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

发布 2022-07-31 18:17:28 阅读 2007

第四节电动机。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2、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

3、知道电动机较热机的有点。

导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课前导学。

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力的方向跟都有关系。

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3、电动机的构造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叫做和叫做另外为了能持续转动,它还有改变电流方向的。

课堂导学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1)演示实验:把一段导线放在磁场里,接通电源,让电流通过导线,观察它的情况。

实验表明: 。

2)演示实验:只改变刚才的实验中的电流的方向,再做一次实验,观察导线的运动方向。

实验表明: 。

3)演示实验:保持刚才的实验中的电流的方向不变,但把蹄形磁体两极调换一下,使磁场方向与原来相反,观察导线的运动方向。

实验表明: 。

4)总结得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 ,受力的方向跟有关。当电流的方向或者磁感线的方向变得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也 。

该现象中把能转化成了能。

5)想一想:如果电流和磁感线的方向都变得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方向会怎样?

答: 6)那么,通有电流的线圈放在磁场中,它会怎样运动?

演示实验:把线圈放在磁场中,接通电源,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实验表明: 。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制作出了。

2、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1)电动机的构造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叫做转子和叫做定子。

2)结合课本图9.6-5和9.6-6介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3)当线圈转到与磁场方向垂直的位置时,它的两个边受力、 所以不能转动,这个位置是线圈的。

4)直流电动机有让它每转动半周就改变一次电流方向的换向器。它由两个和两个组成。

3.生活中的电动机。

电动机作为一种动力机械,与另一种动力机械热机相比,它有等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1、直流电动机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它工作时将能转化为。

2、电动机安装完成后,闭合电路电动机不运转,但轻轻的转一下就转动起来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丽同学做了如下三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其中ab是通电导体的一部分,导线上的箭头表示电流方向,f表示导体受力的方向,n、s表示磁体的两极.

通过实验(a)和(b)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到力方向与的方向有关.

通过实验(a)和(c)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到力方向与的方向有关.

4、一台直流电动机的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5.5kw,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大?连续工作2小时耗电多少?

5、一台电动机额定电压为220v,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通过电动线圈的电流强度为4a,由于操作不当,电动机被卡住不转时其电流为440a。当电动机正常工作10s, 求:(1)消耗的电能(2)产生的热量。

课后反思:第五节磁生电。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影响感应电流强弱和方向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交变电流,知道我国生产和生活用的交变电流的频率是50hz,周期是0.02s,能把交变电流和直流电区分开来。

导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

课时:1课时。

课前导学。1是一种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了。

2、 电流的方向的电流,叫做 ,简称。

3叫做 。其单位是 ,简称 ,符号为 。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电的电流频率为。

课堂导学 1、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1).演示实验:演示课本图9.7-1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表明:导体在可以产生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 。该现象中产生的电流叫 。

2). 演示实验:① 保持磁场的方向不变,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

保持导体的运动方向不变,改变磁场的方向,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

以上实验表明:产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的方向以及的方向有关。

3).由刚才的实验我们可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电路必须是。2、导体必须在中做。

4).电磁感应现象中, 能转化为能。根据这个现象的原理,人类发明了。

2、发电机。

1)、结合下图介绍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实际的发电机由和两部分组成。大型发电机一般采取不动,旋转的方式来发电。为了得到强磁场,还用代替 。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1.要使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可采用的措施有( )

a.把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导体的运动方向都反过来

b.把磁场加强。

c.加快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速度。

d.保持磁场方向不变,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改变。

2、关于产生感生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闭合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生电流。

b.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生电流。

c.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在磁场中沿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d.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感线的方向、导体切割磁力线的运动方向无关。

3.在图中,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体的横截面,导体是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如图所示的方向运动,其中不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4. 下面四个图都是反映课本内容的实验,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是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b.图乙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

c.图丙是研究磁场对电流作用的d.图丁是研究电流的磁场的。

5、如图是动圈式话筒构造示意图。当你对着话筒讲话时,产生的声音使膜片 ,与膜片相连的线圈也跟着一起,线圈在磁场中的这种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的 ,经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

课后反思: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一节现代顺风耳—**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的结构工作原理。

2、**交换机的作用。

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导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课前导学。

1、**的结构: 年发明了**,最简单的**由和组成;

2、**交换机的作用是。

3、信号可分为和两类。

课堂导学。1、**的结构:

1)话筒:把信号转化为信号。

工作原理:话筒中有一个装着的小盒子,当对着话筒讲话时,膜片时紧时松地迫,它的随之改变,流过碳粒的也相应改变,于是就形成了随声音变化的。

2)听筒:把信号转化为信号,工作原理:听筒内有一个 ,磁铁上绕着 ,磁铁吸引一块,传入听筒的电流流过 ,由于电流的不断变化,对膜片的作用也不断变化,使振动,在空气中形成 ,这样就把信号变成了信号。

2、**交换机:如右图**交换机工作示意图。

**交换机的作用是。

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1).模拟信号:信号电流的与声音的 、

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

缺点: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

2).数字信号:利用来代表信息的信号。

特点:一般只有两个数字,。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课堂练习。1.2023年___发明了**,最简单的**由___和___组成,在**的一端___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___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

2.**之间是通过**交换机来___一个地区的**都接到同一台交换机上,每部**都编上___使用时,交换机把需要通话的两部**___通话完毕再将线路___现代的程控**交换机利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按用户所拨的号码___接通话机。

3.**分模拟和数字两种。模拟信号是: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___时,其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数字信号是:用不同___的不同___来表示的信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1课题1 金属材料。学习目标 1 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2 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用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3 学会运用观察的方法从图表中...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孔乙己》导学案

教学目标。1 理解孔乙己及相关文学常识。方法。3 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4 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1 把握 主题。2 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 多角度鲜明 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 的思想意义。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鲁迅的哪些 学生回...

九年级下册导学案

2.1 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课时 第 1 课时主备人 张建鸿初稿时间 11月17 日学生。学习目标 1.探索并归纳二次函数的定义。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学习过程 一 预习导航 温故知新。1.一般地,形如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2.从一般式上认识我们所学的一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与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