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

发布 2022-01-11 19:29:28 阅读 3435

心理学复习资料。

1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种:**型父母、威信型父母、宽容型父母。

2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意义:心理与教育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1)心理与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2)心理与教育研究是教育创新的要求。(3)心理与教育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

3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

4注意的品质是指注意这一心理活动的特征。一般认为,注意有四种品质,即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5中小学生注意保持的策略:

(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①优化教学环境②合理组织教学内容③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④考虑学生的情绪状态。(2)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①加深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的理解②培养间接兴趣③创设问题情境④合理组织教学活动⑤加强意志锻炼。(3)几种注意交替运用,设法保持学生的注意。

6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脑中积累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是对感官信息的整合和解释。过度学习是对识记材料达到刚好能记住时,继续学习,多记几遍,以获得最佳记忆效果的一种学习。7合理组织复习,提高复习效果:

合理的复习要根据心理学规律进行。(1)及时和系统复习。(2)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3)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进行复习。(4)适当过度复习。(5)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

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

9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1)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学生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2)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

(3)小学生逐步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4)小学生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

10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少年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

1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提高中小学生的思维水平。(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3)让学生了解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4)提高言语表达水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重点)

12变式是指从不同的角度变换直观材料的呈现方式,以突出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13言语是思维的物质承担者,人的思维结果要靠言语来表达,人的思维过程要靠言语来支持。

14创造力是重新组合已有的信息,产生出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思维产品的能力。在创造性的多种心理成分中,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它的核心。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研究智力时,提出了发散性思维。

15发散性思维是指思考问题的方向可以向各种可能的方面扩散,不拘泥于一种途径,不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答案。发散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特征。直觉思维是不经过严格的逻辑分析,而径直猜测、迅速判断的一种思维。

16凡有创造力的学生都具有下列共同的心理特征:(1)有强烈的好奇心,善于发现问题。(2)具有优良的个性品质。

独立性、自信心和毅力是创造型学生必不可少的个性品质。(3)具有敏锐的观察力。(4)具有新颖、独特的思维方法。

(5)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17根据国内外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研究,一般认为应抓好以下几个主要环节:(1)激发学生主动解惑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2)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3)激励学生的直觉思维。(4)丰富学生的想象力。(5)正确对待创造型学生,培养创造个性。

18研究认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应注意以下几点:(1)实践活动是产生直觉思维的基础。(2)熟悉的知识及其结构是直觉思维的依据。

(3)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推测和猜想,培养他们良好的直觉“习惯”。(4)自信心、勇气和冲劲是学生直觉思维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培养这些品质是发展学生直觉思维的必要条件。(5)教师做出运用直觉思维的示范直接影响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

19头脑风暴法,又译智力激励法,是指通过一种特殊的会议形式,使参加人员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互相启发,为解决问题提供出一系列创造性设想的创造方法。头脑风暴法是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发明的。

20动机时常被定义为发动、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而非指活动本身。21动机的分类:根据动机的性质划分,人的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两类。

根据动机的动力**,可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类。22奥苏伯尔指出:“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以及附属内~。

”23认知内驱力就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4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1)进行目的教育。(2)合理利用表扬、批评。

(3)适当开展竞赛。(4)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5)运用适当的强化方式。

(6)科学使用奖励与惩罚。(7)自我效能感的培养。(8)让学生多多体验成功。

(重点)

25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

26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1)行为的成败经验。(2)替代性经验。(3)言语说服。

27意志是按预期目的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行动的心理过程。从意志活动的基本阶段来分析它的心理成分,一般分为准备和执行两个阶段。

28中小学生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一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加强目的性教育,注重培养道德情感。(2)组织实践活动,以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4)发挥集体对培养意志品质的作用。

29情绪是人对待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的认知等复杂成分。

30表情是情绪特有的外显行为。表情特别是面部表情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工具。特有的情感。

3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对于这些受社会关系所制约的态度的反映,就是人类所3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1)从产生的基础和特征表现上来看,二者有一些区别:首先,在出现的时间上,情绪出现较早,大多与人的生物性需要有关,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出现较晚,大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是人类独有的。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2)二者虽然不尽相同,但也是不可分割的。

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

形成的,并能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到已形成的情感的影响。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33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的情绪状态。理智感是人在获取知识的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4保持良好情绪情感的途径:(1)自我排解。(2)调整认知。(3)心理置换。(4)提高修养。

35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状态及自己对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一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生理状态的认识、体验。

二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心理品质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三是个体对自身与外界客观事物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

36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37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是对自己智能和精力的坚信,使个体遇难而进,走向成功。

38初中开始,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从外部行为转向自觉地对别人和自己的内在品质、内心世界做出反映。

39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的是那些与生俱来的胜利解剖特征。

40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高尔顿,他于2024年发表了著名的《遗传的天才》一书。41 20世纪2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心理学家杜威所倡导的儿童本位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开始重视儿童本身的兴趣与个性发展。

4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

43“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借**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44中小学生心理与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中的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个体在一般生活条件下言语和行为的变化,并且根据观察的结果判断个体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观察法可分为非系统观察和系统观察。

45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其主要的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的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并且观察到的资料数量有限,往往难以做出概括性的结论。

46观察法是要求较高的方法,它要求观察者观察的目的要明确;观察尽量做到客观个精确;善于做好观察记录;客观地分析观察到的资料结果。

47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去行动时,在态度、言论和行为方面,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倾向于特征。48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的最高表现形式,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者的“结晶”,是品德内化的标志。

49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成分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50有效的人际沟通有以下几个条件:(1)沟通双方运用的符号系统必须是双方共同理解的。

(2)沟通中信息的传递应尽量避免外界的干扰。(3)信息的接受者要有心理上的准备。(重点)

51人际认知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对他人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52光环效应是指认知者对一个人某一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还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征。

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之原因的过程。

54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

55人们相互吸引其影响因素有:(1)空间上的接近性。(2)彼此间的相似性。(3)彼此间的互补性。(4)交往的频率和水平。(5)个性特点。

56教师应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引导学生重视人际关系的思想性。(2)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3)重视个性培养。(4)适当调整学生角色地位。

57自备心理是人在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体验。现在一般指自己过低评价自己的一种心理。自备心理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不愿与群体的其他成员进行社会交往。

58学习的类型:(1)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划分为四种类型:知识的学习、运动和动作技能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2)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划分为五类: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3)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的方式,把学习划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同时,又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关系,把学习氛围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59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的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抽象的、一般的方法。

60学习风格即学习者所具有或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61复述策略即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积记的策略。62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

(1)时间管理策略。(2)努力管理策略。(3)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4)他人支持的利用策略。

63为了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我国学者结合国外的研究提出了以下措施:(1)让学生记学习日记。(2)增强学生对他人及自己认识过程的意识。

(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并监控、评估自己的理解能力。(4)指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反思:等一等、想一想、找一找、看一看、做一做。

64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1)教学生学会正确的表征问题。(2)指导学生选择有效的解题策略。

(3)指导学生注意进行思路反思。(4)重视为学生提供专家示范。(重点)

65教学设计中的心理学问题:(1)教学目标的明确化。(2)教学对象的分析。(3)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4)教学方法和**的选择与运用。(5)教学评价的实施。

心理学复习

发展心理学 复习大纲。题型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1.埃里克森的8个心理发展阶段 p38 第一阶段 婴儿期,出生到2岁阶段。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 儿童期,2 4岁。本阶段主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 学...

心理学复习

企业进行工作分析的目的 我们总是认为企业应该有一个组织结构图,因为它可以告诉员工什么是他的工作,以及工作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组织结构图虽然作用很大,但它不可能告诉我们有关组织的一切事情。许多企业没有组织结构图,仍然经营的相当成功,而一些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十分完善,但在经营上却是失败的。因此作为管理者不能...

心理学复习

考试题型及分值。一 单选题 10 1分 10分 二 判断题 10 1分 10分 三 名词解释 4 3分 12分 四 简答题 4 6分 24分 五 论述题 2 10分 20分 六 案例分析题 2 12分 24分 第一编总论。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什么是心理现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