 价值体系个性化内分两个水平,即概念化心向和性格化。
3、 匹配题目包括两列词句,一列是问题选项,一列是反应选项。
4、 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5、 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
6、 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阶段的依据。
7、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8、 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审题技能的应用,这在心理学中称正迁移。
9、 在知识学习的三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同化、保持和应用。
10、 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和粗放型操作技能。
1、 强迫观念是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
2、 教师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事项的顺系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
3、 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4、 教师的威望是由其资历、声望与才能、品德等决定的。
5、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
6、 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场依存。
7、 学生大多数成绩不良的实质问题是在知识技能的掌握或应用上存在障碍。
8、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9、 学生对于知识的概括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即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10、 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1、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2、 反馈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其中结果反馈的作用尤为明显。
3、 先学习的信息对后学习的信息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
4、 提出假设指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5、 态度结构比能力结构更为复杂,因为态度除包含认知成分之外,还包含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6、 神经性厌食可采用行为**、认知**予以矫正。
7、 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的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
8、 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9、 测验是测量一个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们心理特征。
10、 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
1、 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二是工作记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2、 目前,我国心理学家一般认为,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要经过两个步骤,即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
3、 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4、 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5、 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6、 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主要关注人的潜能、人的价值实现的程度、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程度。
7、 戴尔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十一”种**,构成一个经验锥形。
8、 只有当教师焦虑适中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9、 是非题可用于测量不同水平的教学目标。
10、 在课后评价时,新教师比专家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
11、 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12、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3、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有认知经验。
14、 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中等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15、 学习汉语拼音后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顺向负迁移。
1、 课堂气氛具有差异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
2、 能够在新的、甚至是意外情况下迅速地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措施,予以妥善处理的心理素质是教师的教育机智。
3、 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4、 在西方心理学中,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先后提出的学习层次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
5、 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动机理论。
6、 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方法影响到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的审题活动,可称之为一般迁移。
7、 在学习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之为过度学习。
8、 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包括有关定向的各种信息和与认知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9、 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是对知识最好的复习。
10、 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1.性格类型差异 机能类型说,向性说,独立 顺从说。2.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3.先行组织者即先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的,简短的,概括性的材料,并与新旧知识关联。4.学习迁移早期的理论 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关系转化说。5....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一般认为,1903 年桑代克的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是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进步,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 又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与环境 成熟与学习 社会环境因素 学...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1教师期望效应及皮格马利效应。2制约儿童发展的因素有遗传因素 成熟与学习 社会环境因素 学校教育因素及主观能动因素。3奥苏贝尔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有意地接受学习。4贾德。5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三个规律,即差异律 活动律 组合律。6加涅和布里格斯把教学组织形式分成集体教学和个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