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楠。
**:《文教资料》2023年第13期。
摘要: 课外作业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三项基本功能:巩固和延伸课堂知识,培养和发展实践能力,反馈、交流和促进评价。
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理念和原则,分析小学语文作业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构想。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
语文作业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炬,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语文作业的新形式,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及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以生为本的作业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提倡在语文课程的每个环节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接受能力,选择自己的作业,切实为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发挥各自不同的学习优势,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让学生喜学、乐学、善学。为此,我们应该做到:
首先,承认差异,让学生优化发展;其次,关注趣味,让学生主动发展;最后,放开束缚,让学生自主发展。
二、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只有用轻松、愉快的活动诱发学生的愉悦感,才能使其形成浓厚的兴趣,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现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主体性原则。
在教育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环节,学生的主体性应当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三)有效性原则。
作业,是对课堂学习的检查、巩固和拓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为此,作业设计首先应讲求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语文作业并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依靠“题海战术”,不仅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有时反而适得其反。
四)开放性原则。
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布置作业的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2)完成作业的形式开放,跳出原有的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模式;(3)作业结果和答案的开放,不再是单一的、刻板的;(4)评价作业的方法开放,实行多样化的评价。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一)作业设置的单向性。
传统的作业设置基本延续着由老师自上而下布置的传统,问题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学生只需做记录,回家照做即可,不需要考虑做什么作业,该怎么做,哪些是自己会的、不需要做的;哪些是自己不懂的,需要去琢磨的,五六十个学生布置统一的作业就够了。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同样无所作为。
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讲究“齐步走”、“一刀切”,自然会导致“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基本无法实现。
二)作业内容的单调性。
当前语文作业注重书本内容,强调将书本知识通过作业来巩固,如抄写生字词、注释等让学生强化记忆,这虽有益于学生的知识积累,但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不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许多老师经常布置的语文作业就是让学生抄写生字新词,查查字典,抄抄解释,课后练习或配套练习不分青红皂白全部要黑字落在白纸上,诸如此类单调乏味的作业使得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广阔性和深刻性得不到训练,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培养得不到深入、扩展,更谈不上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了。这样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失去了兴趣,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
作业内容的单一还体现在学科与学科之间缺乏渗透、缺乏整合,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就语文练语文,陷入了狭隘的“学科中心主义”,过于注重字形、字义,语法、章法等,忽视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导,割裂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三)作业答案的绝对性。
语文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特点,对同一份语言材料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存在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景。而传统语文作业注重作业答案的唯一性,过于强调作业的甄别与选择功能,教师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扣字不扣意”,非对即错,关注结果和标准答案是否吻合。这样的作业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造成思维定式以至僵化,阻碍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四)作业形式的单一性。
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方式,远远不止书面作业一种,也可以是一项活动或一件作品。广义地说,在教学中教师随处引导学生设置问题,迫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时时处于积极的思索之中,这也是无形的“作业”。但当前语文作业布置形式单一,明显偏向书面作业,“一刀切”问题严重。
这样的作业不仅降低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加重学生的作业疲劳,而且影响了作业目的的达成。不顾学生的差异,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布置相同的作业,使得学生所作无用功较多,不利于学生发展。
五)作业评价的片面性。
作业评价缺乏人情味,只有刻板的“优”、“良”、“中”、“差”评语,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制学生潜力的发挥。语文本身具有极强的人文性,若简单在分数上着力,既失之偏颇,又会导致学科本身的庸俗化和教育的简单化。另外,不能“因材施评”也是作业评价片面的表现。
水平不同的学生不但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评价时标准也是一样的。结果后进生永远也尝试不到成功的喜悦,哪怕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再怎么使劲跳,也摘不到“桃子”。不但如此,还得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
长期下来,后进生得到的只能是对学习的无力感并最终放弃努力。而另一方面,学习好的学生因为作业太容易而滋生骄傲情绪,同样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四、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材方面。
语文教材中课后的“思考和练习”往往成为语文教师布置作业的依据之一。但当前许多教材课后的“思考和练习”编排上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题型单。
一、陈旧、缺少变化,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2)课后“思考和练习”中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只是课文的简短重现,设计内容大多数直接选自于课文,设计目的也是为理解和巩固课文服务。(3)课后“思考和练习”中题目的数量偏多,但又缺乏层次性和选择性。
二)教师方面。
1.教师对作业功能理解有误。教师对作业的认识比较模糊,随意性较大,规范化不够。
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布置作业是因为多年来的传统,是教学工作的一方面。一些教师对作业的认识往往从教学本身出发,并且往往与教学的巩固性原则联系在一起。
2.重视作业的结果而忽视作业的过程。很多教师只关心学生有没有做作业,有没有交作业,而不关心学生怎么做作业,重结果而轻过程。
教师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做法,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五、小学语文作业构思。
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教师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语文作业,以体现作业设计的理念和原则,达成语文作业的目标和任务。
一)表现性型作业。
1.唱歌。爱唱爱跳,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天性,尤其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
新教材有许多文章文辞优美,朗朗上口,极富童真童趣。在教学这样的课文时,可以设计让学生配上自己喜欢的曲调,编成童歌童谣唱给自己的家长(好朋友)听。(2)绘画。
绘画是儿童的天性,在幼儿园孩子已经接触绘画,所以小学生都能结合一些生活经验,用点、线、面表现一些简单而又能说明问题的图形来,这种绘画,不需要学生有多少美术功底,故不必担心学生画不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文字描述,简要地画出内容。这些绘画不仅有利于学生搞清文章的条理,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能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儿童丰富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二)专题搜集型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在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孩子们最喜欢大自然,有关自然界的一切都能吸引他们的兴趣,而写调查研究报告,对于第一次接受这种课外作业形式的他们来说,是一次挑战,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他们内心的这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当然会得到学生的认可。
三)趣味想象型作业。
寓兴趣于作业之中。积极的情感能使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因此,在作业设计中要强化作业的情趣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增强学习的内趋力,主动、愉快、高效地学习。
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作业设计要贯彻愉快教育的原则,始终让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在“不知不觉”的情境中,探索和学习。题目新颖,形式活泼,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想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诗歌、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学生仿写、续写创遍的原始材料,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作业的有趣性,另一方面能充分调动、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分层选择型作业。
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其智力水平、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有高有低,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研究表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呈正态分布,智商的通常分布为,超常(130以上)和低常(70以下)约各占人群总数的1%,偏高(110—129)与偏低(70—89)约各占19%,智力中常约占60%。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受不了”的现象。
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为了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尽量照顾到每个层面的学生,给每个孩子都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可一改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选择范围,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性地去做,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作业,培养语文能力。例如可根据教学目标把作业设计成abc三个等级,其中a类作业偏重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选择作业,从而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
“这是专门给我们设计的作业,我一定能完成好!”学生有了这份信心和决心,作业质量自然而然就提高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主动完成作业,在各自的层面上有所提高,满足不同程度的需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达到学习目标,又能发展了个性。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随着新课程的日益推进,在改革大潮中,我们对于作业的 也越来越深入,语文老师除了在教学方法上研讨创新,在作业的设置上也动了不少脑筋。我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已有十余年了,但是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学生的作业问题 我们当前的语文作业,学生天天在做,老师也天天批改,可以说都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可学生对作业的态度似乎并...
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摘要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课外作业的设计,应该能满足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又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不宜布置太多,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做好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原则策略。一 小学语文作业在新课改下...
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摘要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课外作业的设计,应该能满足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又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不宜布置太多,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做好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原则策略。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