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7 00:53:28 阅读 4518

第一章绪论。

1. 教育心理学定义:研究学校教育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2. 高等教育的特点:教育任务(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对象(其身心发展已趋成熟,受过普通教育基本训练,有一定社会经验,喜欢对理论或实际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观点);社会职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直接为社会服务);地位作用(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居首要位置,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力量);培养方式(在传授前人知识经验基础上,将科学研究引进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3. 高等教育心理学定义: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4.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科特征: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主体是20岁左右大学生,为实现高校三大社会职能和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5.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心理,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心理,高等学校学生的德育心理,高等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6.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实践性原则;道德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7.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量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8. 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高校教师的角色胜任意识;有助于高校教师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有助于高校教师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二章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发展。

1.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独特性(特征):自我概念的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协调;情感的发展及情绪的不稳定;自我意识的独特性(自我评价日趋完善,独立意向从个体向社会性过度);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仍带有主观片面行;大学生性意识的发展。

2. 个别差异:指不同个体间在身心方面相对稳定的差异。表现在个体生理和心理方面。

3. 个别差异如何形成:受遗传(生物前提)、环境(外部因素)和教育(重要因素)等因素影响。

4. 怎样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认知方式差异、性别差异、成就动机差异。

5. 怎样因材施教:气质差异与学习,性格差异与学习,能力差异与学习。

6. 人际交往主要功能:获得信息和选择交往对象、认识自我和表现自我、协调合作和促进团体内聚力、身心保健4功能。

7. 影响人际交往因素:认知、人格、能力、相似、情绪5因素。

8. 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问题:害怕人际交往、轻视人际交往、缺少交往方法。

9. 羞怯心理调适:增强自信心、不要过多计较别人的评论、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10. 自卑心理调适:改变认知调整比较方法、学会正确评价、进行积极自我暗示与鼓励、积极与他人交往。

11. 嫉妒心理:由性格缺陷、强烈欲望感、自我评价过高导致。

12. 嫉妒心理调适:正确评价自己,转移注意,正确比较,提高修养,降低预期。

13. 人际交往培养:掌握人际交往原则(平等、真诚、宽容、诚信、互助互利4原则);增强自身人际魅力(注重仪表、重视第一印象、有幽默感、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加强交往密切关系、寻找共同话题);提高人及交往技巧(语言艺术、学会赞美别人、学会倾听、学会争吵与批评、富有恻隐之心、把握交往的“度”)。

第三章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1. 教师的劳动性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社会公益型服务。其职业劳动具有示范性、复杂性、长期性、艰苦性、创造性的特点。

2. 教师的社会角色——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学生、家长期待的模式和规范。

3. 教师角色的多样化: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的指导者、教学的组织管理者、榜样和价值导向者、家长**人、心理调节者、科学研究者。

4. 教师角色形成的阶段:一角色认知阶段(初步了解应承担的基本角色,给自己正确的定位,并将这一角色与其他角色区分开);二角色认同阶段(在认识上了解教师角色的行为规范基础上,在思想上感情上也接受教师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三角色信念阶段(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

5. 教师能力:指教师从事教书育人活动所需要的能动力量或实际本领,是有多种单项能力组成的和谐统一的总体,直接影响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6. 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自我更新的能力。

7. 教师心理素质的作用:教师心理素质是教师文化素质形成的基础,良好的教师心理素质是教师职业成熟的条件,良好的教师心理素质是教师育人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保证。

8. 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认知心理方面(教师的观察要迅速准确、细致入微、全面客观。

想象要丰富、合理、新颖。记忆要准确而迅速、系统而持久。思维要敏捷而广阔、条理而深刻。

教师的注意要稳定且灵活);情感心理方面(要具有积极情感。要有移情能力。要有情感调控能力);人格方面(健全的人格,优秀教师人格品质的内核是“促进“,心胸豁达,积极的职业态度和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意志方面(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治性,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意识方面(自知、自尊、自信、自律)。

9. 教师自身如何应对职业压力:首先,自身加强自我认识,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其次,要学习运用心理调适的知识和技能去应对压力;最后,要增进人际沟通,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第四章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注意学习理论)

1. 广义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经过实践或联系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的相对持久变化。

2. 人类学习的特点:以间接经验为主的社会性学习,以语言为中介,具有积极主动性。

3. 学生学习的特点(狭义学习):指在学校里的学习。其根本特点是接受性和建构性,其派生特点是连续性和意义性。

4. 大学生学习的新特点:①学习主体的变化(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习的创造性);②学习的自主性(大学生对学习内容、时间有较**择性,自学能力成为衡量大学生学业拓展能力的重要指标);③学习的专业性(确定基本专业方向,职业定向性明确);④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课堂教学、课外实习、课程设计、科研训练计划、学年**、专家讲授、学术报告、社会实践、咨询服务);⑤学习的研究探索性与创新性(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还要**知识的形成过程与科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5. 学习分类:根据学习的水平分类(加涅),按学习结果分类(加涅),根据学习的性质与方式分类(奥苏泊尔),根据学习内容分类(我国)。

6.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巴甫洛夫提出习得率与消退率、泛化与分化律、高级提条件作用律。

桑代克总结出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斯金纳提出强化定义、强化类型等理论。班杜拉提出观察学习理论。

7.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论:反射分生理、心理反射(又称条件反射)。

在教学中的运用:避免消极情绪的经典型条件反射形成;将学习与积极的情绪建立起来;教会学生恰当运用分化与泛化;帮助学生克服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焦虑。

8. (桑代克)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学习的过程是尝试与试误的过程。

联结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盲目尝试并不断减少错误的过程,简称为“试误说”。

9.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论: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由强化物的出现使有机体的行为反应发生概率增加,任何作为强化的结果而习得的行为,都可以被看做操作条件反射作用的例子。

具体应用:①行为塑造,首先教育者要明确重点行为目标,然后把终点行为目标分为许多小目标,当学生达到每一个小目标时给予强化,直至重点行为目标实现,新行为塑造成功(步骤:选择目标,越具体越好;了解学生现在能做什么,已经知道什么;列出一系列阶梯式的步子,让学生从目前状态通向新目标,步子的大小因学生的能力而异;对学生的每一步);②程序教学(编制5原则:

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强化、自定步调、低错误率原则)。

10.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人类的学习是后天习得。

习得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的过程,即直接经验的学习;一种是观察学习,也称为间接学习,认为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

11. 观察学习的定义: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人类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等都可以通过观察学习习得。

12.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选择什么来观察);保持过程(把观察经验转换成表象或符号存于脑中);动作过程(对观察动作进行复制);动机过程(观察受行为结果因素影响)。

13. 导致观察行为出现的三种强化类型:直接强化、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

14. 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认知革命倡导者:学习就是建立认知结构;提倡发现学习法。(奥苏泊尔)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形成“同化论”,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概念。

15. 发现学习法步骤: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体验到困惑、矛盾以及**的欲望;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帮助学生搜集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以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16.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学习者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17. 学习的信息加工论(加涅为代表):加工模式图(信息加工系统和期望执行系统);学习过程八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1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强调知识的生成行、主观性而非其客观性,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独特的个体经验和已有能力,强调理解的丰富性、多样性、个体性,强调学习的情境性。

19. 建构主义教学:①随即机通达教学(指对同一内容的学习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情景都是经过改组的,每次的目的不同并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步骤:确定主题、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自我评价、深化理解);②抛锚式教学(指以真实性时间或问题作为锚,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精神,再通过展开讨论,把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理解逐步引入深入);③支架式教学(教师如支架一样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20. 建构主义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的特征: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了以往的教师中心的思想;从仅关注学习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教材内容的组织设计到关注学习过程中交互活动的设计;从关注初级知识的获得到关注高级知识的获得;从关注知识技能的记忆到关注学习在不同情景中广泛迁移;从关注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到关注以问题解决为中的学习;从关注外部管理到关注学生自我引导式学习、自我调节性学习。

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复习笔记。注 考试题型 客观题20分 其中单选题 10题10分 判断题 10题10分 简答题60分 10题 论述题20分 2题 1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 情绪 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简记 知情意 p2 2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为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为华生 斯金纳 人本主...

高等教育心理学

3 斯金纳 强化说。基本学习观 学习是有机体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形成情境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从而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s r联结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强化的种类 正强化负强化。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强化 使行为出现的机率增加。阳性强化 行为伴随喜爱的刺激出现阴性强化 行为伴随讨厌的刺激解除惩罚...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简略。1 1.简论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p32 34 1 促进教改,改善和提高师资水平 2 改善和提高高校德育水平 3 提高,促进大学生学习效率 4 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2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31 32 1 学生的心理特点 2 高校学生学习心理研究 3 德育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