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讲学稿1 2课

发布 2022-08-07 19:07:28 阅读 1129

课题:1、沁园春·雪课型:讲授课主备: 审核:

课时:1 班级: 姓名: 时间: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默写此词。

2.了解内容,重温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默写此词。(重点)

2.了解内容,重温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难点)

3.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重点)

学前准备】1.积累字词。

(1)师范读课文,学生找出诗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分外妖娆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稍逊**( )

(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妖娆:娇艳美好。 折腰:鞠躬,倾倒风流人物:这里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2.文体知识。

词,兴于唐,盛于宋,最初称为“曲词”,配乐歌唱,句式不齐,故又称长短句。后逐渐跟**分离,成为诗的一种。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依上知识今天学习的课文,体裁是 ,其中“沁园春”叫___题目是___

3.背景知识。

2023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清涧县,***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此词。

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像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分组读,再全班齐读一遍。

3.学生自由朗诵后,请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朗读全诗,师生共评。

4.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问题**:

这首词的上下两阕各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

二)文本**(学生积极展开思考,分组讨论问题。)

1.词的上阕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注意修辞、写作手法)

2.作者对雪景的具体描写由哪个词领起?涉及到的景观有什么?

3.上阕末尾三句诗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诗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4.下阕开头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5.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惜”字包含着作者的什么感情?

6.词的下阕又是如何评论历史英雄的?表达了词作者怎样的伟大政治抱负?

课堂小结】课堂达标】

背诵、默写全诗。(以四人为一个小组,互相抽查。老师巡回并参与检查。)

拓展延伸】词的下片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了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评价。对这种评价你是怎样理解和认识的?(要认识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判态度,还需要结合当时中国革命的大背景以及诗人作为革命领袖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所负的历史使命来理解。

)板书设计】学教反思】

错题集】课题:1、沁园春·雪课型:将授课主备: 审核: 课时:2 班级: 姓名: 时间: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品味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体会这首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艺术特色。

2.领会词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3.会辨别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学习重点、难点】

1.品味准确,精练的语言魅力,体会这首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艺术特色。(重难点)2.会辨别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难点)

3.领会词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重点)

学前准备】请同学们整理***的诗词和有关雪的诗句:(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老师参与检查。)

疑难摘录】学习过程】

一)检查复习(开课时,师生一起背诵这首词。)

二)语言品析。

请同学们细心揣摩品味下列语句,理解诗句的深长意味。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句中的“折腰”改为“赞美”好吗?为什么?)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句中的“略输”改为“尽输”,句意表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唐宗宋祖,稍逊**。(句中的“稍逊”能否改为“全无”,为什么?)

4.只识弯弓射大雕。(“只识”改为“识得”行吗?为什么?)

三)艺术特色(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

1.词的上阕在写景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顺序和哪些写法?

2.请指出上阕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3.这首词是怎样将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四)主旨**。

既然上述的人物都有“略输”“稍逊”“只识”的缺陷,那么谁配称真正的“风流人物”呢?(学生分组讨论,老师适时入组点拨。)

课堂小结】课堂达标】

一) 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

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二)阅读词的下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诗句“稍逊**”中“**”原指___句中指___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___

3.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

4.依次写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姓名选择其中一个简述你对他的看法。

5.体会“略输文采”“稍逊**”中的“略”和“稍”的准确性。

拓展延伸】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学教反思】

错题集】课题:2、雨说课型:讲授课主备: 审核:

课时:3 班级: 姓名: 时间: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注意把握语气和语调,通过朗读理解诗意,体会诗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重点)

2.理解“雨”的形象的象征意义。(重难点)

3.领会文章主旨,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明确于学习目标)

学前准备】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田圃( )禁锢( )留滞( )喑( )哑丝缕( )喧( )嚷帘( )子耸( )立蓑( )衣斗笠( )油膏( )襁褓( )

2.学生结合语境解释词义。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②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留滞:停滞,不流通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润如油膏:细腻光滑如油,像脂肪涂抹的一样。

3.作者简介。

本文的作者是 ,原名 ,202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2023年随家人去台湾,2023年开始发表作品,2023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

202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现旅居美国,为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也被称为。

4.背景链接。

雨说》是郑愁予复出之后于2023年写成的,当时正值我国“文革”灾难结束不久,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疑难摘录】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诗的**美。(要求:字音要读准,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顿要准确,感受全诗洋溢着的**美。)

2.文本**。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适时入组点拨。)

雨说”在诗**现了几次?尝试划分诗作的结构层次,并为诗作的每个部分命名。

二)深层**。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

1. 齐读全诗。雨“说”了什么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2.雨让大地生机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试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描述。

3.分析诗中雨的形象。

1)诗歌中塑造的“雨”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2)理解诗歌开头括号中的话的含义。(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课堂小结】课堂达标】

仿照划线句子,补写:

1)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她 。

2)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冬天的雪。

拓展延伸】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九年级上册讲学稿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学习目标。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通过解决传播问题 平均变化率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应用意识 重点 难点。重点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传播问题 ...

九年级物理12 4力讲学稿 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12.4 力。学习目标。1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学习重点。1 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 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学习难点。1 力的概念 2 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预习 导学。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比他小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

八年级数学讲学稿12

八年级数学讲学稿 12.2.1作轴对称图形课型 新授课。课时 一课时执笔 贺焕杰审核 周锡花时间 2011 9 226 学习目标 1 能作轴对称图形,应用轴对称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2 通过独立思考 交流讨论 展示质疑,发展学生的观察 归纳 想象及推理能力。3 极度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