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7 23:29:28 阅读 4811

一.体育心理学定义:是研究体育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与规律的科学。二.体育心里学的研究内容:

体育心理学涉及的是体育活动中人的心里现象。三.学校体育活动对学生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四.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征1感知的充分发展2注意力有限3记忆力逐渐提高。

4想象力丰富,但幻想的成分较大5以形象思维为主。

五..体育学习动机的定义:体育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七.体育学习动机的功能:1始动功能2导向功能3强化功能4维持功能。

八.体育学习动机的种类:1生物性动机与社会化动机2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3只见动机与间接动机。

九.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

2帮组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目标定向和恰当的设置目标3培养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

4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自我效能。

5加强对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结果正确归因的指导6适当展开竞争,积极组织合作7及时反馈,积极评价。

十.体育兴趣的定义:以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为基础,推动他们优先认识和积累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活动的心理倾向十一。体育兴趣的种类:1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2短暂兴趣与稳定性去。

3中新兴区域广阔兴趣十二。体育兴趣的培养。

1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手段,满足学生的好动心、好奇心和求知欲2创造情境。

3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加强体育学习、锻炼活动的理想和目标教育,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

十三。体育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个体对待外界现象比较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十四。什么是运动技能: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动作或心智活动方式。

运动技能形成的主要阶段。

1认知-定向阶段(泛化阶段)

2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分化阶段)

3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动作定型阶段)

十五。运动表象: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和运动体验。

十六。田径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磨练学生的意志。

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3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十七。自我感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

十八。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以及对自己成功的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

十九。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竞争的条件:

1有共同竞争的目标。

2竞争的双方必须争夺同一对象3竞争的结果必使一方获胜。

二十。良好意志品质的: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勇敢顽强,主动独立。

二十一。运动焦虑:是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当前的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具有的担忧倾向。

二十二。唤醒水平:特别高或特别低的唤醒水平不利于操作,只有总等水平的唤醒有助与操作(大肌肉群项目要高唤醒,小肌肉群的要低唤醒)二十三。赛前心理准备的内容:

1建立积极的比赛心理定向,设置具体的、符合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2培养学生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激发学生良好的、适宜的比赛动机。

4调整学生的唤醒水平,使其处于发挥最佳表现的范围5帮助学生制定好的比赛方案。

6指导学生建立比赛的思维程序和行为程序二十四。赛前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

1赛前过分激动状态(过度或过早兴奋,情绪强烈紧张,呼吸短促、心跳加快、

四肢颤抖、心神不定,经常有恐慌、焦虑易怒、不安等消极情绪困扰)2赛前淡漠状态。

3赛前盲目自信状态4战斗准备状态。

二十五。活动调节:过分紧张时用强度小,幅度大,速度和节奏慢的动作练习,情绪低落时用强度大,幅度小,速度和节奏快的动作练习暗示:

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默念”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暗示方法。

归因分类。控制性内部外部。

稳定不稳定稳定不稳定。

不可控制能力身心状态任务难度运气可控制一贯努力暂时努力他人偏见他人帮助。

二十六。体育游戏分类:

1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可分为奔跑、跳跃、投掷等游戏2按发展身体素质可分为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游戏。

3按运动负荷可分为大运动负荷,中运动负荷,小运动负荷游戏二十七。体育游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激发学生的兴趣2开发学生的智力。

3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情操4磨练学生的意志。

5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6完善学生的个性。

7提高学生的社会化程度8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二十八。交往的感念:人际交往简称交往(意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品的交换)

二十九。教学中费语言交往的作用:1补充说明作用2象征性作用3调节性作用4表露感情的作用。

三十。教学中非言语交往的特点:1信息的多渠道传输2交流具有连续性3真是可靠性。

三十一。团队凝聚力对团队和团队成员的影响:1团队的高凝聚力有助于团队取得成功2高凝聚力使团队成员的稳定程度更高。

3高凝聚力能够促进队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三十二。攻击性行为的动机分类:1敌意性攻击。

2工具性攻击。

三十三。攻击性行为的性质分类:1特征攻击性2状态攻击性。

三十四。心理咨询原则:1当事人自愿原则2信息保密原则3理解支持4价值中立5坚持性原则6疏导启发原则7促进成长。

三十五。行为矫正中常用的技术:1放松训练。

2系统脱敏(是一种利用交互抑制原理或对抗性条件反射原理循序渐进的消除问题行为的方法)3行为排练4强化。

体育心理学

填空 选择。1.运动心理之父是科曼。格里菲思1925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建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2.50年代末,体育运动心理学被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列入体教专业课程。1942年吴文忠 萧忠国编译了 体育心理学 3.感觉包括 要求 理解区分内外部感觉1.接受外部刺激 反映外界事物特性的外部感觉,如视...

体育心理学

一 养成体育锻炼的方法指导。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还是围绕篮球的教学,...

体育心理学

行为目标是以显性的 具体的 可操作性的行为描述形式来展示课堂目标。行为目标的早期倡导者博比特认为,科学的时代要求准确性和具体性,由此而言,课堂目标必须具体化 标准化,具有某种程度的客观性,并试图为确定课堂目标提供一套操作程序。研究原因 在体育教学中常会面临设置行为目标的问题,正确设置目标可以帮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