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培训作业

发布 2022-07-17 14:19:28 阅读 3560

第一题:

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通过王丽老师的听课札记,我就像看到了一个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堂,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想谈三点。

1、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唯有自己先融入文本,理解并升华文本的意蕴,才能以真挚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感染学生的情感,一堂语文课才能真正灵动起来。很多年前,我曾听过一位老师讲《卖炭翁》,教学设计与结构全忘了,但老师在那节课中营造的凝重气氛,深沉的朗诵,学生动情的发言,眼睛里的泪水我一直不能忘,我想,这不就够了吗?我们的语文教育目的之一不就是要孩子们在死的文字里寻找到活的精神的宝藏吗?

所以,语文老师不要古板着脸,不要千篇一律,要让自己的声音扬抑有致,让自己的眼神生动多彩,让自己的话语准确活泼,让自己的激情点燃整个课堂!

2、 通过词语教学感受作者思想情感,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姚老师在让学生体会德国街道花多花艳时,先以问题引入,突出“姹紫嫣红、花团锦簇”两个词后,又用多**展示**,最后在品读中让学生闭目再现画面,这一环节既体现了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又让学生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领略了文辞之美,而这,恰是语文学科一个独到的魅力!

3、 巧妙地引导,深入浅出。民族性的理解对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但姚老师结合学情,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假设,一下子使问题迎难而解,充分显示了她的教学智慧,这种设计非常值得人去思考并学习。

最后,借王丽老师的话“这节如花般美丽的语文课会让我永远受益”!

第二题:自主学习迸出智慧之花。

再教朱自清先生的《春》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多次教这一课,似总有缺憾。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为我们呈现的画面,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精妙,如何让学生触摸到春背后的文化,如何进行章法的分析,修辞的教学,如何避免写作技巧的枯燥讲解,今年再面对这一课,我决定另做一种尝试。

首先,《春》常读常新,不能苛求初一学生,但突出阅读主体,得到自己的阅读体验至关重要,基于此,我把教学切入点放在“自主学习”上,并随之完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

1、 关于作者。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课下搜集作者信息,并准备推荐一篇你喜欢的作者的其他散文。这一环节,旨在把课内课外联系起来,作者与人生联系起来,先入为主,让同学们怀着敬意走进文本。

2、 关于朗诵。我让学生课前进行朗诵设计,课中朗诵比较,课后配乐灌注磁带进行朗诵比赛,从效果看,孩子们声情并茂,完全进入到了文本提供的美妙境界中。有的孩子读给父母,读给朋友,欲罢不能。

3、 关于主旨。在大量的朗读之后,我放手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有的孩子说:平时我只是觉得春天好,但又说不出太多,今天我感觉到了春天的色彩;还有的孩子马上接口:

还有春天的声音……七嘴八舌中,我即时引导,主旨理解水到渠成,简洁有力。

4、 关于语言。我认为放弃枯燥的语言分析,修辞判断,对这一课来讲最为明智。课堂上我只让学生谈谈自己最欣赏的描写,学生创造性的回答积极鼓励,当有个学生问道“一个和平的夜”中“和平”该如何理解时,我深深为他们思维的力度震撼。

一堂课学近尾声,但学生的兴趣未减,热情未退,此时我再让他们课外用诗词为画面作注,阅读朱自清的《匆匆》,写写自己的四季,就非常顺利了,我认为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我最大的收获是:设计好环节,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你的课堂定会迸发出充满人性的智慧之花!

第一题:从微观角度看,学生是教育对象,是教育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之一,所以进行语文教育,就不能回避对语文教育的承受者——学生的研究。了解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也要了解他们动机、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从而根据学情组织科学的教学。

在多年的教学生活中,我多是从下面几方面了解自己学生的。

1、观察学生。

课堂上,我经常察言观色,学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尽收眼底,并急速反馈到自己的教学。急不可耐的举手,说明他性格急躁且兴致高涨;会心一笑,说明他性格内敛又心领神会……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我知道了自己的教法是否适应学生的需要,学生是否听懂了讲授的内容,学生对教学的态度怎样等等。

2、与学生沟通。

我采用的沟通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对话,二是书面交流。直接对话时,我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地方,教室外,办公室,操场上,上下学路上等等,或有意,或装作无心,在平等尊重的情境中进行。

书面交流多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以批语的形式进行。师生间的这种思想交流,感情沟通使我及时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变化,学习状态,并及时进行疏导解决,达到了师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4、 设立教学反馈绿色通道。

多年来,我一直指定学科代表,告诉所有的学生,有什么难点,疑点,心里话,自己的所见与思考,好的学习方法、教学资料等,都可以通过课代表及时反馈给老师;我还设立了一个绿色小邮箱,同学的信息也可以悄悄投放到里面。我们把这些渠道统统称为“语文学习绿色通道”。

4、开展调查。

开展学情调查,还要设定目标,“主动出击”。不定时开个学情调查会很有必要,或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在做我的一个专题研究时,我曾结合这两种方式,获得过第一手的宝贵的资料,为自己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直接而真实的信息。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我了解了自己的学生,自己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也更加胸有成竹了。

第二题:我是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中学生学语文正处于自主性学习阶段,这是学生由“要我学”质变为“我要学”的角色升华阶段。这种意识在语文学习中表现为:

远程培训作业

1.为什么要设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答 教师对自己 专业认同,对社会 专业问责。专业标准是专门职业必备的构建,对教师 内心的统一性 对学校 标准的统一性 对公众 标准的统一性。专业标准是 聚沙成塔 的基础,是混凝土构建中的 钢筋 专业标准是明确的方向。即为了促进中学教时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

远程培训作业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回想沿着实践 课程改革 理念一路走来的点滴,真是感慨诸多。曾经,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几乎是 挖空心思 地备课 讲课,可到头来收效甚微。正当我迷茫时,课改 之风吹来了,课标 中明确指出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理念如灯塔,给我指明了前...

远程培训作业

用爱心来感染学生。小敏是我班非常调皮的一个学生,对什么事情都满不在乎,学习成绩非常差,班级活动也不参加。无论老师怎么劝说,就是毫无效果,对此我伤透了脑筋,好多次真的想放弃这个学生。一天中午,我骑着电动车回学校,正好看见小敏在我的前方大摇大摆的走着。怎么办呢?是装着没看见继续往前骑,还是打招呼让他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