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1、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答: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确切地说,它是一门文理交叉的科学。
2、 心理学的诞生标志。
答:2024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创办了刊登心理学实验成果的《哲学研究》杂志,除罢了第一部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纲要》,于是,2024年被称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年,冯特也被视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3、引起有意注意的因素。
答: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1)对活动目的的理解程度:有意注意是服从于活动目的的注意,个体只有对活动目的理解得清晰深刻,才能使注意调节在完成任务的对象上,并予以必要的维持。被试者对实验目的和任务有清晰的理解,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正确无误地工作。
2)对活动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个体对活动的结果感兴趣。有意注意主要依赖人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越浓厚,个体对活动对象产生的有意注意就会越稳定。
例如,学生觉得学习外语时,觉得背单词很枯燥,没有兴趣,但对掌握外语后能够使用外国先进技术产生了兴趣,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和保持他对学习外语的高度有意注意。
3)注意活动的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有利于提高大脑的兴奋性,维持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例如,学习外语单词的时候,要把看、读、写三者结合起来,交替进行,才能有效地维持对学习活动的注意。
4)内外刺激的干扰:有意注意常常是在有干扰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些干扰可能来自内、外两部分。例如,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听课,听课效率会大大降低。
5)个体的意志力:个人的意志力是有意注意维持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当个体对注意对象缺乏兴趣,又有内、外干扰的情况下,意志力的作用便尤为重要。个人意志力强的同学,能够自觉抵触外界干扰,使学习效果更佳。
总结:以上就是有意注意的影响因素。
4、感受性的变化。
答:(1)感觉适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如,刚下泳池游泳时,觉得水很冷,游了一会以后,就产生了肤觉的适应,觉得不那么冷了。
2)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有两类:
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例如黑人的牙齿总给人特别洁白的感觉,所以给人以黑白分明之感。
3)感觉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如,将房间里的墙刷成红、橙、黄等色会有温暖的感觉。
4)感觉补偿:是指由于某种感觉缺失或机能不全,会促进其他感觉的感受性提高,以取得弥补作用。例如,盲人的听觉和触觉、嗅觉特别灵敏,以此来补偿丧失了的视觉功能。
5)实践的影响:人的感受性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可能性,在生活和劳动实践的长期锻炼中,它可以大大提高到常人不可能达到的水平。例如,研磨工的视觉极为敏锐,能看到0.005空隙。
5、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辐合思维,就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分析、整合,最终得出一个正确或最好的答案。聚合思维具有收敛、集中的特点。(例如学生在解题时,将问题a和问题b、问题c联系起来,归为同一类问题;学生在考试时,从若干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等等,都是在运用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扩展,不受已知或现在方式、规则等的约束,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多种办法的思维。(发散思维能够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发散思维可以多元扩散,是创造性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思维,也是传统教育培养学生所忽视的一种思维,应该**代教育中引起高度重视。
)6、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
答:(1)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扩展,不受已知或现在方式、规则等的约束,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多种办法的思维。
2)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就要鼓励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要进行发散性地思考,不能局限于一个方面。教师首先要注重发散性提问,要求学生尽可能产生多而新的想法,比如:“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还有新的见解”这类问题的提出能够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活动,有利于促进发散思维的发展。
其次要提倡一题多解,教师要鼓励学生作多方向、多角度的探索,而不满足于一个正确的答案,这就为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是鼓励质疑问难。在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发散思维的一条有效措施。
第四是允许大胆猜想。教师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在缺乏论证的情况下大胆猜想,而不是一味地压制或斥责。以数学课为例,我们在解答一道数学题目时,老师讲完后,问同学:
“你们谁还有别的做法?”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进行发散地思考,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
7、举个例子说明如何教学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发展?
答:(1)创造性思维是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及灵感与逻辑思维的统一,其中发散性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更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最富有创造性的成分。因此,在现实的教学中要培养创造性思维,重点则在于培养创造性思维中最富有创造性的那些成分。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注重发散性提问,要求学生尽可能产生多而新的想法,比如:“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还有新的见解”这的提问。
其次要提倡一题多解,教师要鼓励学生作多方向、多角度的探索,而不满足于一个正确的答案。第三是鼓励质疑问难。在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发散思维的一条有效措施。
第四是引发形象思维。在教学中结合学科教学,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形象思维。第五是允许大胆猜想。
教师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在缺乏论证的情况下大胆猜想,而不是一味地压制或斥责。第六是知道灵感捕获。灵感是创造性思维中非常特殊的成分,具有突发性、闪时性的特点。
要鼓励学生随身携带纸笔,随时记录闪念的习惯,一个来自灵感的闪念稍纵即逝,只有随时捕获,方能有效。,我们在以生物实验教学为例,我们在指导完成一个生物实验后,可以鼓励学生对此实验存在的不足提出疑问,并将自己对此改进后的方法进行课上交流,这样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8、遗忘的规律是什么?根据这一规律,如何安排复习时间?
答:(1)规律:记忆材料在头脑中的保持量随时间呈先快后慢的趋势。
(2)复习就是多次的识记。复习对记忆保持的效果受时间安排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根据遗忘的规律,来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首先是复习的及时性。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进行的,及时复习有利于识记材料在急速遗忘前获得必要的加固。第二是复习的经常性。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经常复习才能有效地遏制遗忘,使信息不断得到巩固。
但复习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加大,频度逐渐减少。第三是复习的合理性。复习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分为若干阶段进行,一般说,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9、什么是过度学习?
答: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叫过度识记,也叫过度学习。
10、影响记忆保持的因素?
答:保持是识记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1)识记的程度:过度学习可以使识记的材料保持得更好。如果以一次完全正确再现的学习程度为100%,那么150%的过度学习是提高保持效果的最经济有效的选择。
2)记忆任务的长久性:有长久记忆的任务有利于材料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延长。例如,让学生背诵甲、乙两篇难度相当、字数相近的短文,规定甲文第二天检查,乙文在一周后检查,但实际上在是两周后同时检查甲、乙两篇文章,结果是对疑问的保持效果明显高于甲文。
3)记忆材料的性质:在同样情况下,动作性记忆材料的保持效果最好,形象性记忆材料的保持也很有持久性,而诗歌又比一般的文章保持得更好些,有意义的语言材料相比无意义的语言材料,有更好的保持效果。
4)识记后的休息:识记后的休息情况良好与否,也会影响保持的效果。识记后最初阶段的休息尤为重要,它对保持效果有直接影响。
例如,让大学生为被试,识记由16个无意义音节组成的音节表。然后分两组,一组被剥夺当天夜里的睡眠,另一组则照常睡眠,结果发现,剥夺睡眠组保持效果明显低于未剥夺睡眠组。
5)识记后的复习:复习对保持得作用取决于信息编码的状况;复习对保持的效果受时间安排的影响。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我们要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这样才能使记忆保持的效果更好。
11、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每个人的智力有其发展的整体规律,但每个人智力的发展都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包括总体智力的个体差异、智力构成因素的个体间差异和智力的性别差异三个方面。
1)总体智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水平差异和智力发展速度差异。①智力发展水平:以智商表示智力的发展水平,在同一群体之内,有的个体智商较高,有的个体智商较低,还有的个体智商中等,服从正态分布。
②智力发展速度差异:人们在智力发展速度上,同样存在这个体间差异。按照智力发展的速度差异可将人们分为一般发展、天才儿童和大器晚成3类。
(2)智力构成因素的个体间差异,智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因此,即使个体间的总体智力没有差异,但是在智力的各种构成因素上,仍然可能存在着个体间差异。包括智力构成因素的类型差异和智力构成因素的水平差异。①智力构成因素的类型差异:
在知觉方面,有综合型、,分析型、分析—综合型3类。在记忆方面,有视觉型、听觉型、运动觉型、混合型4类。在思维方面,有集中思维型对发散思维型以及具体思维型对抽象思维型等类型差异。
②智力构成因素的水平差异,就是指不同被试在量表所得总智商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各个分测验的得分却不尽相同,甚至存在着显著差异的现象。(3)智力的性别差异,男女智力差异的特点,总体上平衡而部分不平衡。这种既平衡又又不平衡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年龄阶段、层次分布、智力的构成因素3个方面。
①年龄阶段,在不同年龄阶段,男女智力是不平衡的,是互占优势的。乳婴儿时期,男女智力无差异;幼儿时期,女性的智力略高于男性;从小学开始到女性青春期为止,男女智力存在明显差异,女性智力显著高于男性;从男性青春期开始,到20岁左右为止,男性智力开始逐渐优于女性,并且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优势越是显著;20岁以后,男性优于女性的智力差异逐渐减弱。②层次分布:
男性智力的分布较为悬殊,而女性的智力分布则较为均匀。③智力的构成因素:一般认为,智力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5种因素构成。
在这些智力构成因素上,仍然存在这男女性别差异。例如,在观察力方面,男性的视觉能力较强,对视觉刺激的反应速度较快。但是在视觉的时间判断方面,男性却不如女性。
总结:以上这些就是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
12、情感的功能?
答:情感是人堆客观与现实的态度的体验。
1)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在高涨情绪下,个体会全力以赴,努力奋进,克服困难,力达预定目的;在低落情绪下,个体则缺乏冲力和拼劲,稍遇阻力,便畏缩不前,半途而废。
录入,让男女青少年进行400米赛跑,结果鼓励组情绪高涨,成绩提高,而挫折组情绪低落,成绩降低。
2)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适当的情感对人的认知过程具有积极的组织效能,而不适当的情感则会产生消极的瓦解作用。
例如,心境好的人比心境不好的人在识记时能够记住更多的东西。
3)情感的信号作用:是指一个人的情感能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信息传递的效能。情感能够加强言语的表达力,提高言语的生动性、替代言语和超越言语。
4)情感的保健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增进或损害的效能。当一个人发生情绪时,其身体内部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愉快的情绪有助于身体内部的调和与保养。焦虑的情绪有碍身体内部的调养。
5)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加影响的功能。当一个人发生情绪时,不仅能自身感受到并产生相应的主观体验,而且还能通过表情外显,为他人所察觉,并引起他人相应的情绪反应。
6)情感的迁移功能: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去的效能。如果我们在某一具体的地方有不愉快、委屈等强烈的体验,我们都会对这个地方产生厌恶的态度。
总结:以上就是情感的功能。
13、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答:情绪唤醒水平的最佳点——中等程度的情绪唤醒水平最有利于智能操作活动。情绪强度不宜过高和过低,应保持中等水平。
14、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短暂而猛烈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一种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15、气质是否有好坏之分?
答: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类。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甚至任何一种具体的气质表现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气质的两重性。
不同气质的人,他们所从事的领域的发展前景不同,就拿运动来说,胆汁质的人适合做短跑、跳高、摔跤等运动项目,粘液质者适合在乒乓球防守中。虽然气质对性格、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气质本身不能决定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据研究,当年**四名著名的作家分别是四种气质类型的代表,四个人的气质类型各不相同,却并不影响他们在文艺领域中取得杰出的成就。
在每一个创造领域的杰出人物中可以看到不同气质类型的代表人物。气质不鞥年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所以就不简单地认为某种气质类型是好的或者某种气质类型是坏的。
心理学复习
发展心理学 复习大纲。题型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1.埃里克森的8个心理发展阶段 p38 第一阶段 婴儿期,出生到2岁阶段。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 儿童期,2 4岁。本阶段主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 学...
心理学复习
企业进行工作分析的目的 我们总是认为企业应该有一个组织结构图,因为它可以告诉员工什么是他的工作,以及工作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组织结构图虽然作用很大,但它不可能告诉我们有关组织的一切事情。许多企业没有组织结构图,仍然经营的相当成功,而一些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十分完善,但在经营上却是失败的。因此作为管理者不能...
心理学复习
考试题型及分值。一 单选题 10 1分 10分 二 判断题 10 1分 10分 三 名词解释 4 3分 12分 四 简答题 4 6分 24分 五 论述题 2 10分 20分 六 案例分析题 2 12分 24分 第一编总论。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什么是心理现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