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发布 2021-11-11 14:36:28 阅读 7206

· 五年级数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29页例1例2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学会应用。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几何知识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立体几何图形,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而且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形体观念。对以后学习立体图形打好基础。

在知识技能方面:使学生认识长方体并掌握其特征。

在过程方法方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及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在情感态度方面: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体会“实践第一”的观点,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年级的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知识技能:1、初步感知长方体实物,能够举出生活中的长方体的例子。

2、通过动手理解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3、能够辨别并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过程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演示、想像来理解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情感态度: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自己动手、自己观察、自己发现,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动手能力。

方式:平时的观察、了解。

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作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更广更宽的操作、思维的空间,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做一做等实践活动,逐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使学生成为认识活动的主人。本课的设计充分发挥多**辅助教学功能,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多**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

一、激趣引入。

1、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

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

3、师: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电脑抽象出长方体的图)

师: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二、**新知。

一)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

师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

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

4、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长方体特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

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在数学书中的**里。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在数棱的数目时,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

2)学生介绍长方体面及棱的特征后教师分别再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3)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拿出学具按照**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拿出学具动手插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想想应该选用哪些小棒,怎样插比较快,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

2)师:在制作中你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

2、认识长、宽、高。

1)师: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出示教具),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

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怎样求总棱长?

2)师: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认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的长、宽、高。

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三、练习巩固。

1、深化理解长、宽、高。

拿出自己做的长方体,摆放好位置后,量出它的长、宽、高。(汇报后板书)

小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都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因此由于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大家量的长、宽、高的长度也不同,但是长、宽、高的和是不变的。

2、书练习五第一题。(略)(如有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让学生拿出实物如图中那样摆放后再回答)

3、判断。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教学过程流程图:

四、教师小结。

五、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七、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内容及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给出评价反馈,课后教师会经常对学生知识运用情况作出评价,给出建议。

课结束时,教师对本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并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和解答情况进行反馈;学生在课件评价表中进行自我评价,互相交流学习感受。

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

学习参与情况:积极参加小组活动,注意吸取其他同学解答问题的正确方法,找出同学解答中的错误。

结果比较:对讨论结果进行比较,对**过程**现的多种情况作出正确判断。

知识应用:能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并在生活中应用长方体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方法:对其他类似性质的教学内容,能够迁移学法。

2)学生自评表:

知识评价:我知道了什么是长方体。□

我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

我能认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能力评价:和自己比,这节课我能拿个“ ”

3)学生课后调查表。

姓名性别___学校班级___

请根据今天这节课课堂上的情况,实事求是地回答以下问题。

1.我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同意 ②不知道 ③不同意。

2.我注意吸取其他同学问题回答中的优点,找出同学问题回答中的错误。

同意 ②不知道 ③不同意。

3.我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自己学到了数学知识。

同意 ②不知道 ③不同意。

4.我发表的意见被老师和同学接受了。

同意 ②不知道 ③不同意。

5.我在自己解决数学问题时,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或计算机寻求帮助。

同意 ②不知道 ③不同意。

6.我会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同意 ②不知道 ③不同意。

7.根据遇到的数学问题,我会选择不同的方法解决。

同意 ②不知道 ③不同意。

8.我已经学会今天课上的内容了。

同意 ②不知道 ③不同意。

9.我知道今天学的数学知识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我会用这些知识。

同意 ②不知道 ③不同意。

10.今天在网络教室上数学课,我的兴趣很高。

同意 ②不知道 ③不同意。

11.我觉得今天的数学课上我学得很好,我相信我能学好数学。

同意 ②不知道 ③不同意。

12.在网络教室上课,我容易走神,不听老师讲,做小动作。

同意 ②不知道 ③不同意。

13.我喜欢在网络教室上数学课,希望老师经常让我们上这样的课。

同意 ②不知道 ③不同意。

14.我能把今天学的数学知识讲给家长或小伙伴听。

同意 ②不知道 ③不同意。

15.我能说出今天所学的内容都可以用来解决哪些生活问题。

同意 ②不知道 ③不同意。

八、帮助和总结。

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想一想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的特征,同时是学生的空间观念有所增强,但是有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跟平时对学生的训练有关,也跟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向有关,以后会在这一方面多加考虑。不管怎样,这一节课还是有所收获的,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进步更快。

自我评分:92分。

平面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 平面设计类教案。平面构成 教学大纲。一 课程性质。平面构成是在二维平面内,按照一定法则组构既有形态,从而创造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平面构成课程体系建立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研究与实践相融会的基础上,它与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平行互补,形成一门相对独立完整的构成体系。一切造型活动都必须从平面入手...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科目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第二章第六节的任务2,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具有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图形绘制和处理的能力。信息技术1课时。windows xp附件程序及应用班级授课人 汽修一年级三班兰州电教中心韩飞翔。学习者特征...

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人教版,1课时。五年级下册课本第60 62页,练习十一部分习题。分数的意义是一个不容易理解的概念,整套教材在处理上是采用分阶段逐步渗透的办法来解决,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借助操作 直观,对分数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初步认识了分数 基本是真分数 知道了分数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