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笔记

发布 2021-05-12 07:31:28 阅读 5783

孙思邈。1)养性:养成良好的习性,维护经气,增强体质,以却疾延年1)抑情节欲。

2)常欲小劳和按摩、导引3)依时摄养。

4)内视、调气:心冷病,气呼出;心热病,气吹出;肺病嘘出;肝病呵出;脾病唏出;肾病呬出。

5)食宜、食养和食疗:食不宜杂,食宜清淡,食宜半饱,食宜安全;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

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

6)服食、服水:根据季节服用,因人而施,先去病邪,在补养之先,首先考虑除积,化瘀祛虫;先服草药,再服木药,最后石药。

7)养老:避六淫之邪,免七情所伤,脑力方面,不应“大用意”,体力上,不可“强用气力”,“非其务勿行”,注意饮食宜忌,讲究食养,常用“食疗”

2)伤寒温病方论。

1)研究仲景学说,搜集诸家方论①桂枝、麻黄、青龙是伤寒太阳病的主方②小品葳蕤汤治风温、冬温和春月中风伤寒;犀角地黄汤治伤寒、温病失汗所致的内蓄血2)主用除热解毒,善于养阴生津①解表清里:治“时气表里大热欲死方”(麻、葛合升麻、石膏、寒水石、大黄、芒硝)②治伤寒头痛壮热:(葱、豆豉、栀子、大黄、黄连、黄柏)③治时行热毒,变生外证,漏芦连翘汤:

(漏芦、连翘、黄芩、麻黄、白薇、升麻、甘草、枳实、大黄,热甚加芒硝)④养阴生津:“生地黄煎主热方”(生地汁、麦冬汁、生地骨皮、生天门冬、栝蒌、葳蕤、石膏、知母、竹叶、蜜、姜汁等)

3)重视温疫,详论证治:春季:青筋牵病,属肝脏温病阴阳毒;夏季:

赤脉病,属心腑藏温病阴阳毒;秋季:白气狸病,属肺腑脏阴阳毒;冬季:黑骨温病,属肾腑藏温病阴阳毒。

;四季各十八日:黄肉随病,属脾腑藏阴阳毒。

3)**经验。

1)中风:宋之前外风之后内风①外中风:五脏风、偏枯(半身不遂)、风痱(四肢不收)②小续命汤:

治阴虚血弱、因虚受风;半身不遂、拘急、口眼歪斜、言蹇。方中人参、甘草补气,川芎、芍药补血,麻黄、杏仁治太阳伤寒,桂枝、芍药治太阳中风,防风风淫,防己湿淫,附子寒淫,黄芩热淫。③大续命汤:

治肝厉风,卒然喑痖。小续命汤去人参、附子,加石膏、荆沥。

2)血证:干地黄丸,治血虚劳,胸腹烦满、疼痛、瘀血往来。藏虚不受苦,气逆不得食。

4)方剂学方面的成就和特色。

1)集方剂之大成:《千金要方》5300首。

2)化裁发展古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小建中汤3)组方配伍特色。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 重点

1.玄府气液说 玄府是气液运行的通道,这是刘完素对人体生理 病理观的又一独特见解。刘完素对玄府的认识已超越了 黄帝内经 所述的汗孔概念,而是将人体各种组织的腠理统称为 玄府 并明确地论述了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 气血 津液在人体脏腑 皮肉 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 气液宣通 2.亢害...

中医内科笔记

中医内科学笔记。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 流涕 喷嚏 咳嗽 头痛 恶寒 发热 全身不适 脉浮为其特征。一 实证。1.风寒束表证 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2.风热犯表证 辛凉解表 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伤表证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二 虚证。...

中医内科笔记

1.风寒感冒 辛温解表 宣肺散寒 荆防败毒散。2.风热感冒 辛凉解表 宣肺清热 银翘散。3.暑湿感冒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 益气解表 参苏饮。5.阴虚感冒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新加香薷 香薷散 香薷 厚朴 扁豆花 加金银花 连翘。参 紫苏叶 葛根 人参 前胡 法半夏 桔梗 橘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