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学习笔记

发布 2021-05-12 07:23:28 阅读 6003

中医基础理论。

1、《汉书·艺文志》载医经七家:《黄帝内经》18卷,《黄帝外经》37卷,《扁鹊内经》9卷,《扁鹊外经》12卷,《白氏内经》38卷,《白氏外经》36卷,《旁篇》25卷,共216卷。《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2、理论体系:

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1~22脉学,23~29经络,30~47脏腑,48~61疾病,62~68腧穴,69~81针法;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临床医学的辩证论治体系,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的基础;

晋王叔和《脉经》,确立了寸口脉诊法,首创“三部九候”,为第一部脉学专著;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机证候学专著;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人命至贵,有贵千金”;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宋陈无择(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三因学说”,把复杂的**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类;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主张用寒凉**温热;

张从正(张子和)—攻下派(攻邪派):六气致病,病由邪生,主张治病以驱邪为要务,善用汗、吐、下三法;

李东垣(李杲)—补土派:“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强调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滋阴派:“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善用养阴之法。

明清叶天士:阐明“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

吴鞠通《温病条辨》,创立了“三焦辨证”

王清任《医林改错》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辨证:辨别证候。

病(疾病):具有特定致**素、发病形式、病理演变规律、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证候):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症状):疾病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的、孤立的现象。

4、《周易》讲阴阳,《洪范》讲五行。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五神:魂、神、意、魄、志; 脉象:弦、洪、缓、浮、沉。

五臭:臊、焦、香、腥、腐; 五液:泣、汗、涎、涕、唾。

相生传变:母病及子、子病犯母。

相克传变:相乘、相侮。

子病犯母、相乘传变,病情较重;母病及子、相侮传变,病情较轻。

5、藏象,又称脏象。藏,藏于体内不可见的内脏;象,表现于外的可见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

是指通过观察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来测知内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以五脏为中心,心为主宰。

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肝、心、脾、肺、肾;

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形态空腔为府,功能藏精气似脏,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四海:血海:冲脉/肝;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髓海:脑。

三余:爪为筋之余,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

心:主血脉;主神志。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

脾:主运化;主化生气血;主升清;主统血。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输布、促进消化功能、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和女子行经)主藏血(濡养全身、涵敛肝阳、防止出血、血能舍魂、化生经血)

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一身阴阳;主水;主纳气。

饮食物消化排泄过程的七个关隘,《难经》七冲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

胆:贮存排泄胆汁;主决断。

胃:主受纳水谷;主腐熟水谷;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小肠:主受盛化物;主泌别清浊;主液。

大肠:主传化糟粕;主津。

膀胱:贮尿和排尿。

三焦: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之道路;为水谷运行的道路。

上焦:膈以上的脏器和组织,包括心肺两脏和头面部,上焦如雾。

中焦:膈以下脐以上的脏器和组织,主要包括脾胃两个脏腑,中焦如沤(ou、)

下焦:脐以下的脏器和组织,主要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前后二阴,下焦如渎。

沤:长时间浸泡,渎:水沟、小渠,轻慢、对人不恭敬。

心与肺:肺主气助心行血,心主血载气布散;

心与脾:血液生成方面,血液运行方面。

心与肝:血液方面,精神与情志方面。

心与肾:心肾相交,心阳肾阳关系密切。

肺与脾:气的生成方面,水液代谢方面。

肺与肝:气机调节方面。

肺与肾:呼吸方面,水液代谢方面,金水相生。

肝与脾:消化方面,血液方面。

肝与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肝阴肾阴关系密切。

脾与肾:先后天关系,水液代谢方面。

6、精、气、血、津、液是构**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的**三个方面:自然界的清气;饮食水谷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肾中之精化生的精气,气的生成与肺、脾、胃、肾等脏器的功能关系密切。

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气机:气的运动。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

气机失调:气滞:气的运动受到阻碍,停留阻滞于局部;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脱:气不能内守而外逸;

气闭:气出入受阻,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

元气又名原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元气根于肾中,由肾中精气所化生,以受之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为基础,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通过三焦,分布全身。

主要功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宗气又称大气,是积于胸中之气,由自然界清气和水谷精气在胸中相合组成。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间。一方面分布于肺、息道和鼻;一方面贯注于心,进入脉内,下注丹田,注足阳明之气街,复下行于足。

主要功能:走息道以司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主司视、听、言、动等功能活动。

营气又称荣气,是指行于脉中之气,化生血液,与血关系极为密切,**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化生。分布血脉之中。

主要功能: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

卫气是行于脉外之气,**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由水谷精气中的“悍气”化生,具有“慓疾滑利”的特性。循**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主要功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血是行于脉内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脉的功能为壅遏血液,防止血液逸出脉外。

与血液生成关系密切的脏腑有:脾胃、肾、心、肺、肝;

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腑有:心、肝、脾、肺。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大肠主津,小肠主液。

津:性质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

液:性质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儒养作用。

津液的转输和布散依靠:肺、脾、肾、肝和三焦。

津液具有滋润儒养全身和化生血液的功能。

气主煦之,血主儒之。

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临床**血虚,常常配伍补气药物);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血为气之母(在**大出血时,往往多用益气固脱之法)

7、经络学说与藏象学说和气血津液,共同构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框架。

经络学说是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关系的学说。

经络为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经筋和皮部四部分组成。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脉包括别络、浮络和孙络,是经脉的分支。

全身56条经脉(12正经*2+12经别*2+奇经八脉)

别络有十五条,十二经脉各一条,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共十五条,加上胃之大络也可称16条。

8、**是指能影响和破坏人体阴阳相对平衡协调状态,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原因,又称致**素;**学说是研究致**素的致病性质和特点,以及引起疾病后的典型临床表现的学说。**学说的特点是: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性致**素的总称,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六气:

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六气转化为六淫的条件:六气异常变化;正气不足。

风: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头面部);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湿: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燥: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火: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易生风动血;火热易致肿疡;火热易扰心神。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儒家七情:喜、怒、忧、思、爱、恶、欲。

过劳是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为痰,清稀的为饮。

淤血:是指血行不畅,或停滞于局部,或离经之血积存体内不能及时消散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淤血的形成有五个方面:气虚引起血瘀;气滞引起血瘀;血寒引起血瘀;血热引起血瘀;外伤引起血瘀。

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能力,简称为“正”;邪气是指各种致**素,简称为“邪”。正气不足时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9、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预后)的机理。

实,是指邪气亢盛,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变化(实是指邪气亢盛,正气不衰,邪正交争剧烈所引起的病理变化);虚,主要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变化(虚是指正气不足,邪气已尽所引起的病理变化)

中医基础理论 学习笔记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的哲学基础 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气一元论 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注 感觉类似于波粒二象性,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2015.6 古代哲学的。精气 万物本原论 阴阳 季节 昼夜 地狱气候 辩证法 根据多个症状辨别病 五行学。说作为思想方法,创立。藏象 经络 精 气 血津液 神 意识 思维 体质。等学说。并在 人与自然关系的进程中创立六淫 风 寒 暑 湿 燥 火 致病学说。哲学的精气 1.宇宙万物的本原都是极其细微...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 学习笔记

讲师 车轩。一 中医的基本概念。1.精气神学说。精的基本概念。中医认为,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构 体和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物质。夫精者,身之本也。精分为广义之精和狭义之精。广义之精 包括血 津液及生殖之精,先天之精 水谷之精 脏腑之精等一切精华物质。狭义之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