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0那树

发布 2022-08-11 15:18:28 阅读 8728

10那树。授课总时数:1授课日期:2023年3月15日主备人: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课文的主旨。

2.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3.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2.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三、知识梳理积累生字生词。

佝偻(gōulóu):脊背向前弯曲,文中指老树枝干弯曲。倒坍(tān):

倒塌。萌庇(yìnbì):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踝骨(huái):

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虬须(qiú):卷曲的胡子。

这里指树根。周道如砥(dī)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审题揭思路,分段显思路(抓关键词语、抓联系纽带、抓标志性语言)

概括大意方法:直接引用中心句、自己的语言概括、筛选关键词。四、学法指导。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探明主旨;深入研讨,问题**。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出示目标:学生齐读板书的目标。2.展示流程:

听范读—自由读—欣赏分析---感悟提升(二)自学讨论释疑。

1.自学指导(指导学习方法,设计问题)(1)速读全文,掌握生字词。(2)概述全文内容。2.教师设问。

主问题一:那是一棵怎样的树?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那树”形象或特点的句子。主问题二:那树的命运如何?

a.中国人是很信“命”的,很多事情都说是命中注定,而命是由上帝决定的。如果真的有命运,那么“那树”的命运上帝是怎样定的?

b.请再读课文,看看“那树”的一生是否如上帝所言?

c.读到这里,同学们的心情怎样呢?作者又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写“那树”的命运的?请同学们品读课文最后三段,咀嚼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提问:作者借写老树的命运,想要表达什么主题?主问题三:作者为什么要写那树?3.小组讨论难句释疑。

把自己理解得还不透彻的难句摘选出来,互相讨论交流。1.体味作者的情感。

讨论: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注了浓浓的情感。请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理解课文的主旨。(三)展示汇报梳理。

美点寻踪,鉴赏本文的艺术性)

围绕“这篇文章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可以从文章的时代性、情节、修辞格的运用、写景状物生动活泼等方面进行鉴赏。(四)达标检测评价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屹()立不动倒坍()引颈受戮()豁然开旷()虬()须周道如砥()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引颈受戮(2)周道如砥。

3.请拟两条标语,呼吁人们保护城市中的绿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10那树导学案

10 那树。导学目标 1 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 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2 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 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 悲悯 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4 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深刻体会作者的用意。5 正确认识发展与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10 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1课时。1.知道中和反应的特征及运用。2.重点 参与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的实验 学会中和反应实验的操作方法。1.向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色,酚酞溶液起显色作用,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再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无色稀盐酸 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取上述反应后的无色...

九年级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

第四节电动机。导学目标知识点 1 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2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3 知道电动机较热机的有点。导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课时 1课时。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1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力的方向跟都有关系。2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3 电动机的构造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