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化学授课班级:九年三班执教人:赵金英。
课题2分子和原子。
教学目的: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的特点。
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对分子、原子构成物质观念,初步认识分子的特性。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的差别。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安排水、酒精量筒(200ml)2个;抽气筒,试管夹;酒精灯;火柴。
教学过程:导言我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那这些宏观的物质又是由哪些微观的粒子构成呢?这节课我就带领同学们到微观的世界里去看看。
想一想】1、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2、衣柜中樟脑片为什么不见了?3、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花的香味?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猜一猜】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何特点?
我们知道:1、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2、能看到整块糖,却看不到溶解后的糖。分子的特性之一: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10
kg1滴水中约有1.67 ×10个水分子。
问题讨论】1、衣服晒在太阳下,变干了,湿衣服上的水“跑”哪儿去了?2、路过花丛,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味?活动与**二:
1.向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2.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
色。3.将烧杯中的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如图放置。观察几分钟,有。
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a杯中的溶液变红b杯中的溶液不变色。
解释:氨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的特性之二: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着。
提问】衣服晒放在在太阳下容易干,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提问】100 ml水+100 ml酒精=200 ml液体吗?等式会成立吗?
a组实验:100 ml水+100 ml酒精。
b组实验: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引导:
通过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有什么新发现。分子的特性之三:分子间有间隔。
氧气可以助燃,二氧化碳可以灭火。
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呢?
分子的特性之四: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活动与**三:分子可分提出问题: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什么不同?
2、从水在电解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的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以水的电解为例,理解水的蒸发与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变分解成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分子改变,而原子不变。
定义:分子是保持化学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知识迁移应用。
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
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小结找同学总结。
板书设计课题2分子和原子。
一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
二分子的基本特征1分子很小2分子是运动的3分子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三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分子没变化学变化分子改变。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课堂练习。1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c.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2.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了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中b.分子运动速度变慢了。
c.由一种分子变成了另一种分子d.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3.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4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里常能闻到宜人的花香气味,这一现象说明。
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液化贮存在钢瓶中,这一事实说明。
5为了模拟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小红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bcd6.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7.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支更容易压缩?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请你再举出类似的一个实例。
8.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一个了有趣的实验。如下图,取4根细铁丝,下端拧在一起,插在胶塞上,将它们放在玻璃片上,上端分开成树形,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穿在“树枝”上,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浓氨水后,罩上大烧杯。
过了一会儿,发现棉花团由白色变成红色,犹如盛开的桃花。
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
课题2.分子和原子 b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认识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2.通过实验 活动和自制分子模型,认识分子 原子的特性,培养动手能力。3.通过讨论交流,分子模型化学变化过程的演示,培养团结 协作的合作意识。教学重 难点 分子特性的 实验准备 大 小土豆 牙签 西红柿 ...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一 教学设计思路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的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的认识。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科书上的例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如演示实验 改进实验 补充实验 设计三维动画等。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激趣 质疑 驱动 反馈四步程序教学法。...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1 氨水能使酚酞试剂变红。2 b烧杯浓氨水中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a烧杯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颜色变红。分组实验 a组 一杯开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品红,观察现象。b组 下面一个集气瓶盛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上面一个集气瓶盛空气,抽走中间玻璃片,观察现象。c组 1 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