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

发布 2022-01-11 16:05:28 阅读 2117

一、名词解释。

教育起源:力拓尔诺的生物起源学说;孟禄的心理起源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起源说。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独特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目的性;系统性;专门性;稳定性。

学校出现的条件: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

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成为可能; 国家机器的产生。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教育与生产实践脱离;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实施体罚式管理模式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逐步走向结合;学校教育的普及性;学校教育制度日趋完。

善;创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行班级授课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内容逐渐科学化。

古希腊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教育产婆术柏拉图——哲学王亚里士多德——博雅教育。

古罗马著名演说家、教育理论家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 约35—95)被公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教育理论家。他的《雄辩术原理》也成为西方第一部系统阐述教育理论的著作。

夸美纽斯,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于2024年发表了《大教学论》,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

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标志着教育学理论的产生,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

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于2024年发表《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

独立学科的诞生,是近代教育理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奠基之作。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新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对立——杜威和赫尔巴特的相对立的“三中心”

赫:教材教师课堂。

杜:经验儿童活动。

家庭教育: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社会结构中所进行的教育。包括有意识的知识传授、道德教育(做人)和家庭生活氛围的陶冶(**或民主)特征:启蒙性;随机性;经验性;个别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5.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所谓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大体上说,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

裴斯泰洛齐:“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所谓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大体上说,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合作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复杂性。

素质教育的原则基础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主体性原则。

3. 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信念:1教育的信念2专业发展的信念。

教师的职业人格:1职业伦理2人格品质。

教师的职业能力结构:1基础能力2职业能力3拓展能力。

教师职业知识结构:1学科知识2通识文化知识3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知识4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

6道德。1)道德是社会以善恶评价方式、依靠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以及社会**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

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1. 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

2. 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

3. 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

4. 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三)德育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功能

1.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培养合格公民

2.传播和倡导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意识、观念和**

道德是一生不断修行之事,它像是一面镜子,不但照自己,也照别人。

20、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27、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8、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地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29、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2.1 备课2.2 上课2.3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2.4 课外辅导2.5 考查与考试。

2.教学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相结合原则;

理解性与巩固性相结合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实教相结合原则。

*班级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发展个性。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性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决定教育的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

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教育能够制造政治上的**和思潮。

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性质。

政治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即不能违背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更不能以政治代教育。

教育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教育不可能直接摧毁旧政权、改变社会制度。

教育与经济::教育投资置于优先地位:在不影响人民温饱的前提下,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超过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2 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培养人。

教育对经济的发展的巨大作用教育周期较长。

人口的涵义。

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质量与结构的人的总体。

2.1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

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质量。

教育程度提高改变人们的传统生育观和家庭观。

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

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

人口质量身体素质文化修养道德水平。

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直接影响:入学者已有的水平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间接影响:年长的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教育质量

3.3 教育对人口质量的作用。

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手段。

教育通过培养年轻一代提高人口质量

教育通过培养成年人提高人口质量。

4.1 人口结构的涵义。

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自然结构指人口的年龄、性别等;社会结构指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

4.2 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年龄、性别、阶级、文化、职业、地域、民族)

4.3 教育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合理化:指人口结构有利于社会生产和各方面的发展。

a、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

b、教育可以促进人口地域分布向合理的方向流动。

人的发展是个体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连续不断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指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方面。

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

互补性。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1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二。社会因素是人的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与教育。

环境决定论把人看成是环境的被动产物,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可以改造环境、超越环境。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是一种特殊环境。对青少年的发展来说,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规定了个体身心发展的方向,对个体的发展起作引导作用;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身心发展的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三主体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主观能动性这个因素不是人一出生就有的,是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但主观能动性一旦产生就成为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形成:

个体现有的发展水平。

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

5、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意义。

1、国家层面上,它标志着公民素养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

2、从学校教育层面上,它标志着素质教育的落实有了根本依托。

3、从教材层面上,它标志着教科书走向多元化有了可能。

4、从教师教学层面上,它标志着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

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目标之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复习

一 教育学概述。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 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复习资料。一 教育的概念 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本质属性 是传承文化 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教育 一词最早出现在 孟子。尽心上 包括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 继承性。教育起源 生物 最早 心理...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二 名词解释 4 4 1 教育制度p47 教育制度是对组成教育系统的各要素进行调节,保证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规范系统和机构体系。2 学校教育制度p50 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组织 主要指学校 的总体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 任务 入学条件 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