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

发布 2022-02-26 00:19:28 阅读 6669

一、名词解释。

1. 管理。

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2. 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代表人物有劳伦斯、洛尔施、卢桑斯等。该学派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3. 目标管理。

是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共同制定组织的目标,并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然后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的一种管理方法。

4.合理授权。

是指将一个管理者职责内的任务转移到一个部属的身上,在托付完成工作的同时,也一并授予他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权限与责任,但管理者保留并承担其管理行为责任,这是不能授权的。

5.组织文化。

是组织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组织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规范以及活动方式等的综合体。

6.管理创新。

是指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它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所做出的相应改进和调整。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管理,如何正确理解它的内涵?

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1)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目标。

2)管理实现目标的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

2.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1)劳动方法标准化。

2)科学利用工时。

3)实行计件工资。

4)管理职能专业化。

5)实行例外原则。

6)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一场彻底的心理革命”

3.简述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1)梅奥认为企业中的人首先是“社会人”,即人是社会动物,而不是早期科学管理理论所描述的“经济人”。

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

3)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

4.什么是目标分解,它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目标分解,就是将总体目标从上到下层层展开,在纵向、横向和时序上分解到各级、各部门以至个人,形成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目标体系的过程。它将总体目标分解为部门目标,再将部门目标分解为小组目标,最后将小组目标分解为个人目标。

步骤:1)管理者向下属说明团队和自身的工作目标。

2)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3)确立下级的目标。

4)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的条件以及实现目标后的奖惩事宜达成协议。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哪些内容?给我们哪些管理启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只有在低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以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而且低层次需要满足的程度越高,对高层次需要的追求就越强烈;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其需要结构不同,但总有一种需要发挥主导作用。

6.什么是冲突?处理冲突的方法有哪些?

冲突:是指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在特定问题上目标不一致,看法不相同或意见分歧而产生的相互矛盾、排斥、对抗的一种态势。

处理冲突的方法:

1)协商解决。

2)仲裁解决。

3)权威的力量解决。

4)批评和辩论解决。

5)自我批评解决。

三、论述题。

1.什么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共同制定组织的目标,并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然后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的一种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

1)目标制定,包括制定组织的总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同时要制定完成目标的标准,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和完成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等。

2)目标分解,建立目标网络,形成目标体系,通过目标体系把各个部门的目标信息显示出来,任何人看到目标网络图就知道工作目标是什么,遇到问题时由哪个部门来支持。

3)目标实施,要经常检查和控制目标的执**况和完成情况,看看在实施过程中有没有出现偏差。

4)目标成果评价,对目标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考核,看是否按要求完成。

5)信息反馈处理,对目标实施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调整和反馈。

2.什么是组织文化?如何理解组织文化层次之间的关系?

组织文化是组织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组织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规范以及活动方式等的综合体。

这个定义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1)组织成员是组织文化的主体。(2)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组织文化形成的外部环境。

(3)一定的组织是组织文化形成的内部环境;(4)组织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组织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即潜层次的精神层、表层的制度文化层和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组织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精神文化决定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又决定物质文化。

3.什么是控制?如何理解控制的过程?

在广义上,控制与计划相对应,控制是指除计划以外的所***计划实现的管理行为,包括组织、领导、监督、测量和调节等一系列环节;

在狭义上,控制是指继计划、组织、领导之后,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和纠正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实现的一系列活动。

控制的过程,包括制定标准、衡量工作绩效、纠正行动三个步骤。

一)制定标准。

1)确定建立标准的范围。

2)选择制定标准的方法。

3)确定标准的表达形式。

二)衡量工作绩效。

1)测量的预见性与及时性衡量工作的目的,在于发现偏差,以便尽快纠正。

2)采用科学的监测、考核方法。

3)分析偏差。

三)纠正行动。

1)选择纠正方式。

2)及时、迅速纠正。

3)实施适度控制。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概念,过程 (论述1)

目标管理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特征:

1.组织目标是共同协商的,而不是上级下达指标,下级提出保证。

2.根据组织的总目标决定每个部门和个人的任务、责任及应达到的分目标。

3.通过反馈和指导,确保一切活动都围绕既定目标展开。

4.将目标作为对部门和个人的考核依据。

案例二:激励(重点用公平理论和期望理论分析案例)

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一般来说,激励由以下四个主要因素构成:

1.需要。2.动机。

3.外部刺激。

4.行为。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戴西·亚当斯于2024年提出的。

公平理论认为,当一个人作出了成绩并取得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包括:

1)横比,即在同一时期内以自身同其他人的相比较;

2)纵比,即拿自己不同时期的付出与报酬比较。

给我们的管理启示。

1)影响激励效果的不仅有绝对报酬,还有相对报酬,尽可能实现相对报酬的公平性;

2在激励过程中应注意对被激励者公平心理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

期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 这一理论通过建立人们的努力行为与预期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研究激励的过程。

一种激励因素(或目标),其激励作用的大小,受到个人从组织中所取得的报酬(或诱因)的价值判断以及对取得该报酬可能性的预期双重因素的影响,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激励力=效价×期望值(m=v×e)

1)激励力——是指受激励动机的强度,即激励作用的大小。它表示人们为达到目的而努力的程度。

2)效价——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某一个人对某一结果偏爱的程度。个人对达到某种目标或成果漠不关心,效价为0;个人宁愿不要出现这种结果,效价为负值;个人希望达到某种结果时,效价为正值。只有效价为正值时才有激励力量。

3)期望值——是指个人对实现某一目标的可能性的判断。

给我们的管理启示。

1)选择激励手段,一定要选择员工感兴趣、评价高,即认为效价大的项目或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

2)确定目标要适宜,标准不宜过高。凡是想起广泛激励作用的工作项目,都应是大多数人经过努力能实现的。这样,通过增大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来增强激励作用。

管理学基础

2 领会 系统的特征 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及其构成。3 应用 分析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演进。一 古典管理理论。1 领会 泰罗的科学理论要点 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要点 马克斯 韦伯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特点。二 行为科学理论。1 领会 霍桑实验的结论 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背...

管理学基础

第十四章管理概论。第一节管理的涵义及其性质。管理 是指在特定情况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等职能,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种行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涵义 1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自然现象。2.管理是组织行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操作行为 管理行为 3 管理的实质在于协调。就是围绕组...

管理学基础

第十四章领导与领导者。领导的作用。指挥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领导者的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领导者科学用人的艺术。做领导的本职工作。善于与下属交谈,倾听下属的意见。争取他人的信任和合作。做自己时间的主人 记录自己的时间消耗合理地使用时间 第十五章激励。激励。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 希望 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