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高等教育的十大特征。
1、面向全体公民的大众化特征。2、面向世界经济的国际化特征。3、面向教育过程的终身化特征。
4、面向教育领域同行的竞争话特征。5、面向教育模式的多元化特征。6、面向受教育者的个性化特征。
7、面向教育管理机构的分权化特征。8、面向教育运行方式的产业化特征。9、面向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特征。
10、面向教育手段和方式的远程化特征。
2、高等教育的功能。
1、文化传承功能。2、文化选择功能。3、文化批判功能。4、文化创造功能。
3、教师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的教学具有自己的特点。
根据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多少。分为“以教师为中心型”和“以学生为中心型”。
根据教师擅长的教学方式,分为“归纳性”和“演绎型”。归纳型教师献给学生呈现实例。让学生自己从实例中去归纳出概念和原理。
演绎型的教师先给学生明确的概念和原理,然后再用具体的实例而来说明。
学生的学习风格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又叫认知风格。根据人对外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较差学科或综合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工具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介。
1、学科孕育阶段。詹姆斯将心理学引进教育领域。霍尔,卡特尔,杜威。
2、学科创建阶段。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3、学科发展阶段。发展心理学,心里测量学。
六、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1、描述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现象。2、揭示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规律。3、**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行为。3、为高等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七、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2、有助于提高高翔教师的教学改革。3、有助于高等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改革。
4、有助于提高高等学校德育的水平。5、有助于高校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做好领导工作。
八、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联系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九、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描述性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2、实验性的研究方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十、教师如何调适心里冲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1、首先,教师应对自己承担的社会角色有全面认识,对各种角色长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2、其次,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来扮演自己合适的角色,包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任务要求和学生集体的情况来表现自己角色的不同侧面。
3、最后,教师应学会处理内心冲突的艺术。
十。一、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
1、教学活动的设计者。2、大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3、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4、教学的反思者与研究者。5、平等中的“首席”。6、科学家或思想家。
7、终身学习者。8、心里健康维护者。
十。二、高校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
1、专业知识。2、组织教材的能力。3、言语表达能力。4、组织教学的能力。5、教学**使用的能力。
十。三、教师的情感特征。
1、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2、对学生满怀期望。
十。四、教师的意志品质。
1、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现目的的坚定意向。2、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3、解决矛盾时的沉着、自制、耐心和坚持性。4、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
十。五、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
1、成熟的自我意识。2、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3、有职业特色的需要、兴趣和价值观。4、富有创新精神。5、良好的性格。
十。六、高校教师的威信。
1、强制性影响力。2、自然性影响力。
十。七、如何维护和发展高校教师的威信。
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教师要正确认识、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十。八、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十。九、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1、弗勒的生涯关注理论: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2、德瑞福斯的教师成长五阶段理论:新手阶段优秀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
二。十、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地运用。2、解决教学领域问题的高效率。3、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二。十一、高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1、系统的理论学习。2、课堂教学观摩。3、微型教学实践。4、教学决策训练。
二。十二、新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1、精心组织授课内容: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一开始上课就呈现教学内容的大纲,尽量以明确的步骤或阶段呈现教学内容,不断复习,促进知识的巩固。
2、明确解释:使用学生熟悉的例子或类比,举多个例子说明一个知识点,提供不同水平的解释,保证优等生和差生都能理解学习内容,一次讲解一个主题。
3、用你的热情感染学生:想学生说明课程的重要性,强调学习本身的价值,不要使用“考试会考到的”或“这是必须学习的内容”等理由,与学生保持眼神的交流,调整自己的语速和音量。
二。十三、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和内容。
1、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问题学习特点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
2、人际交往问题:交往技巧交往原则交往心理品质。
3、自我意识问题:自卑问题自我认识
4、不良意志问题:自觉性差坚持性差果断性差自制力差。
5、情绪困扰问题:焦虑抑郁恐惧易怒孤独嫉妒。
6、人格方面问题:悲观羞涩敏感拖拉猜疑。
7、恋爱方面问题:对爱情的困惑。
二。十四、大学生的认知特征。
1、智力发展大道最佳水平 2、记忆能力发展达到**期 3、思维发展处于成熟期 4、创造力发展处于最佳期
二。十五、大学生学习动机分类。
1、社会意义:分为高尚的、正确的、低级的、错误的。
2、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学习动机的动力**:内部动机外部动机。
4、内驱力的性质: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
二。十六、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它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生理状况、心里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二。十七、自我意识的结构。
1、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2、个人自我、社会自我和理性自我 3、躯体我、社会我和精神我 4、本我、自我和超我。
二。十八、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障碍。
1、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 2、过强的自尊心与过重的自卑感 3、自我中心的倾向和盲目从众的心理 4、过分的独立意识和过强的逆反心理 5、过强的自决意识和过弱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
二。十九、学习的概念。
狭义的学习是指局限于知识,技能领域,如学生上课听讲、做作业,青年工人参加技术培训等。
广义的学习是个体在生活中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三。十、学习的分类。
1、按学习的内容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心智的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2、按学习的水平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3、按学习的结果分类:言语信息学习智慧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态度学习运动技能学习。
4、按学习的目标分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5、按学习的方式分类:奥苏泊尔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三。十一、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1、广博性 2、专精性 3、自主性 4、能动性 5、创新性。
三。十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1、认知学习观:学习的是指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提倡发现学习法。
三。十二、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富豪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简历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三。十三、意义学习的实质同化说。
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
三。十四、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奥苏泊尔: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的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先行组织者策略:给学生有标题的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有摘要的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给学生提供背景知识;学习前给予思考题。
三。十五、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基本观点。
1、学习结果应是围绕关键概念组织起来的网络化知识。
2、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
3、学习是一种独特的、非一致的信息加工活动。
4、学习过程不是先从感觉经验开始的,而是从对感觉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
三。十六、记忆是人脑读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禁言的心理过程。
记忆的分类。
1、按记忆的内容分: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动作记忆情绪记忆。
2、按目的性分:无意记忆有意记忆。
3、按时间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4、按知识性质分:情境记忆语义记忆。
三。十七、遗忘及其规律。
遗忘是指知记过的内容既不能会议也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和再认。
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进展很快,以后就逐渐变慢。
影响遗忘的因素:1、知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2、学习程度 3、知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4、记忆的线索。
遗忘的本质:1、衰退说:遗忘是记忆痕迹由于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于最后消退。2、干扰说: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是遗忘的主要原因。
三。十八、如何加强知识的保持。
1、组织有效的复习 2、利用外部记忆的手段。
三。十九、知识迁移的类型。
1、普遍嫌疑和特殊迁移 2、顺向迁移和你像迁移 3正迁移和负迁移 4、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5、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6、两类知识的迁移:一种程序性知识向另一种程序性知识迁移;程序性知识可向陈述性知识迁移;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迁移;一种陈述性知识亦可向另一种陈述性知识迁移。
四。十、定势也称心向,是指先前活动对后续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重复先前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四。十一、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情境因素:刺激模式问题的信息量问题的具体性。
2、心理因素:(1)认知因素:问题表征知识生活经验定势功能固着。
2)情绪与动机因素:情绪动机
3)人格因素:智力水平人格特点。
四。十一、创造性的心理结构。
1、认知因素:知识思维 2、动机因素 3、人格因素:智力好奇冒险自信。
四。十二、高创造性者有那些人格特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复习笔记。注 考试题型 客观题20分 其中单选题 10题10分 判断题 10题10分 简答题60分 10题 论述题20分 2题 1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 情绪 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简记 知情意 p2 2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为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为华生 斯金纳 人本主...
高等教育心理学
3 斯金纳 强化说。基本学习观 学习是有机体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形成情境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从而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s r联结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强化的种类 正强化负强化。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强化 使行为出现的机率增加。阳性强化 行为伴随喜爱的刺激出现阴性强化 行为伴随讨厌的刺激解除惩罚...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简略。1 1.简论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p32 34 1 促进教改,改善和提高师资水平 2 改善和提高高校德育水平 3 提高,促进大学生学习效率 4 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2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31 32 1 学生的心理特点 2 高校学生学习心理研究 3 德育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