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末复习。
一、 名词解释。
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它是以正常**心理活动为对象,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阐明心理现象中各种最基本的事实与最一般的问题,探索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现最早的学科,它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规律。它包括教学心理学、德育心理学、教师心理学等。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改革、人才的培养及选拔。
课堂管理:又称教室管理、教室经营,是指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一切处理方式,包括消极地避免学生违规行为的发生与积极地培养学生遵守团体规范的习惯,借以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知力和震撼力。实质上是反映了一种师生关系,它是通过教师的人格、能力、学识及教育艺术在学生心理上引起的信服而又尊敬甚至崇拜的态度。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它影响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性格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迁移: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之影响,其可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效果、顺向与逆向方向、横向与纵向水平、一般和特殊内容。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的行为、决策和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智力包括抽象推理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记忆三个步骤:编码、保持和提取。
心理学研究原则:客观性、实践性、发展性、系统性、教育性和伦理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和描述研究方法(其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
2024年,德国冯特---标志心理学的诞生注意的特征:选择性和集中性。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颜色感觉三属性: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声波物理性质:频率、振幅和波形感觉阔限与感受性大小成反比。
感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注意的迁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者从一个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信息加工: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认知操作
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根据凭借的中介不同分为直觉动作、具体形象和抽象逻辑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包括认识学习、情感学习和动作技能,苏泊尔认为学习方式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1、教师应注意的基本感知规律。
对比律:为了使知觉对象迅速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要尽量使被感知的对象与其背景具有明显的差别,以增强对比感。②组合律:
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的事情,容易一个整体而被人们感知。③协同律:充分利用各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以提高感知的效果。
④理解律:为了使学生达成对直观教学所提供的感性材料的理解,教师应注意运用知觉的理解性规律。
2、如何应用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
1)无意注意规律的运用:①优化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②讲究教学方法,引起有意的无意注意;③考虑学生的主观状态。
2)有意注意规律的运用:①明确学习的目的;②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③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④合理组织活动。
3)有意后注意规律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应交替使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组织规律教学,一方面,应明确叫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另一方面有要注意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的有意注意转化为有意后注意,进而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组织严密、系统连贯的有机整体。
3、如何防止遗忘。
复习是防止遗忘的最有效的办法。但复习效果的好坏并不机械地决定于复习的次数,而是取决于复习的正确组织。有效的复习应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及时复习②分布复习 (2)恰当地安排复习材料:①复习要适量 ②要防止复习材料间的干扰,类似的材料不要安排在一起复习。(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4、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发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创造性思维主要包括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②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能力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5创造力的六个部分。
吉尔福把创造力分解为六个成分:
敏感性:容易发现新事物,接受新问题;②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③灵活性:
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能及时改变方向和进行自由联想;④独创性:产生新的非法思想的能力;⑤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⑥洞察性:
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的含义、特性或多样性,能进行意义的变换。
6华莱士的创造过程。
关于创造过程的研究,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的四阶段最具代表性。他认为无论科学发明或艺术创造,大体都经历以下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2)酝酿阶段3)豁朗阶段4)验证阶段。
7、韦纳归因理论的教育意义。
1)根据学生对自己学业失败的归因方式可以**他以后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2)学生对学业成败的自我归因虽不一定正确,却透露了教育者所需要的重要信息。(3)长期的消极归因倾向影响学生的人格成长(4)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
8、培养学习动机的措施。
1)促进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2)通过满足基本需要引导学生追求成长需要(3)从学业成败的经历中学会合理归因(4)利用教师正确的反馈信息激发学习动机。
9、国内心理健康的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于与他人相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和谐(7)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10、有效情绪管理中的宣泄法有哪些?
1)痛哭(2)倾诉(3)写日记(4)运动。
三、论述题。
1、课堂行为问题处理。
答:课堂问题行为时指在课堂中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会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和学习,而且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问题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外向性的攻击型问题行为,包括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严重的还有逃学、欺骗和偷窃行为;二是内向性的退缩型问题行为,包括过度的沉默寡言、胆怯退缩、孤僻离群,或者烦躁不安、过度焦虑等。
课堂里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以及家庭、社会方面的原因。学生方面的原因:(1)寻求注意与地位;(2)挫折与紧张的发泄;
教师方面的原因:(1)要求不当;(2)滥用惩罚;(3)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1)行为矫正 ①确定需要矫正的目标行为;②制定目标行为的基线③选择适当的强化物行为矫正的基本原则是以强化物为手段强化学生的正当行为,强化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选用物质强化,也可用精神强化,但不鼓励采用惩罚手段来抑制学生的违规行为。如果学生违规行为较严重,实施有限度的惩罚是必要的,但必须注意:
不使用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的规则或规定在行为发生之前就制定好;惩罚应尽可能及时,而且惩罚之后又立即出现奖励;惩罚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白其行为的严重性;应避免在盛怒之下惩罚学生;惩罚学生应对事不对人等 ④按基线比较目标行为改进状况。
2)人本主义的处理方法 ①确定问题的不同性质;②采用积极聆听策略处理学生问题;③采用“听我说”策略处理教师问题;④采用双赢策略处理师生共有的问题。
2、教师心理品质。
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认知能力和人格特征两方面。一个合格的教师,除了应具备正常的智力水平和丰富的知识之外,更重要的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素质:(1)组织能力,包括语言组织能力、教材组织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
(2)教学反思能力,即老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3)教学监控能力;(4)教学效能感
教师人格特征是影响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人格特征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人格特征会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积极的人格特征,如责任心,宽容,同感;情绪的安全感与自信;教师期待等。
心理学复习
发展心理学 复习大纲。题型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1.埃里克森的8个心理发展阶段 p38 第一阶段 婴儿期,出生到2岁阶段。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 儿童期,2 4岁。本阶段主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 学...
心理学复习
企业进行工作分析的目的 我们总是认为企业应该有一个组织结构图,因为它可以告诉员工什么是他的工作,以及工作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组织结构图虽然作用很大,但它不可能告诉我们有关组织的一切事情。许多企业没有组织结构图,仍然经营的相当成功,而一些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十分完善,但在经营上却是失败的。因此作为管理者不能...
心理学复习
考试题型及分值。一 单选题 10 1分 10分 二 判断题 10 1分 10分 三 名词解释 4 3分 12分 四 简答题 4 6分 24分 五 论述题 2 10分 20分 六 案例分析题 2 12分 24分 第一编总论。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什么是心理现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