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导学案

发布 2021-08-12 07:14:28 阅读 9095

导学案。

课题 :端午日。

学习目标】1、了解当地端午节的习俗以及传统文化的价值。

2、感受赛龙舟的精彩,学习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及虚实结合的场面描写的方法。(重难点)

3、感受龙舟竞赛中体现的合作争先、奋发向上的精神。

【预习案】自学导航】

1. 沈从文(1902——1988),原名 ,苗族,湖南凤凰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创作中影响较大的是乡土**,主要表现土兵、船夫和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富有人情美和风俗美。

代表作有**集长河》,散文集等。

2.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又名端。

五、重五、端阳、中天等。

预习测试题:

1.扫清字词。

.注音。蘸( )酒茶峒洞穴( )

老鹳( )河呐( )喊泅( )水。

. 多音字组词。

数:sh擂 léi好:hào( )

shlèihǎo (

shu. 形近字注音组词。

戍戌戊戍点,戌横,戊中空)

2、走进文本。

1)概括一下本文介绍了端午日的哪些民俗风情。

2)当地人对赛龙舟重视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这对下文写赛龙舟的热烈场面有何作用?

**案】 (没有完美的个人,但齐心协力,勇于展示,我们就是完美的团队)

**一】 1. 阅读第一节“把饭吃过后”到最后,思考:龙舟赛到起点和终点;龙舟的外形特点;参赛人员的分工;龙舟竞赛的场面描写。(从文中画相应的语句。)

2. 具体谈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龙舟赛的精彩场面的。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桨手---

带头的---

锣鼓手---

3.这些词语对表现赛龙舟的场面有什么作用?

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准确而生动的动词运用,写出了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特有的动作,表现了赛舟场面的热烈,表现出比赛场面的紧张、激烈,突出了的拼搏精神。

**二】1.除了直接描写船手们,作者还从什么方面突出这龙舟赛的紧张与激烈?

2.作者为什么说赛龙舟“使人想起**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这样写是什么?

检测案】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茶峒(tóng) 洞穴(xuè) 熟人(shú) 调理(diào)

b.竞赛(jìng) 缠裹(chán) 额角(é)码头(mǎ)

c.桨手(jiǎng) 结实(jié) 一律(lù) 呐喊(nèi)

d.长颈(jìng) 泅水(qiū) 擂鼓(lèi) 蘸酒(zhàn)

2.给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 (结实/粗大)、手脚 (伶俐/麻利)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 (即刻/立即)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纯粹)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 (调整/调理)下桨节拍。

训练案】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的“巩固、积累、运用”。

教(学)后反思】

本文总体按照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描写湘西人民欢庆端午节的场面。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乐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端午日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通读课文,了解湘西端午习俗,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2 欣赏品味赛龙船场面描写的精彩以及作者生动精炼的语言。3 学习课文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4 明白 力量从团结中来 这一道理,培养团结合作精神。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 课前准备 1 搜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2 了解...

《端午日》导学案

端午日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思路,培养概括能力。2.分析赛龙船的精彩的场面描写。3.关注民俗文化,感受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激励争先 合作的意识。学习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了解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学习难点 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及虚实结合的方法写好一个场面。课前预习。走进作者 沈从文,...

《端午日》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课型 讲读课课时 1 学习目标 1 理清课文思路,培养概括能力。2 分析赛龙船的精彩的场面描写。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选材方法。3 关注民俗文化,感受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激励争先 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 1 精彩的场面描写。2 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教学难点 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