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中学教育心理学 大题总结

发布 2022-10-19 02:01:28 阅读 8860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1 心理发展的特点。

a 连续性与阶段性心理发展由一系列连续而又相互区别的几个阶段构成,是一个不断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b 定向性与顺序性。

心理发展是按照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方向发展,各阶段的先后顺序是固定的。这种方向性和顺序性是不可逆的。

c 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指的是各个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展的速度、时间和程度是不完全一样的。

d 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指的是不同的个体在心理发展的进程、内容、水平等方面具有千差万别的特殊性。

2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教育是怎样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

人的心理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1) 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教育能够确保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既具有社会适应性又有适宜的个性,并同时提升个体的心理发展速度,从而达到最佳发展水平。

2) 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特点。

教育虽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只有当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适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时,才能起到教育应有的积极作用。

处理好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是要:

a以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前提。

b以培养思维品质作为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突破口。

c重视智力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

3) 教育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教育教学工作应该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身心发展现有水平的前面,从而能够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3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儿期通过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适应周围陌生的环境。

前运算阶段(2-7岁)幼儿期特征:思维的不可逆性和刻板性、自我中心化。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小学阶段思维可以进行可逆性推理,但以具体事物为依据、去自我中心化。

形式运算阶段(12-16岁)青春前期摆脱对具体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运算,以假设-演绎推理的形式进行思考、思维接近**。

4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对教学的启示、与教学的关系。

1) 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教育要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内容,进行教学。

2)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

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可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的转化速度。

5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意义。

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工作者不只要看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中的、正在发展的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现有的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着眼于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当前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6 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1) 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异质分组、同质分组、双重进度方案。

2) 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

3) 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第三章学习理论。

1 中学生学习及教育的主要任务。

1) 在身体发展方面,要加强身体保健和青春期教育。

2) 在认知与学习方面,抽象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提高是重点任务。

3) 在思想品质方面,要加强中学生的自我教育。

2 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原则。

a教师应该明确要做什么。

b应该把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的小步子,并按顺序学习。

c应该鼓励学生通过个别化学习程序,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

d应该结合上述方法使学习程序化,并随时提供强化,即及时的反馈。

3 建构主义学生观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

a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立有意义的合作型学习。

b教师要时刻注视学生们的观点、想法和感受。

c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达到教学相长。

d课堂教学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有文化背景的课程和内容会激发学生深厚的兴趣。

4 建构主义教师观的要求,即教师如何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

1) 教师应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的发展就是教师的发展。

2)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尽量少用惩罚。

3) 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4) 作为有效的教师要有相应的责任,包括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有良好的态度,关心学生。

5) 教师应该将积极的态度和热情带到课堂,这些好的情绪在教学中常常会感染鼓舞学生。

第四章知识学习。

1 概念教学的几点建议。

怎样促进。1) 概念分析:定义、特征、例证、上位概念、下为概念、同位概念。

2) 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

3) 正例和反例的辨别。

4) 变式和比较。

2 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1) 区别。

a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不是”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b 陈述性知识是变化多端、异常丰富的;程序性知识相对而言是单调、统一的。

c 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态的,主要的性质是回忆,讲究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是相同的程序性知识是相对动态的,主要的性质是转换,输出的信息和输入的信息明显不同。

2) 联系。

a 从学的方面看,我们在初学一项新的程序性知识时,常用陈述性知识作为引导。

b 从表现方面看我们在表现程序性知识的时候需要陈述性知识提供资料或判断规则。

3 有效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措施考过。

a要确定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学习策略,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

b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

c结合学科知识的教学进行训练。

d要注重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学习策略。

e引导学生评价训练的有效性。

第五章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学习。

1,提高练习效率的条件确定练习目的;灵活应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恰当安排练习时间;练习必须有反馈。

2,影响练习的心理因素:人对活动的态度、自信心、情绪状态、意志品质。

第六章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的培养。

1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a 通过开设创造性课程,为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b 通过改革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c 提倡课内与课外结合,通过“自我设计课”等多样性的活动发展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品质。

第七章品德心理。

1 品德:品德,即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它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做出某种社会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2 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关系。

1) 道德认知人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通常表现为人对道德现象或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

2) 道德情感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现实生活中的思想言行(包括他人和自己)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和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3) 道德意志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排除内部障碍、将道德行为付诸实现的心理过程。

4) 道德行为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志的支配下所进行的各种具体行动。

5) 四者之间的关系。

1是2产生的基础,2又影响着1的倾向和深度。1和2是3中个体意识力量的**,3又影响着1和2形成的速度和水平。4是在1的指导、2的催化、3的调控下通过一定的练习和锻炼形成起来的,4又可以巩固1,加深和丰富2,促进3的锻炼。

3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前习俗水平(学前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 该阶段的特征是,学生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对自身的利害关系。

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

a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b习俗的水平(小学中年级至青年、**)

该阶段的特征是,个人由于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诸实践。

a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b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青年期人格成熟以后)

这个阶段已经超越了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了完全自律的境界。

a社会契约定向阶段b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

4 品德的内化过程。

1) 社会规范的依从。

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和根据缺乏认识。

依从具有盲目性、被动性。

依从水平的规范是最不稳定的,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

2) 社会规范的认同。

个体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了规范,试图与之保持一致。

认同具有自觉性、主动性。

认同水平的规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规范内化的深入阶段。

3) 社会规范的信奉。

学习者对社会规范及其价值有了深刻的理解,并持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信念,与原有的价值观念一体化。

信奉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信奉是内化的最高阶段,形成了稳定的品德。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化的依从水平,必须引导学生对规范及其价值原则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促进规范的认同和信奉,否则就没有真正完成品德的建构。

5 提高道德认知水平的途径。

道德认知是品德中的引导性要素,德育必须使学生对基本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形成正确的理解,并提高断能力。

1) 言语说服。

教师经常要通过言语讲解和说服使学生理解和接受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只提供正面论据,同时采用富有感**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考虑同时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和充分说理、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

2) 小组道德讨论。

即让学生在小组中就某个有关道德的典型事件进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水平。

小组讨论的内容一般是能引起学生争议的道德两难故事。

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鼓励学生考虑其他人的意见,协调彼此之间的分歧,循循善诱,帮助学生通过讨论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6 道德情感的培养。

1) 移情能力的培养。

移情意为换位思考。移情作用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促进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是人们内心相互沟通的桥梁。当看到他们处于困难、痛苦境地时,个体是否会做出帮助他人的行为,这依赖与个体是否能知觉并体验到对方的情绪体验。

2) 羞愧感。

羞愧感是“人的良心受到谴责”这一心理状态赖以产生的基础。羞愧感的产生意味着学生个性正在发生变化,当它成为个性中一种稳定的东西时,就会改变个性的结构。所以在培养和教育学生道德行为时,面对学生消极的、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不能采用简单的比较法或过于严厉的批评,而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使学生感到自己只是某个具体行为上不符合社会要求,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来克服不良行为。

7 道德行为的培养(考过)

a观察学习。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对他产生影响力最大的人所表现的以身作则的“身教”具有重要作用。榜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通过观察学习,学习者的道德行为受到榜样行为的影响有:形成新的行为、消退已有的行为、抑制已有的行为、解除对已有行为的抑制。

b赏罚控制。

当道德行为符合预期标准的行为时,就给予奖赏,以期同样的情景重现;当道德行为不符合预期标准的行为时,给予惩罚,以使学生从害怕惩罚而学习到逃避惩罚,从而培养品德。

教育心理学大题总结

37 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38 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四 论述题 39 什么是复述策略?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2006年10月 教育心理学 试卷。四 简答题。31 教学是有一定程序结构的,按照加涅的观点,在教学中需要完成那几大教学事项?32 教师可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

教育心理学大题总结

15.举例说明操作技能训练过程中,如何进行反馈 反馈内容,频率,方式 16.如何培养学生元认知。17.结合教学实际说明如何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18.简述现代认知学派关于问题解决的看法 奥苏泊尔和格拉斯的,在p156 157 19.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20.结合教学实际,说明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

教育心理学大题总结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 感知运算 0 2岁 物体恒存 因果关系初步形成 主客体分化。2 前运算 2 7岁 出现词语和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思维不可逆不守恒,泛灵论,自我为中心。3 具体运算 7 11岁 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逆,逻辑推理,守恒,以具体逻辑思维,去自我中心。4 形式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