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心理学复习参考

发布 2022-10-15 08:10:28 阅读 2562

此复习资料只做参考,请同学们自己完善!

第一章 1、心理过程(第6页)

当客观刺激物,人的认识过程便由此开始了。它涉及到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活动。

在认识客观对象的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

人类的反映活动与动物界不同,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为此,就要提出目标,制定计划,并努力地付诸实践。这就表现出意志。

2、个性心理特征(第6页)

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点,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即个性心理差异。

第二章。1、注意过滤器说(第19页)

有机体有着许多彼此分离的神经通道。它们对于外界来的各种各样的刺激进行着筛选,即把无关紧要的信息过滤掉(或堵塞住),以免大脑负担过重,因为大脑的信息加工容量是有限的。

对于高度熟悉的信息,即便没有专注于它,也仍然可以得到部分的加工。

2、注意的意识水平(第22页)

注意的过滤作用是在不同意识水平上实现的。

最高意识水平上的注意,表现为积极主动寻求信息。中等意识水平上的注意,表现为从现有信息源中去视听信息。最低意识水平上的注意,表现为被动地或无需努力地接受信息。

前两者被统称为有意注意,后者被称为无意注意。

3、适应水平理论(第27页)

有机体对刺激的反应与适应的基础水平有关,或者说,对刺激作判断时会有一个参照点。该参照点受3个因素的制约:注意集中的焦点刺激、背景刺激和有机体的内部活动。

第三章。1、阈下知觉(与广告)(第38页)

刺激对感受器来说,有一个可觉水平,即极限水平或阈限水平。超过该水平是阈上刺激,低于该水平是阈下刺激。通常的广告是阈上刺激。

因为只有阈上刺激,人们才可能看见它或听见它。相反,对于阈下刺激人们觉察不到,却仍然会有反应。这种情形定义为阈下知觉。

2、知觉的选择性(第42页)

个体对一些对象或对象的某个(某些)属性知觉,而不对另一些对象及其部分属性知觉,叫做知觉的选择性。

1、知觉的超负荷。

外来刺激超出个体在正常情况下所能接受的能力时,一部分刺激就会受到心理上的排斥。

2、选择的感受性。

个体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或有兴趣的对象表现出较高的感受性(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3、知觉防御。

个体表现出对恐惧或感到威胁的刺激倾向于回避、阻滞或反应缓慢。

3、知觉的恒常性(第56页)

在照度、距离和位置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对物体的知觉仍旧保持不变的趋势。知觉的这种不变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1、大小恒常性。

2、明度恒常性。

3、颜色恒常性。

第五章 1、创造性想象(如何利用)(第84页)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称作创造想象。创造想象的形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如何创造新形象呢?

1)利用原型启发,创造新形象;

2)把有关各个成分联合成为完整的新形象;

3)把不同对象中部分形象黏合成新形象;

4)突出对象的某种性质或它与其他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创造出新形象。

5)此外,在广告画面的构思中,虽非形象的创造、却有积极意义的表现手法是画面上的留空,叫留白。

2、联觉(第90页)

联觉是由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3、联想律(第92页)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种观念的发生必然伴随另一种与它类似的或相反的或接近的观念的发生。这种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接近、对比、类似和因果的观念的联系,被称为四大联想律。

1)接近律。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

2)对比律。在性质或特点上相反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

3)类似律。在形貌和内涵上相似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

4)因果律。在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容易发生联想。

4、认知策略(第98页)

认知是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结,又称认识。它包括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在这种心理现象中,一些与广告活动联系密切的规律和特点得到了运用,成为所述的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的运用:

1)组织策略。可以看做统领的策略。

组块策略:将零散的构件组成有意义的单元。

高级统领者策略:突出重点,统领各部,构成一个完整创意。

类比策略:从某个客体的特性,形象地说明另一个客体的特性。

境联策略:通过背景烘托广告对象(主要信息)的策略。

2)视觉策略。旨在加强对广告认知的微观策略。

对比策略:通过比较使用和没有使用特定商品或劳务,突出改善后的效果。

镶嵌策略:将品牌名称镶嵌到该商品中,或者把该商品镶嵌到文字里。

转换策略:把文字(或外文字母)变换成相关的图形,以达到生动地表达文字信息的目的。

特征展露策略:把商品的特色突出出来。

5、认知失谐策略(第101页)

认知失谐,就是认知“反常态”。当熟悉的事物、经验和知识突然以一种反常的方式出现时,业已形成的思维定势就会被破坏,出现认知失谐现象。

常用手法:反时空、反比例、情节反常、倒置手法等。

第七章。1、需要层次理论(第131页)(因为简单,无需赘述)。

2、理性诉求(第125页)

广告的理性诉求是基于商品的功能和特性的一种诉求。

商品功能是针对购买者新追求的利益。商品的特性或属性体现在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上。前者包括名称、质量、式样、外观、包装等;后者有送货和信贷、安装、售后服务、保证等。

理性诉求含有产品事实性的信息线索。

第八章。1、情绪三因素学说(第143页)

情绪的产生是外界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知过程三者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认知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第十一章。1、个体消费行为受哪些影响?(目录、第193页—第205页)

环境因素:文化、参照群体、家庭等。

主观(内在)因素。

2、亚文化(百科)

又称小文化、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而这些价值观是散布在种种主导文化之间的。

3、家庭生命周期(第202页)

1)单身阶段。刚刚独立出来而又没有结婚的时期。

2)新婚阶段。从结婚到生第一个孩子的阶段。

3)满巢期。从生第一个孩子起到子女独立生活之前。

4)空巢期。子女已经独立生活,家庭建设基本完成,老年夫妻阶段。

5)分解阶段。从丧失配偶以后开始。

广告心理学复习参考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为了解释 和调控人类行为。2.1903年,斯科特,广告原理 该书的问世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3.广告心理学与消费心理学 相同点 都将消费者作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关于消费者动机的研究。不同点 广告心理学研究的一些问题,消费心理学并不关心。消费心理学...

广告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复习提纲

广告心理学复习提纲。一 简答题 1.广告心理学中所研究的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答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即人在心理活动中所具有的特征性现象。它是人们时刻都在产生着的,它存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心理现象被认为有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包括人的感觉 知觉 记忆 想象 ...

广告心理学复习

10个单选论述两个判断10个简答3个。考察范围 心理的生理学基础 page10 概念特点 两个 无意 有意注意品质特征转移影响注意因素功能广告如何吸引人的注意 记忆的相关理论激活扩散理论图式理论遗忘感知觉 定义阶段过程 书上 知觉系统 定义 原则 特性 深度知觉 动机 需要 诱因分类 体内平衡 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