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物理教学计划。
第6章:电压电阻。
第7章:欧姆定律。
第8章:电功率。
第9章:电与磁。
第10章:信息的传递。
半期检测:从第6章—第7章。
期末复习与检测。总计。第。
六、七章电压电阻及欧姆定律。
课程标准的要求:
1.通过实验**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全章概述:在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的基础上,本章将首先给出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进一步通过**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这是本章的核心,其中还有“**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内容。由于学生已有“**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并且通过比较,明确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与电压规律的区别和联系。
在基本测量方面,要让学生在会用电流表的基础上,学会使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并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对学生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电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实际应用方面,一是各课节中的“动手动脑学物理”栏目中设计了许多实践性、开放性、应用性很强的问题;二是有关安全用电的知识点的设置也与现行九年义务物理教材有很大的差别,本教材是把安全用电的教学内容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放到“电流和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率”三章之内。这样处理有两个原因:第一,使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问题多次出现,从不同角度反复学习,意在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第二,加强对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的理性认识。在学了欧姆定律之后,本章仅从电压的高低和电阻的大小两个方面对用电安全性的影响来考虑,目的是培养学生会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实际问题和自然现象的能力。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1.电压有关概念和电压表的使用。
2.**串联电路的电压的规律。
3.对电阻的理解,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4.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应用。
5.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难点】1.电压表的使用和读数。
2.**过程的**方法。
3.滑动变阻器能改变电阻大小的原理,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4.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5.从电压和电阻的角度来说明安全用。
单元学情分析:
在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的基础上,学生已知道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能正确地用电流表测通过用电器的电流;知道了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经历了较完整的科学**的过程,具备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在本章学习中,由于学生已有“**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学习经验,已经初步学会了电流表的使用,因此在完成“**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时,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学生是能较快地学会电压表的使用并找出电压分布的规律的。当然,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明确率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与电压规律的区别和联系;注意电流表、电压表在使用方面的异同。
由于学生对电压、电阻的概念比较陌生,尤其是滑动变阻器构造比较复杂,学生对其工作原理较难理解,学习中会遇到较大的困难,教师应有思想准备,并采取适当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课时安排:本章共分六节,建议14课时。
第一节电压 2课时
第二节**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2课时
第三节电阻 2课时。
第四节变阻器
第五节**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第六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2课时
第七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2课时
第八节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2课时
复习和总结 2课时。
一、电压。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重、难点:会使用电压表,会读数。
能正确知道电压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器材:电脑平台、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
教学课时:2时(1复习电路及学电压表的使用,2读数及实验)
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
复习电流、电路知识,为新课做准备。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荷的运动是靠什么做动力的呢?……电压。
进行新课:1、电压:电压的作用就是使电荷做定向运动。
产生电流的两个因素是:有电源电路必须闭合。
其中电源的作用就是提供电压:导体要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1)、符号:u
2)、单位:伏特,符号v,还有千伏(kv)、毫伏(mv)
1kv=1000v 1v=1000mv
例:u=220v= kv= mv
2、电压的测量:用电压表,符号。
1)、电压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压表的使用:
电压表必须和用电器并联(等于一断开的开关)。
电压必须红接线柱接正极,黑接线柱接负极。
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边讲边演示一遍。
3)、读数:
确定量程……选择。
确定分度值……
读数,写上单位。例:练:
3、动手做:
1)、让学生连一电路,并连上电压表测电压。
2)、读出电压的大小。
4、达标练习:课本后 “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二、**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2、过程和方法。
科学**全过程的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难点:连接串联、并联电路,作出电路图。
能用电压表测出各导体两端的电压,找出规律。
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
教学课时:2时(1串联,2并联)
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画出由两个灯泡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1、 在串联电路中(如上图),a、b、两用电器及。
电源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 在并联电路中(如上图),a、b、两用电器及。
电源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进行新课:1、**: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1)、学生猜想:
ua=ub=u总。
ua+ub=u总 ……
2)、设计实验:把电压表分别接入a、b、电源两端,测量出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找出规律。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
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下表
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
教师总结: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即u总=u1+u2+……
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
2、**: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1)、学生猜想:
u=u1+u2
u>u1>u2
2)、设计实验:把电压表分别接入a、b、电源两端,测量出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找出规律。
3)、作出对应的电路图(共三个)
4)、进行实验:把结果记录在下表
5)、分析实验结果,寻求规律:
教师总结: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即u1=u2=u3 =…
6)、讨论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3、实例:上两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物理**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三、电阻、变阻器。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试验、对比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电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重、难点:电阻的大小因素。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阻丝。
教学课时: 2时。
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 导体……
绝缘体……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试验:课本13页图6.3-1示。
结果:不同的电阻丝,灯泡的亮度不同。
进行新课: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符号:r
单位:欧姆(欧)(ω
其他单位:千欧(kω) 兆欧(mω)
1kω=1000ω 1mω=106ω
例:2)、一种元件:电阻器,符号。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a、材料。
b、长度: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c、横截面积:
学生阅读:13页**,了解电阻的属性。
学生阅读: 半导体、超导现象(教师可进行一定解释)
3、变阻器: 电位器、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符号。
1)、结构:实物观察。
2)、原理: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
3)、作用:
4)、使用:
学生试验: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注意问题:滑动变阻器的连接?
电阻的大小如何判断?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物理**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四、**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验**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过程和方法。
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重、难点:利用实验**出欧姆定律。
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教学课时:3时。
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
通过讲解上一节课的练习纸复习前面所学知识。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人教版
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2.知道动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2.通过参与科学 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计划和实验方案。3.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情感态度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集
力及力的作用效果。1 认识生活中各种与力相关的现象。2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感知力的大小。3 力的作用效果。1 通过观察 实验现象或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感受力的特点,从而认识力的两种作用效果。2 引导学生主动 力学现象,自己设计实验,掌握转换法 微小力使物体形变的放大方法 的应用,掌握科学 的方...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2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3 知道惯性,能用惯性解释生活现象。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的学习,了解生活经验与推想相结合解决问题的思路。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客 待问题,不迷信权威的做事态度。二 新课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