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单选论述两个判断10个简答3个。
考察范围:心理的生理学基础(page10) 概念特点(两个)无意/有意注意品质特征转移影响注意因素功能广告如何吸引人的注意
记忆的相关理论激活扩散理论图式理论遗忘感知觉:定义阶段过程(书上)
知觉系统:定义、原则、特性、深度知觉
动机、需要、诱因分类、体内平衡、寻找刺激的动机、唤醒对抗、社会心理。
心理的生理学基础:
身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是“自我包围”的,细胞周围有一层膜,膜内外化学环境不同。细胞只有和它所在的环境产生互动,才能生存下去。因此,血液把营养带入细胞,同时将废物带走。
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数目庞大的神经元组成。神经元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一般的,神经元由一个长的轴突和一个细胞体构成。
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外界信息刺激我们的感觉神经,并且传递到大脑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
注意的特点。
3、适应性:对特定信息习以为常,要引起注意需要加大剂量。引入一个概念:朝向反应。
当信息传到大脑时,我们的身体会作出“这是什么”的反应,我们称为朝向反应。
这种反应使我们的身体发生些变化:瞳孔扩大;呼吸的暂时停顿;流向头部的血液量增加。
适应性可以减少传向大脑的信息量。
每个人的适应性不同。一般的,创造力强的人适应性慢一些,即对这个刺激保持的兴趣要长久些。比如:叶子花例:刚来海南与现在的感受。
注意的种类。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比较一下购买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和购买房子在这三种注意上的差别。
注意的品质(特征)
1、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广度受刺激物的影响;注意的广度随着个体经验的积累而扩大。同时,个体的情绪对注意的广度也有影响,情绪越紧张,注意广度越小。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与之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影响稳定性的原因?注意的对象(单调、静止——复杂、变化)人的积极性(态度积极,有浓厚兴趣) 人的身体状况(失眠、疲劳、生病——健康)
3、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影响因素、;任务难度、练习、任务的相似性。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原来注意的强度: 新注意对象的特点。
影响注意的因素。
一)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刺激的强度越大,越易引起注意。
刺激物的对比关系:除了刺激物在强度上的对比关系外,还包括刺激物之间在形状、大小、颜色、持续时间以及活动和静止等方面的对比关系也是吸引注意的重要因素之一。
刺激的变化:活动的刺激比静止的刺激更易引起注意。
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差异越显著,越易引起注意。比如:拿着不同的玩具吸引小孩远不如拿着完全不同的东西吸引他。
变化的,不一致的刺激物更能引起人的主意。
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异的刺激比熟知的刺激更易引起注意。
二)人的因素。
个体的主观状态影响着注意:1、个体的需要和兴趣;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精神状态也可促进注意的产生、个体的意志努力、 动机、情绪。
三)环境因素:行为时的特定环境。
注意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人们对广告的反应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如何在广告中运用以吸引人的注意。
1、 广告要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就必须具有吸引力。
2、 广告主要是吸引人的无意注意。
3、 增加广告刺激的强度,比如:用大标题,明亮的色彩,响亮并富于立体感的声音,大屏幕显示等。
4、 增加广告的新奇性。
5、 利用物体的运动,变化来引起人们的注意。把实物纳入广告中。
6、 简洁。
7、 期待。即通过设置悬念来吸引受众。
广告如何集中人的注意力。
提高广告的注意仅仅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 广告的真正目的是传播信息和鼓励行动。
广告中的永恒三主题:婴儿,动物和美女。
从刺激物角度出发:
1、广告的内容要排列有序。 2、利用广告设计的指引作用。 3、广告设计突出产品。
医学上把感觉分为四类:
1)特殊感觉,包括视、听、味、嗅等感觉;(2)体表感觉,包括触压觉、温觉、冷觉、痛觉;(3)深部感觉,包括肌肉、肌健、关节等感觉及深部痛觉和深部压觉;(4)内脏感觉。
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传入神经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经验。
视觉系统这个过程的发生经历了三个过程:能量转换:将这种能量转换成神经冲动。
数据选择:第二个过程通常涉及集中注意感觉分析和数据编码:感觉编码是将一些重要特征转换为可以被大脑接受的神经信息。
感觉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感觉是天生的反应,而知觉有天生和后天学习的因素造成。
知觉的基本特征。
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性)。
知觉的组织性:人在知觉的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组织性)。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特性是由于注意的选择性引起的,在一定时间内,人并不感受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感受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忽略已经发生改变的感觉信息,而将物体知觉为相对稳定和不变的倾向。
记忆的相关理论。
1、加工水平理论。
即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加工水平。在最低水平上,是对刺激的物理特性的表浅处理;在最高水平上,是从刺激中抽取意义。
2、组织加工理论。
学习的时候,人们会自然的利用组织去学习。即会发生分类聚集现象。
激活扩散理论。
此理论认为:语义记忆由语义相关性组织起来。
语义相关性只是其中的一种,还有很多方式可以激活信息。
比如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②概念的不稳定性。概念具有情境依存性。和个人经历有关。比如:钢琴概念。钢琴很贵 ; 钢琴是**之母;钢琴师铁锨。
图式理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提出了几种图式理论。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存在着各种不同种类的图式。例如:动物的图式,鸟类的图式,动作图式(脚本)和空间图式(结构)。
脚本指的是存贮在记忆中的关于动作的预期顺序的知识。反复出现的事件的图式。比如: 游泳脚本(图式),打高尔夫脚本。
结构是指存贮的一般视觉场景。
图式理论存在的问题:
1、我们假设被试有图式或脚本。但是是否真的拥有很难得到直接的证据。
2、这一理论更多阐述了记忆中的错误与歪曲现象。这和现实相比,显得很多。
遗忘概念。是指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 -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 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叫临时性遗忘。
遗忘的影响因素:
时间因素的影响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记忆中的效应问题。
近因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较少。首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
相关遗忘的理论。
痕迹消退理论:
认为:遗忘可能产生的原因就是记忆痕迹随时间自发地消退,这是大脑操作过程的基本特征。
2)干扰理论:
该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
存在两种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是前面学习的项目对后面学习项目的抑制。
倒摄抑制是后面学习的项目对前面学习项目的抑制。
3)线索依赖性遗忘。
和痕迹消退理论相比,线索依赖性遗忘是信息仍然存在于记忆系统,就是不能被提取出来。
4)压抑理论。
此理论源于弗洛伊德提出的压抑理论。认为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了,记忆就能恢复。
距离知觉也称深度知觉,它使人们能够把二维的视网像解释为三维的世界,认识事物的真面貌。深度知觉是由一定线索引起的。深度知觉线索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刺激物的特性作为线索,另一方面则产生于视觉系统本身的特性。
第五讲动机理论。
一、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被认为是一个过程或一系列过程,它以某种方式引发、促进、保持并终止一连串导向目标的行为。
二、需要的含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这种不平衡包括生理的不平衡和心理的不平衡。
需要的满足总是指向外部客体。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需要的种类: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需要的层次:马**层次理论:1、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2、低级满足的基础上才有更高级需要;3、优势需要。
需要和动机:1、需要是动机的基础。2、需要引起的有机体自动化调节机制的情况下,需要不是行动的动机。3、当需要促使人们采取某种行动,并指向一定的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了动机。
二、简单动机的模型。
动机过程。一个目标除了具有满足需要的作用外,还具有某种**力,我们把这种作用称为诱因。
诱因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有机体因趋向或获得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有机体因逃离或回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
需要和刺激共同决定着内心紧张的程度,共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三、动机的分类:一种分法是: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
不是为了获得奖赏,也没有其他的功利性目的,这样的行为动机是内源性动机。有明显的外部驱动因素而引发的行为动机是外源性动机。另一种分法:
一)基本生物动机。
基本动机是为了维持生命的需要所必须满足的动机。
可以看出,基本动机是内在的,是生存所必需的。它们依赖特殊的生理系统。
二)寻求刺激的动机。
寻求刺激的动机是基于对刺激和信息的需要。包括:运动、旅游、探险等。
这些需要也属于内在需要,但不是生存所必需的。不依赖特殊的生理系统。
三)社会心理动机(第二性的动机)
这种动机来自于后天习得。比如:马**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交往的需要。
基本动机。一、体内平衡。
体内平衡是保持身体内部的稳定状态。人的体温、血压等都需要保持在一种正常的水平,否则人体会自动调节。
比如:夏天很热,你就会出汗,保持体温。困,就会睡觉。
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复习提纲
广告心理学复习提纲。一 简答题 1.广告心理学中所研究的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答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即人在心理活动中所具有的特征性现象。它是人们时刻都在产生着的,它存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心理现象被认为有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包括人的感觉 知觉 记忆 想象 ...
广告心理学复习
广告心理学 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述。一 名词解释。1.投射法 是心理学中一种内心研究方法。用来 消费者潜在的动机和情感。消费者接受一个可以用多种方式加以解释的模糊刺激,在其反应时会把自己通常隐藏起来的需要 期望 担忧清洁等投射到对这些客观刺激的街市上,调查者可以通过对这些反应的间接推测,了解其内心的深...
广告心理学复习
第二章消费者的心理倾向。1 兴趣 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对一些事物有很深的印象,并带来愉快的感觉和深入研究的愿望,而形成一种定向反射。2 兴趣的品质 广阔性 持久性 倾向性 效能性 集中性。价值观等级 第一级反应型,第二级部落型 依赖型 第 自我中心型 自私型 第四级固执型,第五级玩弄权术型,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