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题目

发布 2022-10-17 02:13:28 阅读 1647

5.心理学的任务。 2

6.高等教育心理学定义为: 3

7.心理发展的含义。 3

1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3

11.佩里认知发展的三段论。 3

12.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3

13.大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 3

14.气质。 3

15.大学生的气质教育。 3

16.性格的含义。 4

17.大学生的性格类型差异。 4

18.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4

大学生应该具有以下能力: 4

19.智力三元理论。 4

20.智力的测量。 4

21.大学生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上。 4

22.大学生能力差异的教育含义。 4

23.学习风格 4

奥苏泊尔将成就动机 4

24.正常焦虑与过敏性焦虑。 4

25.教师角色的形成一般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4

26.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结构要素: 4

27.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 5

专家型教师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5

29.广义的学习包括人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 5

30.冯忠良教授把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 5

31.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5

32.奥苏伯尔对学习的分类。 5

33.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 5

34.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5

35.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5

36.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是最佳的学习方式。 5

37.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强调有意义学习。 5

38.学习的迁移 6

39.学习迁移理论。 6

40.学习动机的作用。 6

42.成就动机 6

43.阿特金森认为,广义的成就动机分两种:一是追求成功的动机,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为;二是避免失败的动机,表现为想方设法逃脱成就活动,避免预料到 6

44.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 6

50.陈述性知识的常用教学策略。 6

51.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别。 7

52.变式练习。 7

53.元认知策略 7

54.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7

58.心理定势是 7

59.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 7

60.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7

61.头脑风暴法, 7

62.头脑风暴的基本原则。 7

64.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7

65.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7

66.品德的心理要素 7

67.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8

68.大学生的品德修样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8

69. 群体是 8

70.群体的种类: 8

71.大学生班集体具有的特点: 8

72.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致弱(制约)作用: 8

73.从众 8

74.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8

75.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因素:1.时空接近性。远亲不如近邻。2.态度相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等等。 8

76.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心理因素: 8

77.大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 8

78.心理咨询 8

79.心理咨询的类型。 8

1.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p18) 9

2.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p148) 9

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p175) 9

4.结合实际说明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p257) 9

5.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9

一、选择或判断题。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动物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科学。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既包括人的心理和行为,也包括动物的心理和行为,但以人的心理和行为为主。

个体心理:就个体水平而言,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

个体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认识(认知)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人与人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

2.2024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正式从事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也因此被人们誉为“心理学之父”。

3.行为主义心理学。2024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华生主张把心理看作一个黑箱,不管黑箱里装了什么,只要对受刺激影响的反应行为做出观察就可以。因此他主张心理学应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s—r)公式来表示。

这是早期的行为主义,也被称为“古典行为主义”。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由于他不否认人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发展了行为主义,所以其理论被称为“新行为主义”。

4.2024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概括地说,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和控制。

描述。心理学的首要任务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即心理与行为“是什么”。

解释。其功能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某种心理与行为事件为什么发生,其发生的原因或机制是什么。

**。心理学中的**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条件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即根据已有的理论对某种心理和行为事件在何种条件或情况下发生的理论推测。

控制。大多数心理学家把对人类心理与行为的控制作为心理学的最高目标。控制意味着通过一定手段或方法使心理与行为事件发生或者不发生,即引发那些希望发生的事件,控制那些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在心理学中,发展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所谓系统变化是指发展所包含的变化不是随机、混乱、无组织的,而是系统、有组织的。

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复习笔记。注 考试题型 客观题20分 其中单选题 10题10分 判断题 10题10分 简答题60分 10题 论述题20分 2题 1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 情绪 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简记 知情意 p2 2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为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为华生 斯金纳 人本主...

高等教育心理学

3 斯金纳 强化说。基本学习观 学习是有机体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形成情境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从而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s r联结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强化的种类 正强化负强化。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强化 使行为出现的机率增加。阳性强化 行为伴随喜爱的刺激出现阴性强化 行为伴随讨厌的刺激解除惩罚...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简略。1 1.简论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p32 34 1 促进教改,改善和提高师资水平 2 改善和提高高校德育水平 3 提高,促进大学生学习效率 4 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2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31 32 1 学生的心理特点 2 高校学生学习心理研究 3 德育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