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水

发布 2022-10-12 05:59:28 阅读 736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蒸馏水 c.硬水 d.软水。

2.“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2023年10月1日成功发射。航天器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氢燃烧。

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氢气具有可燃性。

d.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3.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b.④①c.①②d.①④

4.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王刚实验时发现,当氢气体积为2 ml时,生成的o2体积才是0.6 ml,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将气体放出,利用原装置中的水继续通电进行实验。

b.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c.实验所得数据和理论值相差不多,可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d.大胆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5.今年世界各国频发**。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播需对饮用水进行处理,采取的措施有:①煮沸 ②消毒 ③过滤 ④自然沉降,合理的处理顺序是( )

a.③①b.②④c.④③d.④③

6.2023年3月22日世界水日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b.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

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7.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b.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c.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d.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

8.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达到节约用水目的的是( )

a.洗脸刷牙,随手关水 b.洗菜用水,再来浇花。

c.一件衣服,洗衣机洗 d.水管漏水,及时修理。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

9.据报道:“某商场开业庆典时,店外挂的氢气球被拥挤的人群挤破,遇上点燃的香烟引起**,并引发邻近一连串氢气球**。

迅速掠过的火苗烧着了一些顾客的头发,并浅度灼伤了20多人的**。”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这则新闻拿到班级让同学们进行分析,并对庆典用气球提出了新的方案。请你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事实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新的方案是:用氦气作为大型庆典中填充升空气球的气体。其理论依据是:

10.物质的分类角度不同,同一种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分类。请将①氢气 ②二氧化硫 ③五氧化二磷 ④铁 ⑤二氧化碳 ⑥红磷六种物质分成两组,并写出分类依据(写出两种不同的分类依据)

1)第一种分法的分类依据。

第一组。第二组。

2)第二种分法的分类依据;

第一组。第二组。

11.2023年某市初中毕业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小波抽到的试题是“水的净化”,请你与小波一起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小波准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时,发现装置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接下来的过滤操作可除去水样中的__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3)小波将浑浊的水样过滤后,得到的水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即可),然后小波进行了有效处理,使水样变得澄清透明。

12.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请写出水在通电条件。

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a.公共场所不用随手关水龙头。

b.洗完菜的水用来浇花。

c.不间断放水刷牙。

三、实验与**题(本题包括2小题)

13.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

a、b管内的现象是。

c管中的现象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

3)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

14.2023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水相关的问题:

1)①水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营养素之一。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如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不仅可以___的物质,还可以___的杂质。

3)现有一瓶矿泉水(硬水)和一瓶雨水(软水),请设计实验将它们鉴别开来(要求用两种方法)。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

15.某工厂需要200 kg氢气制备高纯度硅。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氢气,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析。1.【解析】选b。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软水中钙、镁化合物含量较少,但不只含有水;蒸馏水中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故只有蒸馏水是纯净物。

2.【解析】选c。液氢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属于氢气燃烧的现象。

3.【解析】选a。题目借助微观模拟形式给出了水通电分解的过程。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即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这一变化可以得出变化中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③即a。

4.【解析】选c。实验发现o2的体积偏小,可采取以下措施查找原因:

先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再进行实验,若后面的实验h2和o2体积比仍然不为2∶1,且装置不漏气,则应考虑第一次实验中氧气溶于水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可能。

5.【解析】选d。为取得较好的净化效果,其净化过程应按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即先自然沉降、然后过滤、消毒杀菌、最后煮沸,必要时蒸馏。

6.【解析】选a。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这三方面的污染均与人类活动有关;自然界的水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等,故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十分丰富,但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7.【解析】选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纯净物。氧气是单质,高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空气是混合物,都不属于氧化物。

8.【解析】选c。一件衣服用洗衣机洗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故选c。

9.【解析】纯净的氢气能安静燃烧,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火则可能发生**,因此用氢气制作气球有一定的危险性。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且密度小,适于做气球。

答案:(1)2h2+o22h2o

2)①化学性质稳定 ②密度远小于空气。

10. 【解析】给物质分类时,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状态等进行分类,答案不惟一。从题给六种物质看,若将其分成两组,可以从组成上找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如:

氢气、铁、红磷都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而另三种则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可以从它们的状态进行分类:氢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而其余三种物质都是固体等,分类合理即可。

答案:(1)组成元素的种类氢气、铁、红磷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 (2)物质的状态氢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铁、红磷、五氧化二磷。

11【解析】(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图中的错误是漏斗的下端没有紧贴烧杯的内壁。正确的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样中不溶性杂质。

(3)水样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原因主要有:滤纸可能破损;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过滤次数太少、接收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答案:(1)烧杯引流 (2)漏斗的下端没有紧贴烧杯的内壁不溶性 (3)滤纸可能破损;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过滤次数太少等原因(任选一个。

就可以)12.【解析】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沉淀和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蒸馏是将水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再冷凝成蒸馏水,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工业上常用蒸馏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节约用水主要采取改变以往的用水习惯,一水多用。

第三单元 我们周围的材料

第三单元 我们周围的材料。三年级 2 班姓名 第一课 我们周围的材料。一 知识广场。1 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物理性质的物质叫 2 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等。3 我们的课桌用到了 等材料,我们的课本是用 制成的,我们穿的衣服。是 做的。二 判断大厅 1 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 棉花 陶瓷和皮革...

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一 精彩补白。1 我们常见常见的材料有。2 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 做成的。3 我们知道的金属有 等。4 铝可以做成铝罐是利用了金属的 的性质。5 可以用 的方法比较材料的硬度。6 许多塑料可以 利用,写出我们常见的四件塑料制品名称。7 塑料是一种从 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8 ...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主要知识点鲁教版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一 空气的组成。1 原始大气的组成 以二氧化碳 co2 一氧化碳 co 甲烷 ch4 和氨气 nh3 等为主。2 绝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氧气分别与一氧化碳 甲烷 氨气作用,使它们转化为二氧化碳 水和氮气 n2 经过数十亿年的变迁,终于形成了现在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