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水的科学复习

发布 2022-10-12 05:46:28 阅读 9735

4.水的浮力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轮船、( 渔民用网捕鱼。

5.游泳时,身体有什么感觉?这是为什么?

答:6.设计沉入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实验。

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请你设计实验解答。

答: 12.改变浮与沉。

一、实验名称:改变浮和沉(12、改变浮和沉)

实验器材:水槽清水瓶盖橡皮泥石块沙子实验步骤:

1.把瓶盖放在水里,瓶盖浮在水面上。把瓶盖放满沙子,瓶盖沉了下去。

2.把沙粒放入水中,沙子沉下去了,把沙粒放在瓶盖上,沙粒浮起来了。

2.把橡皮泥团成球放进水里,橡皮泥沉了下去。把橡皮泥捏扁放进水里,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实验结论:改变物体的给物体附着改变物体的液体的或改换不同比重的液体等,可以改变物体的浮或沉。

2、填空。1.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有等。

2.改变浮沉的方法有有哪几种:

3.大多数鱼体内有一种叫做“鱼鳔”的结构,它有()作用。

4.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有和。

5.曹冲称象是利用了( )原理。

6.要让沉在水中的鸡蛋浮上来可以()。

7.为什么潜水艇能在水中自由沉浮?答:因为潜水艇的水柜有进水、排水系统,进水时潜水艇变重下沉,排水时潜水艇变轻上浮。

8.怎样让浮着的木块沉入水底?

9.怎样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0.说出死海不死的道理。

答:11.“捞铁牛”原理是什么?

12“曹冲称象”是运用了船上的( )的吃水深度一样,从而断定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11.鱼能自由自在的上浮和下沉是因为它的体内有鱼鳔,鱼鳔的作用是通过改变贮存气体的多少,使鱼停在不同的水层里。

13水面的秘密。

实验名称:水表面的张力。

实验器材:水、玻璃杯、胶头滴管、曲别针、

实验目的:证明水有表面张力实验步骤:

1将玻璃杯用滴管帮助装满水,直到能清晰看到水的凸面为止。

2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放曲别针,要一枚一枚慢慢放入,仔细观察水表面的样子。一直放到水溢出为止,记下放入曲别针的数量。

实验现象:水面凸了出来,比杯口高很多。

实验结论:水有表面张力。

注意:实验的桌子一定要平稳,最后放入的曲别针使水溢出,不计入数量。

1.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组成的。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 )

2.一满杯水放入几个曲别针,水并不会溢出来,这说明水有( )

3.举出生活中表面张力的实例答:

3.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水具有表面张力。答:玻璃杯里倒满水,用滴管往玻璃杯里滴水,水面鼓起来了而不溢出来。这就证明了水具有表面张力。

4.证明水有表面张力的实验:

实验一:实验材料:水、广口瓶、滴管、曲别针、抹布、托盘。

实验过程:(1)将广口瓶用滴管帮助装满水,直到能清晰地看到水的凸面为止。(2)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放曲别针,要一枚一枚慢慢放入,仔细观察水表面的样子。

(3)一直放到水溢出为止,记下放入曲别针的数量。

实验结论:水的表面有张力。

实验二:实验材料:硬币、水槽、叉子。

实验过程:(1)、把面值5分的硬币放到叉子上。(2)、小心地把托着硬币的叉子慢慢放到水的表面,然后稍向下移动叉子,并慢慢移出。(3)、认真观察硬币周围水的样子。

实验结论:水的表面有张力。

14.水往高处走。

实验名称:毛细现象。

实验器材:水槽、布条、实心和空心玻璃棒、吸管、纸片等。

实验目的: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实验步骤:

1.把报纸的一端浸在水里,水沿着报纸( )2.把布条的一端浸在水里,水沿着布条( )

3.把实心玻璃棒的一端浸在水里,水沿着玻璃棒( )4、把空心玻璃管的一端浸在水里,水沿着玻璃管( )

实验现象:水沿着布条、空心玻璃棒、吸管、纸片等材料( )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 )的材料往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1.水能沿着有孔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

2.把报纸放在水中一部分,会发生()。

3.请你设计一个可以自动为花浇水的装置。

答:取一盆水,把毛巾的一头放在水盆里,一头放在花盆里。水盆里的水就会源源不断被吸到花盆里。

5.**毛细现象的实验:

实验材料:一条毛巾、水槽、水。

实验过程:(1)、在水槽里倒上三分之二的水。(2)、将毛巾搭在水槽边上,一端浸入水中,一端在水槽外,仔细观察毛巾的变化。

实验现象:水慢慢沿毛巾向上爬升,并越过水槽上沿,从另一端( )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像毛巾这样有缝隙的材料往上爬。

6.**材料孔隙的大小与水爬升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实验材料:水槽、多根粗细不同的玻璃管、水、红墨水。

实验过程:(1)、在水槽中倒入一半水,并滴几滴红墨水,使水变浅红。(2)、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一端分别浸入水槽中,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水沿玻璃管爬升的高度( )玻璃管( )水爬升的越( )

实验结论:材料的孔隙越小,水爬升的越( )

6.农民伯伯浇过地之后,都要将地锄松,这是为什么?

第三单元 水的科学

第三单元 水的科学。单元教材分析 水是常见的 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本单元包括五课,分别是 认识水 有趣的浮沉现象 改变浮和沉 水面的秘密 水往高处走 是在 我们怎么知道 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科学 的过程,了解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 善于提出问题,并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

第三单元水

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 水加热到沸腾,就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水蒸气。b 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 一定条件下氢气可以在氧气里安静地燃烧。d 电解水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 1。2 1999年1月1日治理太湖流域水污染的零点行动全面告捷,太湖水开始变清了,下列不属于...

第三单元水的组成

一 学习目标 1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 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为h2o。2 掌握氢气的性质。3 掌握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二 重点 难点 实验 认识水的组成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教学过程 三 问题导思。1 水电解实验中,正极产生气,负极产生气。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正负 实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