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8 00:00:28 阅读 1829

1、griffith于2024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并于2024年在伊利诺斯大学开设了第一门运动心理学课程,2024年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运动心理学教材《教练心理学》

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年会,2024年举行了第一次北美运动心理和身体活动联合会的年会。

年,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学家马约翰在《体育的迁移价值》,这是中国体育心理学最早的专论,2024年国立体育专科学校的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心理学》

年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24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成立。

5、体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①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分工将更为明确;②运动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将进一步细化;③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将趋向综合化;④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将更加广泛。

6、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是一种s(刺激)—r(反应)的联结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由于机械地用动物的学习规律来解释人类的学习行为,决定了其固有的简单性和外在性。

7、认知心理学理论主张学习就是将外在的事物的关系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心理结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s—o—r。

8、建构主义心理学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包括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

9、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10、目标定向是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它是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分为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

11、学习目标定向:是指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12、成绩目标定向:是指通过寻求有利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实现和证明自己的能力。

13、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①依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目标;②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③设置既有挑战性又有可实现性的目标;④设置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目标;⑤既要设置目标又要提供反馈;⑥应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⑦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

14、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15、运动兴趣的品质:倾向性、广泛性、稳定性。

16、运动兴趣的分类:①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②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③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以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④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以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

17、直接兴趣是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能促使人们产生愉快感。如参与体育活动、**比赛等。

18、间接兴趣不是对体育活动本身产生的兴趣,而是对体育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保持体型、增进健康等。

19、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之间既有练习又有区别,其差异主要表现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所需要的意志努力程度不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具有年龄差异;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可以相互转化,而这种转化对于促使个人积极而有效地参加体育运动非常必要。

20、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①运动需要的满足;②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③运动内容的新奇性和适合性;④成功体验的获得;⑤融洽的师生关系。

21、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22、运动动机的功能:①发动功能;②选择功能;③强化功能;④维持功能。

23、运动动机的种类:①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②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③直接动机和简介动机。

24、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①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②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③适当展开竞争,积极组织合作;④及时反馈,肯定评价;⑤端正体育态度。

25、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26、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①内外源维度;②稳定性维度;③可控性维度。

27、运动归因主要涉及的要素:①内外源;②协变性原则。

28、习惯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29、影响运动归因的内部因素:①个性特征;②成就动机;③自我效能感;④性别;⑤年龄。

对于体育活动与认知过程的关系:①体育活动与认知过程之间存在的是相关关系,但不能被看作因果关系;②体育活动与认知过程的关系在不同年龄人群的身上有不同的体现;③不同的锻炼项目,运动负荷及坚持年限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也不相同;④体育活动能延缓或预防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表现;⑤体育活动对正常人群和有心理障碍人群的认知功能的影响也不相同。

30、体育活动会情绪的影响:①体育活动的抗抑郁效能;②体育活动降低焦虑的效能;③体育活动提高主观幸福感的效能;④体育活动中的特殊情绪体验。

31、心里技能;是通过练习形式的能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操作系统。

32、心理机能训练: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进行的专门化的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机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

33、心里技能训练的意义:1.心里技能是竞技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心里技能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础建设之一。

34、心里技能训练的作用:1.有利于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2.有利于增前意志品质 3.有利于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 4.消除身心疲劳,加速恢复过程。

35、心理技能训练计划:是一种有组织的系统的计划,主要用来实施心里技能,并教授能够加强心理技能能力的心理方法,是一种被程序化之后有计划的干预行为。

36、心理技能训练计划的制定: 1.个人评估,明确训练基线 p145 2.确定训练任务与目标 3 .制定具体内容。

37、 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 1. 渐进放松训练 2.自生训练 3.气功放松法 4.生物反馈训练 5. 系统脱敏训练 6. 模拟训练。

38、生物反馈训练又被称为“内脏学习”或者“自主神经学习”是通过生物反馈达到控制生理指标的变化或者维护这种变化的过程。

39、系统脱敏训练又称为互抑制法,是一种一渐进方式克服神经焦虑习惯的技术。

40、模拟训练也称为“比赛模拟化训练”是指在训练中模仿比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战术和比赛应对策略的一种训练方法。

41、模拟训练的作用:1.提高适应性 2. 提高抗干扰能力 3.提高备战针对性。

42、表象训练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者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

43、表现训练有不同的称谓,如:“视觉化”训练、内心演练、隐蔽练习、意象演习或者想象训练等。

44、暗示训练是指用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他刺激物,采用间接含蓄的方法,对训练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

45、动作技能是指借助肌肉、骨骼、关机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神经系统部分的活动,有一系列外部动作构成,通过练习形式和巩固起来的一种合理化的运动方式 p189

46、动作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1.动作技能是后天习得的 2.

动作技能的学习从意识性想无意识性过度 3.动作技能的程序化 4.动作技能的自动化 5.

能量消耗的节省化 6.觉察错误能力的逐步提高。

47、动作技能的分类: 1.封闭性雨开放性动作技能 2.不连续性、系列性和连续性动作技能 3.地策略性技能和高策略性技能。

48、动作技能操作测量方法: 1.操作结果测量 2.操作过程测量。

49、动作技能学习评价的测量指标: 1.反应时 2.误差值 3.运动学指标 4.动力学指标 5.肌电图 6.协调性。

50、动作技能学习评价方法: 1.练习曲线 2保持测验与迁移测验 3.前侧与后侧 4.次任务测验。

51、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 1.经验与成熟度 2.智力 3.个性 4运动能力。

52、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认知定向阶段 2..动作的联结阶段 3.协调完美阶段。

53、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外部因素: 1.指导与示范 2.练习 3.反馈。

54、技能迁移:是指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

55、从时间序列来看,不仅有已学技能对新技能学习的影响,即前摄迁移有后学技能对先前技能保持的影响,即后摄迁。

56、体育课堂心里气氛是指师生在体育课堂中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表现。

57、和鞋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创造: 1.运用教学技巧 2.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3.梅花体育课堂环境 4.为学生设立适宜的学习目标 5.对学生积极的期望。

58、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思维、想象力。

59、非智力因素:1.体育动机的差异 2.体育兴趣的差异 3.体育态度的差异。

60、体育教学效果的心里优化:1.确定教学目标 2.选这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和用途

3.分析教学对象 4.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5.实施体育教学评价。

体育心理学

填空 选择。1.运动心理之父是科曼。格里菲思1925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建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2.50年代末,体育运动心理学被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列入体教专业课程。1942年吴文忠 萧忠国编译了 体育心理学 3.感觉包括 要求 理解区分内外部感觉1.接受外部刺激 反映外界事物特性的外部感觉,如视...

体育心理学

一 养成体育锻炼的方法指导。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还是围绕篮球的教学,...

体育心理学

行为目标是以显性的 具体的 可操作性的行为描述形式来展示课堂目标。行为目标的早期倡导者博比特认为,科学的时代要求准确性和具体性,由此而言,课堂目标必须具体化 标准化,具有某种程度的客观性,并试图为确定课堂目标提供一套操作程序。研究原因 在体育教学中常会面临设置行为目标的问题,正确设置目标可以帮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