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发布 2022-10-17 19:25:28 阅读 4558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2024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3.个体心理可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等三个方面。

4.从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法则。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

6.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第二章感觉和知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2.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感觉。

3.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4.感觉现象主要有感觉适应、感觉对比和联觉。(2006)

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反应。

6.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7.知觉的基本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第三章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4.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即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意注意),即自觉地、有目的的、必要时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⑶⑶随意后注意(有以后注意),即有预定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5.注意的品质特征: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6.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⑴原有活动吸引注意的程度。⑵新的事物的性质与意义。⑶事先是否具有转移注意的信号。

7.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不随意注意规律的应用: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现。防止单调死板的教学方法。

随意注意规律的应用:明确目标任务。创设问题情境。教师正确组织教学。(2008)

第四章记忆。

1.记忆是人脑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是人脑对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2.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回忆。从信息加工上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2006)

3.记忆的主要类型:⑴根据内容与对象分:

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⑵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0.

25秒—2秒)、短时记忆(5秒—2分钟)、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直至终身)。

4.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先快后慢。(2007)

6.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⑴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⑵学习的程度。⑶事迹材料的系列位置。⑷识记者的态度。

7.遗忘的原因: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提取失败说。

8.复习在记忆中的作用:⑴给信息再加工提供机会。⑵重新考虑与寻找材料之间的关系。⑶增加信息加工的深度。

9.有效的复习方法: ⑴及时复习⑵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

⑶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⑷复习方法多样化。⑸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⑹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10.记忆品质的特点: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11.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⑵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⑷注意数学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第五章思维。

1.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问题性。

2.思维的类型:

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不同划分:知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009)⑵根据逻辑性分:分析思维、知觉思维。

根据指向性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⑷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分: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3.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方式。

4.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5.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6.问题解决的阶段:⑴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⑵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

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⑷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7.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⑴人的知觉特征。⑵定势与功能固着。⑶个体经验水平。⑷情绪与动机。⑸个性因素。(2008)

8.影响创造性的因素:酝酿、社会因素。

9.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性思维;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10.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代替功能。

11.想象的种类:⑴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

有意想象、无意想象。⑵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

⑶在有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12.吉尔福特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

13.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形象性、新颖性。

第六章情绪与情感。

1.基本的情绪分类:快乐、悲伤、愤怒、恐惧。

2.情绪按强度和持续时间分类:⑴心境: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具有弥散性的情绪分类。

激情: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⑶应激:在出乎意料的紧迫状态下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2004)

4.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2009)

5.压力与心理反应:抑郁、焦虑、恐惧、狂躁。

6.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⑴只觉自己的情绪状态。⑵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⑶合理宣泄负面情绪。

7.健康情绪的培养:

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⑵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⑶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⑷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⑹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

8.意志行动的目的冲突有四种形式:⑴双趋冲突。⑵双避冲突。⑶趋避冲突。⑷多重趋避冲突。

9.意志品质的特征: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第七章需要与动机。

1.需要是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动机产生的条件:人的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相结合而产生的。

4.动机的功能:引发功能、指导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5.学习动机的激发(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育。⑵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争。⑸正确指导学习成绩的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提供成功的学习经验,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

第八章能力。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⑴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发展。

⑵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⑶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⑷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技能的结果,两者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关系。

2.能力的分类:

按功能的倾向性分:一般能力、特殊能力。⑵按能力的功能分: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按能力参与其中的活动的性质:模仿能力、创造能力。

3.能力形成的原因与条件:遗传、环境和教育(产前环境和幼教、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人的主观能动性)(2008)

4.多元智力理论(2006):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提出。

观点:人类的神经系统经过100多万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互不相干的多种智力。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

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传统教育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社会实践。⑵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是片面的。

标准化考试过分强调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⑷**、美术、体育或其他方面的特长同样是高智商的表现。

5.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6.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即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第九章气质与性格。

1.气质是表现在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2.希波克拉底(体液说)对气质的分类: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胆汁质相当与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这种气质的人兴奋性很高,脾气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热情埋头事业,兴奋时,决心克服一切困难,精力耗尽时,情绪又一落千丈。

多血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灵活型。这种气质的人热情、有能力,适应性强,喜欢交际,精神愉快,机智灵活,注意力易转移,情绪易改变冷淡市办事重兴趣,富于幻想,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粘液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这种气质的人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事情分心,埋头苦干,有耐久力,态度持重,不卑不亢,不爱空谈,严肃认真;但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因循守旧,对事业缺乏热情。

抑郁质相当与神经活动弱型,兴奋和抑郁过程都弱。这种气质的人沉静,深含,易相处,人缘好,办事稳妥可靠,做事坚定,能克服困难;但比较敏感,易受挫折,孤僻、寡断,疲劳不容易恢复,反应缓慢,不图进取。

3.体型说——克雷奇摩;激素说——伯尔曼;血型说——古川竹二;活动特性说——巴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巴普洛夫。

4.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5.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气质更多的受个体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主要是先天的;性格更多的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主要是后天的。

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在社会评价上有好坏之分。

气质可塑性较小,变化极慢;性格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较明显。

气质可以按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使性格具有独特色彩。⑸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⑹性格对气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普通心理学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generalpsychology 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心理学有许多分支,除普通心理学外,还有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医学心学理等。每一分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心理和生理现象的总的看法,如心理学的...

普通心理学

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途径。内容摘要 教学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完美的语言培养人才的技能和技巧。教学语言艺术反映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修养。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途径有 提高自...

普通心理学

创造性思维。引言。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方法,新程序,创造新产品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高级复杂的心理过程。然而,创造性思维也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思维,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果能培养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使我们的为人处事以及学习有个好的提高。关键词 思维 创造性思维 培养。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