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发布 2021-05-12 08:02:28 阅读 3926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

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

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

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

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自胸至腹皆痛,脉沉而紧,苔黄腻者,为大小结胸症;大腹疼痛,多病太阴;痛连胁肋,肝脾不和;少腹疼痛,痛在厥阴;少腹硬满急痛,漱水不欲咽,或如狂喜忘,大便色黑,此蓄血腹痛;脐周阵发剧痛而腹柔软,或有吐下蛔虫者,多为虫痛。

但头汗出:即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余处无汗。兼见面赤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者,是上焦邪热循经上蒸所致;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黄腻者,是中焦湿热循经上蒸所致;若见头额汗出如油,四肢厥冷,气喘,脉微者,为虚阳上越,津随阳泄的危象。

半身汗出:是指病人仅半侧身体有汗,或为左侧或为右侧或为下半身有汗,而另一侧则经常无汗,无汗侧为患侧,多由经络阻闭,气血运行不周所致,可见于中风、痿病及截瘫等病人。

手足心汗,是指手足心出汗较多,多为脾胃有病或肝经郁热累及于脾,脾不主津,津淫于四末。

一)**原则:治病宜早、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脏腑补泻、·异法方宜。

攻下法:可分为寒下、温下、润下及逐水等法。

感冒又有伤风、冒风、伤寒、冒寒、重伤风等名称。

早在《内经》已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

感冒之病名,则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

病机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辨证要点:

1.辨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

3.辨常人感冒与虚人感冒。

2.辨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原则1.解表达邪2.宣通肺气3.照顾兼证。

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汉《伤寒论》为我国第一部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金代刘完素对外感热病的**病机主火热论,认为外感热病的**主要是火热病邪,清代叶香岩纱》感温热篇》对外感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规律、察舌验齿等诊治方法都有详细的阐述,创立了外感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纲领。

薛生白《湿热病篇》对外感湿热发病的证治特点作了详细论述,吴鞠通《温病条辨》对风温、湿温等各种外感热病作了条分缕析的论述,不仅制定了一批**外感热病行之有效的方药,同时创立了外感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创立,标志着温病学说的形成,从而使外感热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臻于完善。

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则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阳气亢奋,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发生阳气偏盛的病理性改变。

外感发热的辨证要点是辨识热型。

1.发热恶寒:提示病证在卫表。

2.壮热:肺系邪热及暑热病邪所致发热。

3.寒热往来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寒时不热,热时不寒,一日数次发作。提示病位在少阳、肝胆,或由疟邪所致的病证。

4.潮热:多见于阳明腑实证、湿温证以及热人营血证等。

5.不规则发热见于时行感冒、风湿热所感等。

外感发热以清热为**原则。

分证论治。卫表证。

治法:解表退热。

方药:荆防败毒散、银翘散。

肺热证。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方药:麻杏石甘汤。

胃热证。治法:清胃解热。

方药:白虎汤。

腑实证。治法:清热利胆。

方药:大承气汤。

胆热证。治法:通腑泻热。

方药:大柴胡汤。

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运脾和胃。

方药:王氏连朴饮。

大肠湿热证。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葛根芩连汤。

膀胱湿热证。

治法:清利膀胱湿热。

方药:八正散。

亦可选用清热解毒或通腑泻热的药物,如大黄、石膏、银花、连翘之类药物煎汤,灌肠清热。或选用酒精、冷水、冰袋之类擦敷前额、腋窝、鼠蹊等部位,物理降温。

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满闷,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外感病。古代又称为“湿证”、“湿病”、“伤湿”。

宋《重订严氏济生方,诸湿门》指出治湿病“唯当利其小便”。

明《景岳全书·杂证谟,湿证》对湿证的**有出于天气者、有出于地气者、有由于饮食者进行了论述,提出“辨治之法其要惟二,则一曰湿热,一曰寒湿”。

**病机】1.感受湿邪:2.脾虚生湿:

湿阻的病位在脾,因脾为湿土,不论外湿、内湿伤人,必同气相求,故湿必归脾而害脾。

湿阻的基本病机是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失常,运化障碍。

有湿邪从寒而化,亦有从热而化的病理变化趋向。

形成湿邪寒化和热化的不同病理变化的主要条件:

1)感邪性质或环境。2)体质差异。(3)脾胃状态。(4)**用药。

湿阻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重、闷、呆、腻、濡。

湿阻的辨证要点在于分清寒热。

**原则:一是祛湿,一是运脾。如芳香化湿、苦寒燥湿、淡渗利湿等使湿去脾健,慎用汗下之法,忌用滋腻之品。

**湿阻,方药应以轻疏灵动为贵,分证论治。

1·湿困脾胃治法:芳香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

2·湿热中阻治法:清热化湿方药:王氏连朴饮。

3·脾虚湿滞治法:健脾化湿。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

痢疾是因外感时行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

痢疾,古代亦称“肠游”、“滞下”等,含有肠腑“闭滞不利”的意思。

内经》称本病为“肠游”;

汉《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将本病与泄泻合称“下利”, 制定了寒热不同的白头翁汤和桃花汤**本病,开创了痢疾的辨证论治,唐《备急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宋《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

金元时期,《丹溪心法》明确指出本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

疫毒的传播,与岁运、地区、季节有关。

痢疾病位在肠,病机重点是肠中有滞,即湿热,寒湿、疫毒、饮食壅滞肠中,妨碍传导,凝滞气血,脂膜血络受损;

而泄泻病位在脾,病机重点是脾失运化,湿浊内生,清浊不分,混杂而下。

辨证要点。1,辨实痢、虚痢。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

一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 性质及范围。二 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一 萌芽阶段 殷周时期 二 奠基阶段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三 充实阶段 魏晋至金元时期 四 成形阶段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 主张 人体虚多实少 慎用寒凉攻伐 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 叶天土...

中医内科学笔记

急症的针灸 1.偏头痛 治法 疏泄肝胆通经止痛以足厥阴经及足少阳经穴为主。取穴 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头维凤池率谷角孙。2.中风1中经络治法 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阳经穴为主。主穴 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加曲池内廷丰隆。气虚加...

中医内科学笔记

一 感冒 1风寒束表 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 2风热犯表 辛凉解表 银翘散 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 益气解表 参苏饮 5 阴虚感冒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肺卫 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 表实证 冬春 解表达邪 二 咳嗽 外感 1风寒袭肺 疏风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