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起源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生存本能活动,利托尔诺(法)、沛西·能(英)。缺点:否定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因此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反科学的;
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的无意识模仿,孟禄(美)。缺点:夸大了模仿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否定了教育的意识性和目的性,因此不科学。
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前苏联)。缺点:
孤立的从恩格斯“劳动创造人类本身”这句话推演,因此是不完善的。
需要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的逻辑延伸,包括三种有区别的主张:生产劳动需要说、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说、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发展需要说。(我国学者提出)
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教育活动尚未独立,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
教育水平低下。
教育具有全民性和平等性。
3、农业社会教育的特征:
产生专业的教育机构:学校。
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学校教育体系: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教育对象不断扩大,民主化程度有所提高。
教育手段、方法和组织形式得到极大的改进。
5、学校教育的特点:
从教育的目的来看,学校的主要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统治者或维护者,对劳动人民进行伦理道德、政治、宗教的教化。
从教育的内容来看,学校主要是传授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宗教教义、治人之术等。
从教育的方法来看,强调师道尊严,教育教学过程成为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
从教育的组织形式来看,以个别教育为主,班级教育有所发展。
6、古今中外教育家、思想家对“教育”的解说:
子思《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荀况《荀子·修身》,“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学记》,“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
柏拉图: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进行的训练。
夸美纽斯: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7、教育的定义:
广义: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制度化的、专门性的实践活动。
8、教育的本质:
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意识的通过文化传承的活动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使其生成与其的经验并最终达到社会化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9、现代教育的特征:
教育的经济发展功能日益凸显,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全民教育思想深入人心。
教育时空极度延伸,终身教育思潮席卷全球。
教育事业跨越国界,注重国际理解。
教育目的多元整合,注重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课程改革步伐加快,教育内容不断更新。
教育技术发展迅速,教育方式和手段丰富多样。
10、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了解事实和规律,增强从事教育工作者的信心。
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提升育人智慧,为创造性的展开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11、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原则。
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主义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
零散记忆知识点:
1、学校教育正式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在中国,在夏朝就已有“序”、“校”等固定的教育机构,到了商、周时期,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学校设施。
2、三纲五常:君臣为纲、父子为纲、夫妻为纲;仁义理智信。
3、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4、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5、西欧“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天文、几何、**。
6、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7、最早将“教育”二字连用的是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8、我国最早一本教育刊物是由罗振玉、王国维创办的《教育世界》。
9、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实施形式。
10、从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开始,教育学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024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中,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
2024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出版,该书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2024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出版,他提出的教学四阶段是: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被他的后继者发展为五个阶段:
预备、提示、联系、总结、运用,这是教育史上有名的“五段教学法”。
杜威(美)提出四个响亮的教育命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及社会。并论述了“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主义课程观,形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
他是“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
第二章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性的教育学意义: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把教育作为一种对人的洗染和熏陶,他非常注重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但把人分为上中下三等是不科学的,却从人性的角度强调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性善论:孟子首倡人性本善,他认为人性应该是“仁义礼智”之类的道德属性,宋代儒学家程颢、程颐、朱熹、弗洛姆(美)等均肯定性善论。性善论强调教育必须顺乎自然,遵从人的本性,发挥人的内在潜能,使每个人在此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性恶论:荀子认为“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从人的胜利需要和反应出发,认为性恶是天生的。
性恶论强调教育的必然性,主张用严格的规制、管束来约束人性的“恶端”,并对其进行矫正、改造与控制,以此形成对社会有益的行为习惯,使人高于动物,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睦。霍布斯。
有善有恶论:董仲舒,认为教育应该起到扬善除恶的作用。
无善无恶论:人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善恶的根源是在于外界的影响,从而强调了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2、人的本质与教育:
人的自然性表明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要求教育要尊重人的身心发展个体差异性,要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
人天生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要求教育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按照社会要求对人的素质要求来培养学生。
3、人的发展规律与教育:
阶段性与顺序性:要求教学要循序渐进,反对拔苗助长。
全面性和差异性:要求教育要班级授课,因材施教,反对一锅煮。
稳定性和可变性:要求教育要从实际出发,难度适当。
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及时施教,反对并行推进。
4、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遗传因素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和个别性;遗传因素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环境:教育。
主体性。5、教育的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
教育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整合利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控制妨碍学生的成长因素;
教育能够为学生设计系统的教育影响,全面的深刻的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防止自发的,偶然的,片断的因素影响而导致学生不能够全面发展;
教育能够使学生得到学校和教师的科学指导,从未更有效的,科学的促进自身发展,尽可能的开发自身的发展潜能;
教育还能够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学生根据自身的身心特点选择教育影响,利用自己的特长为社会服务。
6、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教育全面系统的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培养了人的劳动能力和其他能力、兴趣、爱好。
现代教育能够促进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形成。
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紧密结合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能够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能力得到普遍的提升。
名词解释:1、教育功能: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作用。
2、人的现代化:人在心理、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都从比较传统的一段逐渐转变到现代化的一段,是一种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变化的动态过程,是传统人想现代人的转化过程。
3、现代化教育的目标:实现现代教育的普及化、国际化、信息化、多样化、终身化。
4、圣西门提出全面发展的概念,博立业更为具体的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5、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个人和社会全体成员以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精神、道德、情感等各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6、人的个性发展使人的自主性发展、能动性发展、独特性发展、创造性发展。
第三章现代教育与社会发展。
1.现代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对现代教育制约作用的表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标和培养规格;社会生产力据顶教育发展的规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
、教育对经济的作用: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主要手段;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发展、创造科学技术的重要阵地。
、与经济发展的理论:人力资本论、筛选理论。
2.现代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对现代教育制约作用的表现: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育对政治的作用:传播一定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法律法规,促使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以维系社会政治的稳定;根据社会的政治需要,培养符合一定阶级需要的政治管理人才;制造和传播政治上的**和热潮,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
3.现代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传统对现代教育的制约:文化传统中的价值取向对教育的较直观具有重要影响;文化传统对教育内容具有重要影响;校园文化对学校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教育可以传播、交流文化;教育对文化的创造和更新作用。
4.现代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为适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类无限发展的需要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矛盾日益尖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复习
一 教育学概述。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 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复习资料。一 教育的概念 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本质属性 是传承文化 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教育 一词最早出现在 孟子。尽心上 包括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 继承性。教育起源 生物 最早 心理...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二 名词解释 4 4 1 教育制度p47 教育制度是对组成教育系统的各要素进行调节,保证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规范系统和机构体系。2 学校教育制度p50 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组织 主要指学校 的总体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 任务 入学条件 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