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

发布 2022-01-11 18:13:28 阅读 4275

1) 西方心理学的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

构造主义心理学---19世纪产生于德国---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

机能主义心理学---哈佛大学的詹姆斯为主要代表。

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格式塔心理学---2024年创立于德国---维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

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认知心理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奈瑟。

人本主义心理学-20c60年代在美出现,70年代后对亚、欧影响较大---马洛斯和罗杰斯。

2)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关系(运用)

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人们识记的两种基本方法。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不可偏废。意义识记要机械识记做基础,而机械识记也要有意义识记来帮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把两种记忆结合起来加以运用,这样就可以发挥两种记忆的各自长处,从而提高整个记忆的效果。

3) 思维的主要特征:概括性和间接性。

概括性(包含两层意思)第一:能找出一类事物所特有的共性并把它们归结在一起,从而认识该类事物的性质及其与他类事物的关系。

第二:能从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事实中找到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并将其推广到同类的想象中去。

间接性:就是思维能够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物与头脑加工来进行反映。

4) 思维过程。

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比较和分类。

比较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个别属性进行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及其关系的一种思维过程。

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或差异点,把它归纳入使当地类别中去的思维过程。

抽象和概况。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况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点、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思维过程。

系统化和具体化。

系统化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按不同的顺序和层次组成一定系统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人脑把经过抽象、概括、原理、理论应用到某一具体对象上去的思维过程。

5) 想象的功能。

预见功能:人类活动同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活动的目的性。预见性和计划性,也就是说人能实现客观现实的超前反映。

补充功能:人脑能够通过感知揭示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属性和意义。

代替功能: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人们的某些需要和活动不可能满足或全面实现时,就可以通过想象来代替,从心理上得到一定的补偿。

6) 想象的种类:

无意想象。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明确的目的而划分为:

再造想象。有意想象。

创造想象。根据其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程度的不同划分。

7) 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 自觉进行的想象。

8) 能力的测验。

智力测验(能力测验):

2024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西蒙为了测量智力落后的儿童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力测验量表---比奈---西蒙”量表。

影响力最大的量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2024年修订的“斯坦福---比纳”量表。

首先引用智商(iq)的概念来表示智力测验的结果。

智商(iq)= 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韦克斯勒陆续编订了学前儿童智力量表、儿童智力量表和**智力量表,统称为“韦克斯勒量表”--公认比较理想的量表。

特殊能力测验。

创造力测量。

9) 气质学说四种类型的特征。

胆汁质:直率、易于冲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

多血质:活泼好动、敏捷善感、灵活多变。

粘液质:安静稳重、忍耐沉着、反应迟钝。

抑郁质:感情深刻稳定、细致敏捷、缄默迟疑、动作迟缓、行为孤僻。

10) 学习理论的三大派:

联结学说:

1. 桑代克“尝试错误说”

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他认为学习就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这个联结要经过多次的尝试与错误。

学习的三大定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2. 斯金纳“强化理论”

学习过程就是外界环境的刺激与有机体的反应之间建立联结与联系的过程,这个联系的形成和巩固,是不断强化的结果。

“教育就是塑造行为”,教育成功的关键就是建立特定的强化措施。

认知理论。

1. 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

通过知觉经验的重新组织,形成对问题情境的认知,是突然的“顿悟”。

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提倡发现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

强调发现。3. 奥苏贝尔的“认识—同化说”

主张意义学习,反对机械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意义学习。

强调接受。 人本主义理论。

马洛斯和罗杰斯。

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性本能倾向,又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化倾向。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学生应该学习那些对自己有用的、有价值的经验,而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学习。

11) 概念学习的形式。

概念的形成:

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包括知觉辨别、假设和检验,并通过假设和检验,将被肯定的属性概括到概念的一切正例之中。

奥苏贝尔认为,概念形成是年幼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

从学习方法上看,概念形成属于发现学习。

概念同化。

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将概念的定义直接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是适当部位,通过辨别新概念与原有有关概念的异同而掌握新概念。

概念同化有赖于两个方面的条件:其一,内部条件,即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有同化新教材的适当观念;其二,外部条件,即指导者向学习者呈现新概念的定义或概念特征的描述。

1、类属学习:通过累述过程获得意义的学习。

2、总括学习: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概念同化具有不同的模式 3、并列结合学习:通过并列结合获得意义的学习,是在新命题和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既非从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奥苏贝尔认为:概念同化是学龄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

从学习方法上来看,概念同化属于接受学习。

12) 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13) 儿童入学后创造力会有三次下降:

第一次,6岁入学的时候---与教师权威和校季校规有关。

第二次,9岁左右---与取悦伙伴有关。

第三次,14岁左右---与取悦异性有关。

心理学复习

发展心理学 复习大纲。题型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1.埃里克森的8个心理发展阶段 p38 第一阶段 婴儿期,出生到2岁阶段。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 儿童期,2 4岁。本阶段主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 学...

心理学复习

企业进行工作分析的目的 我们总是认为企业应该有一个组织结构图,因为它可以告诉员工什么是他的工作,以及工作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组织结构图虽然作用很大,但它不可能告诉我们有关组织的一切事情。许多企业没有组织结构图,仍然经营的相当成功,而一些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十分完善,但在经营上却是失败的。因此作为管理者不能...

心理学复习

考试题型及分值。一 单选题 10 1分 10分 二 判断题 10 1分 10分 三 名词解释 4 3分 12分 四 简答题 4 6分 24分 五 论述题 2 10分 20分 六 案例分析题 2 12分 24分 第一编总论。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什么是心理现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