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要点

发布 2022-10-17 02:14:28 阅读 2987

题型。1、单选 10*1=10

2、填空 10*1=10

3、判断题 10*1=10

4、简答 7*6=42(答要点)

5、论述 2*14=42(结合学习和教学)

第一章绪论。

考点:1、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2、心理学主要流派。

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弗洛伊德,主要研究人的潜意识、无意识。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强调以人为本。马斯洛、罗杰斯。

3、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维果茨基(简答)

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已经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

4、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5、教育、学习、发展三者的关系:(论述)

三者的联系:

①教育必须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

②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③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为中介。

三者的区别:

①三者分别由教育理论中不同的学科侧重加以研究。教育由教育学侧重研究;学习由教育心理学侧重研究;发展由发展心理学研究。

②三者的主体不同。教育——老师;学习、发展——学生。

6、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威信效应;名片效应;(一致的观点)

“自己人”效应;

好感效应。7、三种教学水平:尝试式教学(懂得教什么,不懂如何教)、因循式教学(知道如何教)、策略式教学(更关注如何有效的教)

第二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1)大学生学习内容上的特点:

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

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

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2)大学生学习方式上的特点:

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

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

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桑代克尝试错误说:学习即学习者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尝试次数越多,错误率下降。几个规律性现象: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效果律:只有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发生。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那么学习就会发生;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烦恼的,那么这种行为反应就会削弱而不是加强。

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发现学习说);(2)奥苏伯尔认知接受说(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4、[“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为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将它与原有知识结构和新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

可根据组织者的作用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两类。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

第三章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

1、学习动机的类型:认知的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的动机。

儿童早期,附属的内驱力最为突出。(附属动机不是直接指向学习本身,而是为了从长辈或者同伴那里获得赞许和接纳。)

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2、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3、学习动机理论。

1)动机期望理论。

动机的激励强度=效价*期望值(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2)成就动机理论。

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力求成功者会选择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中等难度)。

避免失败者倾向于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困难的任务。

4)自我实现理论(马斯洛)

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学习动机的教育激励措施。

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四章知识、技能的学习。

1、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

知识的感知。运用感知规律,突出对象特点: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对比律。(论述:如何应用感知规律,结合自己的教学)

2、促进大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条件:运用正例和反例;提供丰富的变式;科学的进行比较;启发学生自觉概括。

正例:有利于概念理解的例子。

变式:变化了非本质特征,突出本质特征。/所有变式都是肯定的正例。(对)

3、记忆的实质。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和回忆(再认或再现)等方式,在人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4、记忆保持时间长短不同分为瞬间、短时记忆和长时间记忆。

瞬时记忆,0.25-2秒;短时记忆,不超过1分钟,5-9个组块;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至终生。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

6、知识遗忘的原因: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提取失败说。

衰退说是遗忘原因的最古老解释。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根据巴浦洛夫的条件发射理论,缺乏强化,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将逐渐减弱,最后将完全不出现。

干扰说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无关刺激的干扰而造成的。一旦排除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恢复。经典证据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记忆系列位置效应。

7、知识应用的基本过程:审题;课题归类;重现知识;解题。

8、技能的类型:动作技能;智力技能。

动作技能形成过程:认知阶段,动作分解阶段,动作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

熟练动作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①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②利用线索的减少;③动觉控制的加强(视觉、听觉等反馈作用降低,动觉控制作用加强);④运**式的形成;⑤预见和应变能力的增强。

第五章学习策略与学习迁移。

1 、[元认知]就是对自己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认知。

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

2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

选择基础是认知。/调控基础是元认知。(教学内容、方法、策略灵活性一次提高。

3、记忆编码策略:组块、替换、联想、理解、记忆术(位置法、首字母缩略词法、谐音法)、系统化、形象化、群集(归类)、画内容框架图等。

组块:既可以作为一个名词,指记忆容量单位;又可以作为一个动词,指将输入的看似分散无关的信息加工组合成一个记忆“块”或记忆单位,从而扩大记忆容量的一种策略。

记忆术:是一种通过在本无内在联系的项目间建立联系,以增强项目的意义性的策略。(位置法、首字母缩略词法、谐音法)

4、学习迁移(应知应会应变中的应变)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积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消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5、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简答)

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基本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即学科基本结构。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合理编排教材的基本标准就是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改进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

4)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

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是指一种最终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或现象,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

真创造]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类创造]产生的成品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它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

2、创造力的特征是: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独创性、(社会意义?价值?)

创造性与智力发展的关系:(判断题、论述题)

1)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

4)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创造性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

3、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

问题表征;情绪状态;

动机强度;定势作用;

功能固着;原型启发。

第七章品德心理与教育。

1、品德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要素组成。(按“四分法”)

2、道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观察法和对偶故事法。

柯尔伯格两难故事法。

3、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态度定势的形成;

道德观念的确立;

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信念的形成;

道德意志和抵抗**能力的锻炼;

道德行为的养成。

道德情感的培养:

1)通过具体的道德情境培养直觉的道德情感;

2)通过文艺作品或先进人物培养想象的道德情感;

3)通过说理培养伦理的道德情感;

第八章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

1、自我意识的结构:

1)结构形式: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2)内容: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3)自我观念: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投射自我。

投射自我是个人想象在他人心目中的自己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我感。

2、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途径(或内容):

1)全面认识自我;(2)积极悦纳自我;(3)努力完善自我。

全面认识自我:

通过认识他人和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

1 心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答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 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动物心理和人的心理。心理现象是人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 形态或状态。2 意识的特征 能动性 目的性 具有自我意识。第一章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1 心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答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 发...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 学习要点。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与知识。1 自我意识2 心理发展3 挫折4 成就动机5 归因6 问题解决7 认知 发现说8 人格障碍9 需要10 从众11 定势12 案例教学13 心理冲突14 动机斗争15 气质类型学16 激励的要素17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18 创造性的心理结构19 搞高...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概述。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 发展规律的科学。2 个体心理现象 识记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气质与性格的含义及其关系,个性心理差异体现在个性倾向性的差异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尤其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气质无好坏对错之分,性格则有。性格居于核心地位,影响和制约着能力与气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