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九年级上册第23课导学案 人教版

发布 2022-08-17 09:40:28 阅读 3816

23《隆中对》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

2、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

1.查资料,简介背景。

2、初读课文,依照注释正音。

好为《梁父吟》 遂诣亮屏人倾颓度德量力

信大义猖獗吴会殆存恤

民殷国富帝室之胄诸戎箪食壶浆乐毅汉沔

课堂**。3、再读课文,依照注释译文。

重点句: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3、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4、箪食壶浆。

5、自董卓已来。

6、遂用猖蹶。

4、课内精读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8.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此诚不可与争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国险而民附益州险塞。

c.利尽南海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将军岂有意乎将军岂愿见之乎。

9.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

(10.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11.“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

1、《隆中对》原名《草庐对》,是指中国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但《隆中对》提法并非由作者陈寿提出,而是由后人添加。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隆中(今南阳卧龙岗或襄阳古隆中)拜访诸葛亮。

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得见。《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

2、背景:东汉统治者利用地方豪强武装镇压农民起义军,因此各地豪强武装扩大了势力,各据一方,互相混战。当时袁绍占有现在的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和河南省北部一带,势力最大。

曹操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之战以几万兵力打败袁绍几十万大军之后,到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成为势力最强大的军阀,整个黄河流域,几乎都在他的控制范围。孙权占有长江下游一带,包括现在的江苏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浙省北部,以及安徽省的宣城、江西省的吉安等地。刘表据有现在的湖北省荆州二带。

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省。张鲁占据了现在四川省北面的汉中一带。

刘备在公元186年靠镇压黄巾军起家,只有几千人马,没有地盘,先后曾依附曹操、袁绍等人。曹操袁绍作战时,刘备被袁绍派到汝南活动,扰乱曹操的后方。公元201年被曹操赶到荆州投奔刘表,屯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看守荆州的北门,以防曹操。

公元207年,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次亲自到现在湖北省襄阳县城西20里的隆中访问诸葛亮,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11.示例:运用贤能体恤百姓加强民族团结改善睦邻关系对内革新政治等(也可用原文作答,答出3点即可,3分)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3课导学案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学习目标 1 知道托尔斯泰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学习重点 1 贝多芬和 英雄交响曲 2 列夫 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 3 梵高和 向日葵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一 著名 家 贝多芬。1 地位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也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热情歌颂者。2 代表作。二 文学巨...

语文 九年级上册第8课导学案

8 致女儿的信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继续完成词语和名言警句的积累。2 体会文章采用故事阐明爱情真谛这一构思的巧妙。3.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给加点字注音,拼音写汉字。繁衍刹那间麦穗忐忑一抔伫立。b 然大怒迷hu 不解怒不...

九年级上册第29课导学案

29.诗词五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教学第。一 二首诗。2.感悟意境,领会诗的内涵。3.赏析 积累诗词名句。教学过程。1.一 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 是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读诗,不但可以借助诗句领略祖国河山的壮丽,还会让我们情不自禁的陶醉于诗中形象所构成的或含蓄凄美或开阔奔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