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笔记

发布 2021-05-12 07:22:28 阅读 6301

3、饮食积滞证:枳实导滞丸。

4、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

5、瘀血内停证:少腹逐瘀汤。

6、中虚脏寒证:小建中汤;虚寒腹痛见证较重,呕吐肢冷脉微,用大建中汤;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

第七章泄泻。

一、定义:泄泻是由于脾胃功能障碍,造成水谷停滞,清浊混杂而下,引起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

二、源流:1、《内经》首载病名,**有风、寒、湿、热,病位在脾、胃、大肠、小肠。

2、《难经》提出五泄。

3、隋以前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下利”。《诸病源候论》将泄与痢分开。

4、《景岳全书》提出利水法**泄泻。

5、李中梓提出“治泻九法”。

6、林佩琴论述五更泻的机理。

三、**病机:

1、病位主要在脾胃,与肝、肾、大小肠有关。

2、病理关键是脾虚湿盛。

3、病理因素以湿为主,可以夹寒、夹热、夹滞。

4、病理性质有虚实两大类。

5、病理转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寒热虚实。

二)**原则: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三)分型论治:

1)暴泻:1、寒湿内盛证:藿香正气散;湿邪偏重,胃苓汤。

2、湿热伤中证:葛根芩连汤;湿邪偏重,苔黄厚腻,合平胃散。

3、食滞肠胃证:保和丸;食滞较重化热,枳实导滞丸。

二)久泻:1、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脾阳虚衰,阴寒内盛,附子理中丸加吴萸,肉桂;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

2、肾阳虚衰证:四神丸;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合桃花汤。

3、肝气乘脾证:痛泻要方。

五、泄泻与痢疾鉴别。

六、泄泻与痢疾转化。

七、预防。第八章痢疾。

一、定义: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好发于夏秋季。

二、源流:1、《内经》称本病为“肠澼”。素问.大阴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2、《难经》谓之大瘕泄。难经五十七难说:“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

3、《伤寒论》称“下利”。并提出了“休息利”一说。

4、《金匮要略》称之为“热利下重”与“下利便脓血”,在**上提供了白头翁汤、桃花汤等有效方剂。

5、东晋葛洪以“痢”称本病,区别于一般泄泻,为后世医家所接受。葛洪首次提出“传染性”一说。

6、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立“热痢”、“冷痢”、“疳温痢”、“小儿痢”四论,立方一百零二首。

7、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称。“今之所谓痢疾者,古之所谓滞下是也”,沿用至今。

8、元朱丹溪《丹溪心法.痢篇》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并论述痢疾的病为“湿热为本”。**方面提出:

“壮实病宜下,虚弱老久病宜升之”。并首先提出“噤口痢“。

9、刘河间强调: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10、喻嘉言倡“逆流挽舟法”一说。

11、《顾松园医镜》治痢四忌:忌汗,忌补,忌大下,忌分利小便。

12、《医学实在易》载“奇恒痢”一证。

13、痢疾专著:孔毓礼的《痢疾论》吴道源的《痢疾汇参》

三、**病机:

1、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关。

2、病理要点是邪滞于肠,壅阻气血。邪蕴肠腑,气血凝滞,肠壁脂膜血络腐败化为脓血,气机阻滞,腑气不通。

3、病理性质有虚实寒热之分:

4、病理演变:由于感邪和体质的不同,可以演变成各种类型。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原则: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

三)分型论治:

1、湿热痢:芍药汤;初起见表证者,活人败毒散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者,葛根芩连汤;表证已减,痢犹未止,香连丸。

2、疫毒痢:白头翁汤合芍药汤;神昏谵语,合用神犀丹或紫雪丹。

3、寒湿痢:不换金正气散。

4、阴虚痢: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5、虚寒痢: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汤。

6、休息痢:连理汤;久痢顽固不愈,寒热错杂,乌梅丸;噤口痢,呕逆不食,口气秽臭,开噤散。

第九章便秘。

一、定义:便秘是指粪便在肠道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排便不畅的一类病证。

二、源流:三、**病机:

1、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胃、肝、肾有关。基本病理是大肠传导失常。

2、病理性质有寒、热、虚、实四类。

3、转归和预后: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原则:通下。

三)分型论治:

1)实秘:1、热秘:麻子仁丸;兼郁怒伤肝,可另服更衣丸。

2、气秘:六磨汤。

3、冷秘:温脾汤合半硫丸。

2)虚秘:1、气虚秘:黄芪汤。

2、血虚秘:润肠丸。

3、阴虚秘:增液汤。

4、阳虚秘:济川煎。

第四章肝胆病证。

第一节胁痛。

一、定义:胁,指胁肋部,在胸壁两侧,由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胁痛,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二、源流:三、**病机:

1、病位:表现在胁肋,但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肾有关。

2、病机要点:肝郁气滞,疏泄不利,络脉失和。

3、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实为络脉不通,虚为络脉失养。

4、病机转化:一是气血转化,二是虚实转化,三是疾病转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在气在血,辨虚实。

二)**原则:疏肝和络止痛。

三)分型论治:

1、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证:龙胆泻肝汤。

3、瘀血阻络证: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

4、肝络失养证:一贯煎。

第二节黄疸。

一、定义:黄疸是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证的病证。其中以目睛黄染为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源流:1、《内经》首创病名,奠定理论基础。

病名:尿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平人气象论》

主证:身黄,目黄,尿黄,爪甲上黄。

2、张仲景论黄,确定分类和治法。

**病机:湿邪,寒湿,瘀热。

分类:黄疸,谷疸,女劳疸,酒疸,黑疸。

**:利尿,发汗,泻下。

预后:“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

3、隋唐时期,黄疸分类有发展。

诸病源候论》将黄疸分为二十八候,并首次提出了“阴黄”、“急黄”的名称。

千金要方》重提五疸:将黄汗易黑疸。

4、元代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将黄疸按阴黄、阳黄进行分类。

5、《景岳全书》首提“胆黄”一名。

6、《沈氏尊生书》对黄疸的传染性、严重性有认识。

7、叶天士提出了“阳主明,治在胃;阴主晦,治在脾”的著名观点。

三、**病机:

1、病位在肝胆,涉及脾胃:“脾胃不病则无湿,肝胆不病则不黄”。

2、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中以湿邪为主。仲景曰“黄。

中医内科笔记

中医内科学笔记。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 流涕 喷嚏 咳嗽 头痛 恶寒 发热 全身不适 脉浮为其特征。一 实证。1.风寒束表证 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2.风热犯表证 辛凉解表 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伤表证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二 虚证。...

中医内科笔记

1.风寒感冒 辛温解表 宣肺散寒 荆防败毒散。2.风热感冒 辛凉解表 宣肺清热 银翘散。3.暑湿感冒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 益气解表 参苏饮。5.阴虚感冒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新加香薷 香薷散 香薷 厚朴 扁豆花 加金银花 连翘。参 紫苏叶 葛根 人参 前胡 法半夏 桔梗 橘红 ...

中医内科笔记

一 须牢记的架构图 二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三 须牢记的架构图 四 须牢记的架构图 五 须牢记的架构图 六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七 须牢记的架构图 八 须牢记的架构图 九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一十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一十一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一十二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一十三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一十四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