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16 2内能》讲学稿

发布 2022-07-27 00:17:28 阅读 1079

九年级物理《16.2内能》师生共用讲学稿。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跃华中学黄若愚。

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了解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了解内能、热量的概念;知道改变内能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内能、温度与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课前预习: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是能量的形式之一,单位也是___

2、因为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___和___因此可以肯定,一切物体都具有___能。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具有___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也具有___能。

3、物理学里,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___用符号___表示,它的单位是。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坐在石凳上感到石凳很热,是由于光照使石凳的内能___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5、关于内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热的物体具有内能,冷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b.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c.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 d.当物体温度为0℃时,物体具有的内能也为零。

二、新课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我们怎么称呼这种能量。

二)、内能(阅读课本p127前三段内容,并回答下面所提出的问题)

比较1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而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能。

比较2: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弹簧具有弹性势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或斥力,因此分子间还存在能。

小结:⑴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⑵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 ,用字母表示。

练习1:的冰块有没有内能?

答: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固态的冰块是由分子按一定的稳定结构有规律地排列形成的晶体结构,由现象可知,一切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着的运动,运动着的分子具有 ,的冰块也不例外。由于水分子的晶体排列形成稳定结构,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因而水分子之间还具有势能。

而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和势能的 。所以的冰也具有内能。

三)、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阅读课本p127最后一段)

1、内能和物体质量的关系: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内部分子的个数就越多,所以物体内能也就越 。例如:温度相同的一大桶水比一小杯水内能 。

2、内能和温度的关系:物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就越 ,物体内能也就越 。例如: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 。

3、内能和体积的关系:物体的体积不同时,分子间的距离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也就不同,从而会改变分子的势能大小,所以内能也不同。例如:

冰熔化过程中,温度虽然不变(即分子的动能不变),内能却在增加。

练习2、在图13-8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

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练习3、有关内能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的冰全部熔化成的水,内能增大 b、的冰内能为。

c、的水的内能比水的内能小 d、高温物体一定比低温物体内能大。

四)、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如物体质量、高度、速度,是宏观物体机械运动有关的能量;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如:物体温度、质量、状态等,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

练习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

b、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

c、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

d、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

练习5、下面有关内能和机械能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具有内能时,就一定具有机械能

b、物体具有机械能时,同时也具有内能。

c、物体不具有机械能时,但它具有内能

d、以上说法都正确。

五)、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阅读课本p128—p129页全部内容,并回答下面所提出的问题)

思考1:⑴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人觉得温度 ,内能热水袋温度 ,内能。

夏天将一杯热水放入凉水中,热水温度内能凉水温度 ,内能。

分析得出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思考2:观察课本p129两个演示实验,回答问题: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的现象是这是因为。

如图乙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时:观察到瓶口附近有出现,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活塞做功时能转化为能,温度 ,水蒸气。

成小水滴。分析得出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小结:⑴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和 ,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热量,温度 ,内能 ;低温物体热量,温度 ,内能 。

对物体做功,内能 ,温度能转化为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 ,温度能转化为能。

练习6、在下面的四幅图画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阳光照射企鹅变暖 b、用炉子烧水水温升高 c、钻木取火 d、铁锅热得烫手。

练习7、在寒冷的冬天为使自己的身体暖和一些,请你用不同的物理知识,写出两种能够使身体暖和的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方法一理由。

方法二理由。

练习8、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物体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大

d、物体的机械能增大,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六)、内能(热能)与热量的区别。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是一个状态量,常说“具有内能”;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常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热量”。

练习9、关于温度、热传递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b 、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c 、度的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少

d 、热量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热量少的物体。

三、课后练习:

1.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是:(

a.分子动能 b.分子势能 c.内能 d.机械能。

2.关于内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降低,放出内能。

b.内能是指每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

c.内能是指物体中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时所具有的能。

d.0℃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为零。

3.关于热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时,分子的热运动停止了 b.物体吸收热量,分子运动必然要加速。

c.气体分子热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没有热运动 d.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4.在0℃的房间里,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 ]

a.具有机械能 b.没有机械能 c.具有内能 d.没有内能。

5.下列关于物体的内能和温度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

b.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物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物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6.下面四句话中都有一个“热”字,其中哪一句话中的“热”字表示温度 [

a.热传递 b.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c.摩擦生热 d.今天天气很热。

7.物体从粗糙的斜面上滑下来,则 [

a.机械能不变,内能不变 b.机械能增加,内能不变。

c.机械能减小,内能减少 d.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加。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b.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小。

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速度增加,内能一定增加。

9.下列关于内能的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b.0℃冰不具有内能。

c.一个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它的内能也变化 d.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讲义

初三物理辅导讲义。第十三章内能。13.1 分子热运动。一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1.复习提问。1 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2 我们能否直接用眼睛看到分子的运动?二 进行新课。1 分子和分子的运动。1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只有10 10m,因此,在一个物体中,分子的数目是...

九年级物理《二力平衡》讲学稿

吴起县第一中学自主学习学案。班级班学生姓名。一 学习目标。1 理解二力平衡的意义,能说出二力平衡时,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 能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能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问题。二 学习重点 二力平衡的概念及条件,能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篇一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13.2 内能 教学设计 13.2 内能 教学设计12345 篇二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教案 内能教案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知道物体内能改变的途径 做功 热传递 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教学重点 内能以及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