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九年级上册第4课导学案 人教版

发布 2022-08-05 12:26:28 阅读 6828

4.《外国诗两首》

学习目标。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审美意识。

3.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学会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学习重点。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并尝试写简单的诗。

学习难点。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

资料链接。作者简介。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20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

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虔( )信颤( )抖深邃( )昏晕( )

2.自由谈一谈你从这两首诗中读出了什么样的诗情。

二、课堂**。

3.《蝈蝈和蛐蛐》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4. 读《夜》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5. 《蝈蝈与蛐蛐》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6.感情品读《夜》,体察绘景中涛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7.阅读课文《夜》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1.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2.“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3.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4.读了这首诗,你还能联想到哪些诗或诗句?

三、能力提升。

1、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静夜。月光淡淡天河何处?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远远的海雾模糊。

白云团团怕会有鲛人在岸。

漏出了几点疏星。 对月流珠?异。同。

2、根据课文填空。它争先___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一旦唱得___了,/便舒适地___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又一个五月之夜。

俄]费特。多美的夜色!温馨笼罩了一切!/午夜时分亲爱的家乡啊,谢谢!/挣脱冰封疆界,飞离风雪之国,/你的五月多么清新,多么纯洁!

多美的夜色!繁星中的每一颗,/重新又温暖柔和地注视着心灵。/空中,尾随着夜莺那婉转的歌,/到处传播着焦灼,洋溢着爱情。

白桦期待着,那半透风的叶子,/腼腆地招手,抚慰人们的目光。/白桦颤动着,像新娘面临婚礼,/既欣喜又羞于穿戴自己的盛装。

啊,夜色,你无形的容颜柔和,/无论什么时节也不会使我厌倦!/情不自禁吟唱着最新谱就的歌,/我再一次信步来到你的身边。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本诗第一节中的“谢谢”,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3)本诗第一节和第二节均以“多美的夜色!”开头,二者的作用相同吗?说说你的理解。

4)诗的第三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刻画白桦树?这样写可以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1.略。

2. 《蝈蝈和蛐蛐》中的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热爱生活乐观地对待生活。

夜》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1.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2. 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

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

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

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1.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

2.略。3.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1.恬静、欣喜。 2.不好。因为“夜来临,四下一片静”,静得连溪水也不好意思大声流淌,只能“轻轻地”,突出了夜的静谧,如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3.把夜莺、秧鸡、溪水、明月、大自然等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动作、情感,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夜的诗情画意,使这首诗更富有感染力。4.示例:郭沫若的《静夜》5.略。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1.略 2.(1)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五月夜晚的家乡美景。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自己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2)“谢谢”一词,表达了诗人完全陶醉在家乡美景中时的喜悦和激动。

3)第一节的“多美的夜色”确定了赞美家乡夏日夜景、抒发喜悦心情的感情基调;第二节的“多美的夜色”则引起下文,引出对家乡夏夜美景的具体描写。

4)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白桦树在夜色下的柔美风姿,融情于景,富于感染力。

语文 九年级上册第4课导学案 人教版

4.外国诗两首 学习目标。1 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 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审美意识。3 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学会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虔 信颤 抖深邃 昏晕 2.自由谈一谈你从这两首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4课《海燕》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4课 海燕 导学案。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4课。海燕 导学案。1.理解象征 烘托 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2.体会文中不同形象的象征意义。3.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勇敢 乐观 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1.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内涵。1.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4课 经济大危机。课标要求 简述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学习重 难点 重点 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 措施。难点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本原因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教学流程 温故知新 见ppt 导学释疑 底下自主学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