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发布 2022-10-17 19:04:28 阅读 8581

赵韵迪。

西方最早研究心理现象的著作: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论灵魂》

心理学创立的标志:冯特 2023年创立心理学实验室。

我国学者一般认为,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

一般是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进行来研究心理学。

一、 心理过程:

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所处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若干个方面。

其中认识过程是基本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

二、 个性心理。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所具有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

一) 个性倾向性。

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比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相关的心理活动起着支配和控制的作用。

二) 个性心理特征。

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三、 个性心理以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为基础。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研究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科学。

三、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

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其主要任务在于揭示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心理特点及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心理规律。

社会心理学:

研究个体或若干有组织的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心理学研究所要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系统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个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比较文化研究法、档案研究法等。

1、 观察法:是指自然条件下对行为进行系统观察分析而得出规律。

从时间上可分为:长期系统观察和定期观察;从观察内容上可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从观察方式上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2、 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客观方法。

有两种: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

3、 测验法:是运用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方法。第一个制定这种测验量表的是英国的高尔顿,他当时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优生学和个别差异等问题。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或者说研究的目的主要有四类,即描述、解释、**和控制。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一、 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

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最起码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那种把孩子、把学生当作“小大人”的做法是根本行不通的,“一刀切”的做法同样行不通。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必须了解其个性差异,了解其基本的需要,那么心理学的知识,尤其是发展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就能够帮助我们高屋建瓴地来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学生群体的心理现象,而另外心理测验与测量、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更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便捷、更有效的了解学生的方法。

因此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可以使我们有清晰的意识、踏实的行为能力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二、 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是促进“和为贵”的学问,促进人际和谐、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一直是心理学的基本追求。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样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条件,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人际关系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对于搞好师生关系,树立关怀学生的基本态度,肯定学生的宽容精神,真诚提携学生进步,促使其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大有好处的。

三、 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可以促进我们的职业成熟。

职业生涯辅导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促进自己的专业成熟:既享受专业上的客观成就,又能够避免职业耗竭感,享受工作的乐趣。心理学所强调的导致专业成熟的两个基本生长点是:

使命感、追求突出的个人风格的动机取向。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应该提醒我们自己不要成为机械的教书匠,而应该从实际出发,大胆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促进自己成为风格独特的名师。

第三章。一、注意的分类:

按照注意指向和集中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意志努力付出与否的差异,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参与的注意。

它是在某种刺激的直接影响下,自然而然地将感受器官指向特定刺激物的定向**反射。

它的意识水平较低,是动物也具有的一种注意状态,是注意的初级表现形式。

例如:上课时突然从外面闯进一个人,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转向他。

2、有意注意:自觉而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服从于人的活动任务与目的,受第二信号系统调节和支配的。

有意注意是在实践活动中,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注意过程中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意识水平较高的体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注意的一种较高级形式。

4、 有意后注意:高度自觉、目的性强且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如:小孩在家长的强迫下学习钢琴的过程。

一个人被外语吸引而去学习外语。

二、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范围。

1、涵义: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晰觉察到的注意对象的数量。这是注意在数量上的特性。

2、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知觉对象的特点。

注意对象越相似,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越能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范围就越大,反之注意范围就越小。

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活动任务越简单,注意的范围就越大;活动任务越复杂,则注意范围就越小。

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善于把所感知的对象组成一个整体来认识,因而他在这一方面的注意范围就越广阔,反之则越狭窄。

二) 注意的稳定性。

1、 含义:人的心理活动持久地保持在一定事物或活动上的特征。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注意集中的持续时间愈长,注意的稳定性愈高。

注意稳定性测试常采用划削测验,团体施测,以错误率和划削速度为指标。

与注意稳定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分散和注意的转移有哪些不同?

定义。注意的分散是由其他刺激物的干扰或由单调刺激物引起的,使自己的注意离开了需要注意的对象,而不自觉地转移到无关活动上。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活动目的和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特性,使一种活动合理地代替另一种活动,是一个人注意灵活性的表现。

性质。注意的分散是消极的,注意的转移是积极的心理品质。

2、 保持注意稳定的条件。

注意对象的特点。

一般来说,注意对象的内容丰富、复杂多变,注意的范围适宜,注意就较稳定和持久。

活动的组织安排。

活动多样化,并且不同的活动交替进行,以及不断出现新内容,提出新问题,可较长时间地保持注意的稳定。

人自身的特点。

一个意志坚强、善于控制自己的人,就能与干扰作斗争,保持稳定的注意。

三) 注意的分配。

1、 含义:人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够将心理活动指向不同对象的特征。

注意分配的测试,常采用“注意力分配仪”,单一任务为声、光的单独刺激,双重任务为声+光的复合刺激。

以q值作为注意分配能力的指标(q小于0.50,没有注意分配;0.5≤q≤1,有注意分配;q值越接近于1,注意分配能力越强)。

2、 实现注意分配的条件。

人对活动的熟练程度。

例如:初登讲台的老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

活动间的关系。

活动的性质。

四) 注意的转移。

1、含义:是根据新的活动目的和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特性。

例如:上完一节语文课后,主动把注意转移到下一节数学课。

3、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原来活动的吸引力。

新活动的特点。

人的神经系统活动的灵活性。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四章。一、 感觉和知觉。

1、感觉的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2、感觉的分类:

根据刺激是来自机体外部的还是来自内部的,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觉。

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觉等。

根据刺激的性质,可分为:电磁的、机械的、化学的和热的。

根据刺激源与人的距离远近,可分为:距离**觉和非距离**觉。

3、 知觉的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4、 知觉的分类:

从大的方面来分,知觉可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物体知觉:以物质或物质现象作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社会知觉:以社会生活中的人以及人际现象作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对人际的知觉和对自己的知觉。

社会知觉中的心理现象。

第一印象,也叫首因效应。

优先效应,首先出现的关于一个人的线索或者资料,对某人总体印象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以点代面效应。

当对一个人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

刻板印象。对某个群体形成了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后,据此去推断这个群体中每个成员的特征的现象。

近因效应。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会强烈地影响对他人总体的看法。

5、 感知觉的作用。

首先,感知是构**认识的基础。

其次,感知觉是保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6、 错觉:

在特点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包括视错觉、形重错觉、时间错觉、方位错觉、运动错觉。

二、 感觉的一般规律。

1、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

感受性分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相对应的感觉阈限也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不管是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还是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反比的关系。用公式表示:e=1/r,e代表感受性,r代表感觉阈限。

韦伯定律:△i/i=k,△i表示刺激变化量,i表示基础量,k是常数。

不同的感觉系统,韦伯分数也不一样。分数越小表示感觉越敏感。(只适合中等强度的刺激)

2、 感觉的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除痛觉外几乎所有的感觉都存在适应。一般来讲,在弱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容易提高,持续的强刺激容易引起感受性降低。

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视紫红质的合成过程,速度较慢):白天去看电影,刚走进电影院眼前一片漆黑,过一会儿就能慢慢看清周围事物了。

普通心理学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generalpsychology 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心理学有许多分支,除普通心理学外,还有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医学心学理等。每一分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现象。但是任何一个分支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心理和生理现象的总的看法,如心理学的...

普通心理学

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途径。内容摘要 教学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完美的语言培养人才的技能和技巧。教学语言艺术反映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修养。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修养的途径有 提高自...

普通心理学

创造性思维。引言。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方法,新程序,创造新产品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高级复杂的心理过程。然而,创造性思维也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思维,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如果能培养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使我们的为人处事以及学习有个好的提高。关键词 思维 创造性思维 培养。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