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干预心理与行为。
干预心理与行为,即“how”的问题,是心理学研究做高层次的任务。描述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特点、揭示心理与行为发生的心理与生理机制,最终是为了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干预,为促进个体或社会的积极发展服务。
第二节。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是2024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进化心理学。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奠基人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其代表人物是铁锌纳。
主张以意识结构为研究对象。
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的羁绊,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前期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后期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主张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行为主义者都强调心理学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对行为进行精确的观察和度量,对心理学走上科学化道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格式塔心理学: 又称完形心理学代表人物:德国韦德海默、考夫卡、苛勒。
认为研究对象应是意识的组织,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四、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注重异常行为的分析和动机、无意识现象的研究。他还基于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理论,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模型。
精神分析学说不但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20世纪对人类文化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对哲学、文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认知心理学广义的包括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心理主义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狭义:专指信息加工心理学
代表人物:早期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后期是奈塞尔,研究对象是思维等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知觉、注意、学习、记忆、问题解决、决策以及语言的使用等。
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创立,它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生命意义、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反对心理学中的“第一势力”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论“第二势力”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故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给人的心里本质做出了新的描绘为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和**等领域孕育了一条富有创新性的人本主义路线和方法。
七、进化心理学也称人类心里生物学。创始人是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巴斯。
这种理论主要考察人类的冲突、择偶、利他等行为的演化问题,认为心理是人类在解决生存和繁殖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心理学的研究应受进化论的指导。
第四节。师范学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简答或论述)
一、 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是师范学生未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顺利从事职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由四个方面构成: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
其中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它是关于教师“如何教”的知识,具体表现为教师关于学生如何发展的知识、关于教与学的知识和关于学生评价的知识,他能够对本体性知识的教授起到一个理论支撑作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
教师负担者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要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品德,教师必须了解学生人格和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当代心理学研究所提出的关于个体人格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原理、规律是学校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也能够为检验学校德育的时效性和科学性以及学生品德的评定提供具体的科学指导和依据。
二、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及自身健康发展。
根据当代心理发展理论,处于青少年晚期或者青年期的大学生,正面临着向**最后过渡但却还没有真正进入成年期,其发展仍具有过渡性的特点;
与此同时,大学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发展问题,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寻找和确定未来的职业道路,选择伴侣并发展亲密关系,确立自己的价值观等等,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掌握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大学生深入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更好的应对大学生活中的挑战和任务,从而实现在专业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更好发展;
大学阶段是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和发展专业创造力的重要阶段。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大学生更深入的掌握学习的规律与特点,获取有效的学习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第二章。第一节。
1、 注意的特征:
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3、 注意的功能:①选择功能、②保持功能、③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
概念及特征: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功能:①选择功能、②保持功能、③调节和监督功能。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种类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①刺激物的特点。
1) 刺激物的强度。
2)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3) 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
4) 刺激物的新异性。
主体自身的状态。
1) 需要和兴趣。
2) 情绪和过去经验。
3) 人的身体状态。
注意。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品质:4、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哪两个方面?(简答题)
1、 刺激物的特点。
5) 刺激物的强度。
6)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7) 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
8) 刺激物的新异性。
2、 主体自身的状态。
4) 需要和兴趣。
5) 情绪和过去经验。
6) 人的身体状态。
6、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7、 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8、 注意的品质又称注意的特征,是衡量注意效率的基本尺度。主要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与注意的转移。
1、 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a知觉对象的特点b、个体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2、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注意稳定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3、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去。
4、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的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9、 如何利用注意规律来进行教学?(论述题)
一) 精心设计教学导入,先声夺人。
良好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
1、 创设情境,运用生动的语言、动人的情景导入教学,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
2、 设置疑问,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3、 以旧引新。
二)、运用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
1、优化板书设计。
2、运用有趣的演示实验。
3、提高教学的语言艺术。
三)、创造性的挖掘教材内涵,深化教学。
四)、巧妙地构思结束语,耐人寻味。
五)、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优化课堂。
第二节。1、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3、 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肤觉又可分为温觉、冷觉、和触觉、痛觉。
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如机体的位置、运动和内部器官不同的状态等,主要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4、 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分类,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的特性分类。一般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叫错觉。
5、 知觉过程的基本特性?(简答题)
一、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知觉的选择性)
二、 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觉的整体性)
三、 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知觉的理解性)
四、 知觉的恒常性。
五、 知觉的适应。
6、 如何利用感知规律来组织教学?(论述题)
一、 利用感知规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 利用感知规律,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1、 创设情景,使感知的事物达到一定的强度。
2、 充分利用活动变化来增强感知的效果。
3、 运用对比,突出差异,使学生获得清晰的印象。
三、 运用感知规律,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1、 注意演示与讲解相结合。
2、 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3、 注意多种感官相结合。
第三章。第一节。
1、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2、 记忆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可分为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
3、 识记的种类。
1、 根据识记的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 根据识记材料的意义及识记者的理解程度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4、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简答题)
1、 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2、 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3、 识记态度。
4、 识记材料的特点。
5、 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内容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根据记忆的意识性可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根据记忆信息的性质,将记忆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6、 三种记忆系统:感觉记忆(顺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当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就叫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的保持时间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储存一分钟以上的记忆。
7、 遗忘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的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一开始忘的快,以后遗忘速度逐渐变慢,总体上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8、 遗忘原因?(简答题)
1衰退说。衰退说认为大脑中的记忆痕迹如果得不到强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失,于是就产生了遗忘。
2干扰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随着愈益增多的新信息输入和归类,提取线索就更加困难,因为相互之间存在干扰,所以不能提取,导致遗忘。
心理学复习
发展心理学 复习大纲。题型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1.埃里克森的8个心理发展阶段 p38 第一阶段 婴儿期,出生到2岁阶段。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 儿童期,2 4岁。本阶段主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 学...
心理学复习
企业进行工作分析的目的 我们总是认为企业应该有一个组织结构图,因为它可以告诉员工什么是他的工作,以及工作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组织结构图虽然作用很大,但它不可能告诉我们有关组织的一切事情。许多企业没有组织结构图,仍然经营的相当成功,而一些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十分完善,但在经营上却是失败的。因此作为管理者不能...
心理学复习
考试题型及分值。一 单选题 10 1分 10分 二 判断题 10 1分 10分 三 名词解释 4 3分 12分 四 简答题 4 6分 24分 五 论述题 2 10分 20分 六 案例分析题 2 12分 24分 第一编总论。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什么是心理现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