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

发布 2022-01-11 19:25:28 阅读 5693

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1、心理学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具体地说,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2、心理现象的分类:

1)、依据心理现象发生的对象: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2)、依据个体心理现象的独特程度: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3)、依据个体心理现象为人所觉察的程度:自我意识、对象意识与无意识心理。

4)、依据个体心理健康与否:健康心理与病态心理。

3、心理学有哪些不同形态:

1)常识心理学 (2)宗教心理学 (3)哲学心理学。

4)类科学心理学 (5)科学心理学。

4、科学心理学的主要领域:

1)理论心理学 (2)发展心理学 (3)学习心理学 (4)人格心理学 (5)认知心理学。

6)比较心理学 (7)生物心理学 (8)社会心理学 (9)文化心理学 (10)教育心理学。

11)性别心理学。

5、心理学流派及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有毕生、赫尔、托尔曼和斯金纳。1931-2024年为早期的行动主义,强调心理学应放弃意识而以行为为研究对象,放弃内省而以客观方法为研究方法,以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为任务,以达到**、控制行为的目的。2024年以后为新行为主义,保留用客观方法研究行为这一行为主义的根本特征,较之早期行为主义,表现出强调用操作主义的术语描述、说明人的行为,重视中介变量和整体行为的研究等特点。

格式塔心理学亦称完形心理学,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基本观点:一切心理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其在意识经验中具有结构性、整体性即格式塔性,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分子行为论观点,它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直接经验,即个体直接观察所呈现的心理事实,它是不能再分析还原为其他元素或部分的一个整体。

③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和罗洛·梅,基本理论:1)认为人性的内容是人的基本需要或似本能(潜能),坚信人有成长和实现的倾向,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至少是中性的,恶是环境影响造成的;2)以需要层次论作为其需要理论和动机理论;3)以人为中心并以此进行组织管理、教育改革、犯罪防治和心理**。

6、当代心理学的几种理论取向:

1)生物学观点 (2)心理动力学观点 (3)行为主义观点。

4)人本主义观点。 (5)认知的观点。

7、教师素质的概念: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

8、教师素质的结构分析:

教师的素质由5个基本成分构成: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教师的教学行为 。

9、教师专业成长的5个阶段:

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专家水平。

10、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2)解决教学领域内问题的高效率。

3)专家型教师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11、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之间的差异在**?

1)课时计划的差异: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教学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注意力、教材的呈现、课堂练习、教学策略的运用。

3)课后评价的差异:专家型教师则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

12、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微型教学。

3)教学决策训练4)通过教学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

13、教师威信及其作用。

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它是师生之间积极肯定关系的表现。

教师威信的作用:教师的威信,从本质上说,体现着他们对学生的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和影响力。

14、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

有友善的态度,能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有耐性,能宽容,兴趣广泛,有良好的仪表,能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人,具有幽默感,有良好的品性。

15、如何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

1)、情感吸引 (2)、品格吸引3)、知识吸引。

4)、才能吸引 (5)、熟谙理解。

16、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7、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18、教学中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措施。

1)、优化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

2)、改进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有益的无意注意。

3)、关注学生的主观状态。

4)、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5)、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6)、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

7)、加强学生意志锻炼

8)、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进行教学。

19、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20、知觉的分类。

1)、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可把知觉分成: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等。

2)、根据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特性,又可把知觉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21、错觉的概念:错觉是知觉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对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22、知觉的规律——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2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运用感知规律开展直观教学?

在直观教学中,应注意遵循一些最基本的感知规律。

1)对比律。为了使知觉对象迅速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要尽量使被感知的对象与其背景具有明显的差别,以增强对比感。

2)组合律。教师绘制和制作直观教具不应在对象的背景上附加类似的颜色、线条或图形,以免破坏对象的整体性,使用连续变化的挂图或教具时,应保持时间或空间上的距离。

3)协同律。即充分利用各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以提高感知的效果。

4)理解律。为了使学生达成对直观教学所提供的感性材料的理解,老师应注意运用知觉的理解性规律,如教学中不能停留在感知阶段,而是要让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加深对感知对象的理解,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应注意把语言和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

24、记忆的概念: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5、记忆的基本过程及规律。

基本过程:(1)、传统心理学的观点,记忆过程包括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现代认知心理学观点认为,记忆有三个基本过程:信息摄入(编码),信息存储(保持),信息提取(提取)。

规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26、编码:是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受和使用的形式,即信息的获取。

心理表征:就是指客观事物的物理特征在大脑中的存储方式。

27、编码方式: 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

28、短时记忆保持时间: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比感觉记忆长,但最长也不超过1分种。

贮存容量:凡是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均有可能进入感觉记忆,这些刺激如果受到注意就会转入短时记忆,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会很快消失。感觉记忆进一步加工就会进入短时记忆系统。

29、回忆的概念及回忆策略。

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回忆的策略是联想(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30、定势和兴趣直接影响回忆的方向和效果。

定势对回忆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个人的心理准备状态不同,同一个刺激物可以使人回忆起不同的内容,产生不同的联想。

兴趣和情感状态也可以使人们对某一类事物的联想处于优势。

31、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

位置效应—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

近因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

首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

32、常规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33、想象的种类。

1)根据有无预定目的,可以将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2)根据想象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水平的不同,可将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34、问题解决:它是指由一定的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的目标,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

35、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传统的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般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2)、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则认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建立问题表征、确认认知操作、实施认知操作、评价解决结果等四个基本阶段。

36、情绪状态分类。

典型的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37、情绪的作用。

1)、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适应功能。

如婴儿肚子饿了会表现出烦躁或哭泣,吃饱了会露出笑容。如**用微笑表示友好,用哭泣表示悲哀。)

2)、动机功能。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3)、信号功能。

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

38、(如何)有效调节情绪?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理需要,抑制不合理的需要。

通过实践活动培育情感。

教会学生采用具体的调节策略消除、调适不良情绪情感。

39、意志行动的过程。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可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

40、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而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与克服各种困难相联系、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41、意志的品质。

坚定性和自制性是意志的两个重要品质。

42、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呢?

1)、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树立远大志向。

2)、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力。

3)、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

4)、加强学生意志的自我锻炼。

43、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和社会性的心理动力系统和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的总和。

44、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学校教育因素 (5)、自我调控因素。

45、同伴群体对个性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46、动机种类:

1)、根据与动机相关联的需要的起源,动机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根据动机产生过程中需要和诱因哪个起主导作用,可将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3)、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可以把动机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心理学复习

发展心理学 复习大纲。题型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1.埃里克森的8个心理发展阶段 p38 第一阶段 婴儿期,出生到2岁阶段。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 儿童期,2 4岁。本阶段主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 学...

心理学复习

企业进行工作分析的目的 我们总是认为企业应该有一个组织结构图,因为它可以告诉员工什么是他的工作,以及工作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组织结构图虽然作用很大,但它不可能告诉我们有关组织的一切事情。许多企业没有组织结构图,仍然经营的相当成功,而一些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十分完善,但在经营上却是失败的。因此作为管理者不能...

心理学复习

考试题型及分值。一 单选题 10 1分 10分 二 判断题 10 1分 10分 三 名词解释 4 3分 12分 四 简答题 4 6分 24分 五 论述题 2 10分 20分 六 案例分析题 2 12分 24分 第一编总论。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什么是心理现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