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

发布 2022-01-11 16:15:28 阅读 2887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

教学目标】1.理解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2. 掌握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3.了解教育的历史形态。

4.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5.了解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6.正确理解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难点是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关系。

第一节教育概述。

什么是教育”?是学习教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和范畴。

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教育”这个词并不陌生:

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我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就是因为从小没有受到多少教育。”

我从这部电影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思考:你认为什么是教育?

古罗马学者奥古斯丁发表的关于时间的感慨:“如果不问我时间是什么,我大概还知道时间是什么,一旦问起我时间是什么,我倒不知道时间是什么了。”

正确把握教育的概念:

一)从教育产生、发展变化的运动过程来理解(教育的起源)

二)从人们对教育的认识的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来理解(教育的历史发展)

三)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的要素、本质)

一、 教育的本质。

二、 教育的基本要素。

三、 教育的历史发展。

1)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如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 “我从这部电影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2)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 “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3)作为一种制度的教育。“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

一、 教育的本质。

1.教育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

宗教持有者的观点。

认为教育是由神创造的。

——最古老的观点,是非科学的,错误的。

生物起源说”

法)勒图尔诺,(英)沛西·能。

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和冲动。

勒图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中指出,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超越于人类社会范围之外,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前,教育就早已在动物界存在,甚至设想昆虫界也有教师和学生。人类社会的教育只是对动物界的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其本质无异。

沛西·能在2024年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发表《人民的教育》演说:“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即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生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思考: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人和动物所共有的生存活动?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活动。

动物是一种生物本能。

动物没有语言,不能将个体经验“类”化。

动物“教育”的结果是使小动物适应环境。

人类的教育具有社会性和目的性。

人类通过语言及其其它形式将个体经验转变为“类”经验。

人类教育重在改造环境、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发展。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的学说,是较早将此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由神话解释走向科学。但是没有区别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不能区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这种观点把模仿作为教育的途径之一,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从而把有意识的和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排除在教育之外,这就走向极端了。

——“心理起源说”认识到人类和动物有差异,但是没有回答人的教育和动物的“教育”区别在哪儿。

恩格斯:劳动。

是整个人类生。

活的第一个基。

本条件,劳动。

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是教育产。

生的基础。劳动起源说。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科学地论证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在20世纪40-50年代,前苏联教育理论界展开了对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批判,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这种教育起源论,曾经被当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教育起源问题的正确结论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

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年长者向年幼者传授生产技能、生活知识:供奉神祗、宗教仪式、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

台湾成年礼:在高山族中,成年礼只属于男性。在他们看来,成年是步入一生最辉煌的转折点,意味着成熟、独立和承担社会责任。

各族群都非常重视成年礼仪,虽然仪式繁简不同,但都以崇尚勇武奋进为宗旨,鼓励青年人磨练成材。

这种观点认识到了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它克服了教育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在教育社会属性上的认识缺陷,承认“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的观点,看到了社会性是教育起源的关键问题。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2.学校的产生。

学校产生基础:生产力发展,出现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和机构。

学校产生: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古埃及,公元前 2024年左右(苏美尔的泥版书屋公元前 2024年)

欧洲——古希腊的雅典,约公元前8到7世纪。

中国——商周时代,公元前1000多年。

中国最早的学校:庠。

产生于禹瞬时代。庠者,米廪也。

米廪,有禹瞬之庠也。”—礼记·明堂记》

庠,从广羊声,即食羊者居所。”—说文解字》

庠者,养也。”—孟子·滕文公上》

储存谷物的场所,发展为养老场所,并担负起教育的责任,以及起到社会顾问的作用。

氏族公社末期:国老和庶老,上庠和下庠——教育等级化。

商周时,已有庠、序、学、瞽宗几种教育机构,内容为学习祭祀的礼乐和习射练武。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社会性。历史性和时代性。

阶级性。生产性。

3.教育的词源考察。

中国:近代以前,“教”和“育”是分开的,论及教育用“学”、“教”;

修道之谓教——《中庸》

以善先者谓之教——《荀子》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许慎《说文解字》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清朝**为摆脱民族危机,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翻译日文教育书籍,逐步出现了“ 教育”、‘教育学”;**初正式改为“教育”

西方:education**于拉丁文educare,意为引导,导出。

教育是生活的准备——斯宾塞。

教育就是要使心灵转向善,转向真理,去认识理念世界,使心灵排除现实世界纷繁莫测的干扰,使心灵纯化。——理想国》

教育是人的经验的改造——杜威。

教育是对人的一切天赋或力量的和谐发展的一种促进——裴斯泰洛齐。

4.教育的本质。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定义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教育是与人有关的,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属性。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活动的目的性。

教育活动的实践性:无为教育。

教育活动的双边性。

教育活动的多功能性。

5.教育的概念。

多种概念: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增强人们的体质的活动。《中国教育百科全书 》

教育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教育大辞典》

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和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和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美利坚百科全书》

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本教材定义:

广义: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 p3-4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关于教育要素问题的讨论。

三要素说:教师、学生、教材。

三要素说:人员、信息、物质。

四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五要素说:教师、学生、教材、工具、方法。

六要素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工具、时间、空间。

1.教育者。

——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学高为师”:父母、长辈、工厂师傅。

学校教育:教师。

学校教师:有明确目的,理解他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任务。“引导、规范、促进”

特征:主体性。

目的性。社会性。

2. 学习者(受教育者)

——在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包括青少年学生和各种成年人学生。

学生就是学生活的知识,学生存的技能,学生命的意义。——高震东。

特征。a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

b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背景,由此形成不同的学习兴趣、能力和性格。

c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困难和问题,需要的帮助也不同。

d 不同的人不同的学习行为反思能力和管理意识,并由此影响其学习效率和质量。

3.教育影响中介系统(教育中介系统、教育媒介、教育措施)——教育活动中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

涵盖内容:1)教育活动的内容: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各种信息载体;教师本身的素质;教育环境。

2)教育活动方式:包括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讲、演、练的方法;在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条件。

特征: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教育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实践活动系统。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展开,受教育者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没有教育影响和教育资料,教育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也不能实现。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各个要素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

思考:1.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

2.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措施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

1)两种观点:

传统教育派(以赫尔巴特为代表):只承认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只是接受教育,被认识和塑造的对象,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学校教育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要绝对地服从教师。

即所谓的“教师中心论”。

进步教育派(以杜威为代表):猛烈批评传统教育对儿童的忽视,认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儿童本身,儿童是教育的中心。即所谓的“儿童中心论”。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复习

一 教育学概述。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 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复习资料。一 教育的概念 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本质属性 是传承文化 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教育 一词最早出现在 孟子。尽心上 包括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 继承性。教育起源 生物 最早 心理...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二 名词解释 4 4 1 教育制度p47 教育制度是对组成教育系统的各要素进行调节,保证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规范系统和机构体系。2 学校教育制度p50 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组织 主要指学校 的总体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 任务 入学条件 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