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25词五首 导学案

发布 2022-08-17 00:10:28 阅读 9995

25 词五首。

方法指导:如何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按内容可分为赠友送别诗、借景抒情诗、思妇闺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多种类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

看标题法有些诗歌的标题往往透露了作者的情感。2.看序注法有些诗歌鉴赏题的前面会有一篇短序,或是在后面有一些注释(有的注释包含对相关典故的解释)。

这些内容往往表明或暗示了诗歌中包含的思想感情。3.品诗(词)“眼”法古代诗词中的“诗眼”“词眼”往往是解读诗词主旨的钥匙,直接抒发或含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所以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4.分析意象法古代诗词中有些意象往往代表了特定的情感,如杨柳表惜别、圆月表思念等。5.

知人论世法诗歌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要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就必须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思想发展、个性气质等情况,了解其写作某一首诗或词时的生活状况、思想状况和创作意图。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思想感情。一般答题模式:

这首诗(词)通过……的形象或景物,写出了……的情境或氛围,表达了诗人(词人)……的思想感情。(提示:古代诗词表达的情感主要有:

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建功立业、忆友怀旧、思亲念家、寄情山水、怀才不遇、蔑视权贵、相知相见、离愁别恨等等。)

素材积累:描摹愁的诗句。

1.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把愁比喻成水,表现愁的绵绵不绝。

2.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愁比喻成春水,显现愁的绵长。

3.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把愁比喻成丝麻,纠缠在一起,纷繁芜杂。

积累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1.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九年级语文上册优秀导学案 25哨子

课前预习。a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b 本文是怎样列举 哨子 现象,从中归纳引出论点的?c 体会文章语言表达生动活泼的特点。课堂练习关于课文结构。第一部分 第1 2段 第二部分 第3 10段 第一层 3段 第二层 4 9段 第三层 第10段 三 研读课文。先齐读课文,再分组讨论全文的结构层次 组内推选代...

版教案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25词五首 1

教师寄语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 徐特立。学习目标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学习课时 三课时。知识链接 1 温庭筠 y n 晚唐诗人 词人。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导学案25 2概率初步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年级 九年级内容 25.1.1随机事件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执笔 审核 定稿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 摸球 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形成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分析的能力,了解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因素。过程和方法 历经 猜测 动手操作 收集数据 数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