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1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中医学导论。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医学理论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其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确立的标志。
两晋隋唐时期,基础理论和临床学科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针灸甲乙经》(第一步针灸学专著)《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机学专著)《千金要方》(第一部方剂学专著)等著名医书。
两宋金元时期,学派分争,学术活跃,产生了陈无择的“三因学说”和寒凉、攻邪、补土、滋阴学术流派,使中医理论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明清时期,中医学的发展进入到学科分化,医学集成的阶段;同时《本草纲目》巨著问世,“命门学说”、“瘀血理论”及温病学派兴起,使中医学理论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并日趋完善。
三因致病说把复杂的致**素概括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类。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张从正(张子和)--攻邪派李杲gao(李东垣)--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明代温补学派的代表医家赵献可、张介宾等提出了命门学说,丰富了藏象学说的内容。清代王清任重视解剖,著《医林改错》。
20100305中医学基础。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学术体系。
中医理论体系有诸多特征,其中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
所谓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理论中的体现。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疾病的基本思路,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论治包括辩证和论治两个思维阶段。辩证的任务是分析疾病,寻找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论治则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所找出的主要矛盾进行**。
五脏:心肝脾肺肾。
四诊:望闻问切。
例:感冒(病) 头痛,鼻塞,恶寒重,流清涕,发热轻,舌苔白,脉浮紧等(症) 风寒表征(证)
例:感冒(病同) 风寒表征--辛温解表风热表征--辛凉解表(治异)
例:麻疹初期--发表透疹中期--清热解表后期--益气养阴清热(同病异治)
例: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病异)--中气下陷证(证同)--升提中气(治同)
复习思考题: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a: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病,证,症的区别是什么?
a:病是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的**、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
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
症是疾病的临床表现,是病人主观感觉或医生检查所获得的结果。
3,何谓“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所谓“同病异治”,就是指同一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现了不同的病机,即所表现的征候不同,因而**方法也不相同。
所谓“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类型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现了相同的病机,即所表现的征候相同,就可采用相同的**方法。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阴阳学说。
阴阳的初始涵义--仅指日光的向背。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体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法则。
宇宙本原--太虚大无无极太极)--元气--两仪--四象--八卦--万物。
八卦:天、地、水、火、风、雷、山、泽。
划分阴阳的标准:水火的特性--水:寒凉向下。
火:温热向上。
自然界: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阳。
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阴。
医学领域: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或功能--阳。
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或功能--阴。
20100308中医学基础。
四。阴阳学说。
1.阴阳属性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必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2.阴阳的无限可分性: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且具有无限可分性。
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概念: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相互关联的阴阳双方之间存在着相互抑制、排斥、牵制等关系。
阴阳双方——牵制、排斥、斗争——动态平衡——再斗争——再平衡——事物的发展变化。
制约斗争停止——事物的发展变化停止。
制约斗争失控——事物的发展变化失衡。
类经附翼·医易》说:“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概念:互根——指阴和阳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关系。
互用——是指阴阳之间相互资助、促进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例如:气(阳)与血(阴)的关系物质(阴)和功能(阳)的关系。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1.消长:“消”,减少,衰弱;“长”,增多,旺盛。
阴阳消长:是阴阳之间对立制约矛盾运动的量的变化。
2.消长平衡。
在一定限度内动态平衡:阳长阴消,阴长阳消;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例如:从冬-春-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阳-阴是质变过程。
转化的条件---事物发展变化的极期,“物极必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说明阴和阳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差异、对抗、制约、排斥的矛盾运动之中。
六。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部位与结构: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腹为阴,背为阳。
脏腑五脏(阴)--心肺(阳)--心(阳)-阳中之阳。
肺(阴)-阳中之阴。
肝脾肾(阴)--肝(阳)-阴中之阳。
脾肾(阴)--脾(阴中之至阴)
六腑(阳)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精与阳气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
例如:人体的气属阳,血属阴;物质属阴,功能属阳;脏属阴,腑属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阐释疾病的本质。
·疾病的本质--“阴阳失调”(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
2.阴阳偏衰的病机。
阴阳偏衰,即阴虚或阳虚,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阳偏衰---阳虚则寒”:阳气虚损--阴相对亢盛--虚寒证:畏寒,肢冷,苔白,脉迟等。
阴偏衰---阴虚则热”:阴液不足--阳相对亢盛--虚热证:低热,潮热,颧红,盗汗,苔少,脉细数等。
3.阴阳互损的病机。
阴阳互损,是指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常可导致对方的不足,最终形成阴阳两虚的病变。
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两虚。
4.阴阳转化的病机。
·阴阳转化,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而出现病证,还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在一定的条件下,阴证-阳证阳证-阴证。
例如:由阳转阴:热毒极重--休克状态。
由阴转阳:寒饮中阻--郁而化热。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四诊以阴阳为指导。
望诊阴阳问诊分阴阳。
色泽鲜明--阳喜寒恶热--阳。
色泽晦暗--阴喜热恶寒--阴。
闻诊分阴阳切诊分阴阳。
声高气粗--阳实、数(念朔)、滑--阳。
声低息微--阴虚、迟、涩--阴。
故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辩证以阴阳为总纲。
八纲(八个重要的方面)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里虚寒--阴。
表实热--阳。
五)用于疾病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阴阳偏盛治则--损其有余(实者泻之)
治法--阳偏盛--实热证:用寒凉药清热(热者寒之)(若兼阴液受损兼以滋阴)
阴偏盛--实寒证:以温热药祛寒(寒者热之)(若兼阳气受损兼以补阳)
阴阳偏衰治则--补其不足(虚者补之)
法治--阴虚--虚热证--补阴。
阳虚--虚寒证--补阳。
疾病正气(阴精,阳气)
邪气(阴邪--寒湿,阳邪--暑热)
2.解释偏盛的病机。
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过亢,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阳偏盛阳盛则热:阳邪伤人--阳的绝对亢盛--实热证:高热,面红耳赤,烦躁,舌红,苔黄,脉数。
阳盛则阴病:阳热偏盛--损伤阴液:口渴,尿少,便干等。
阴偏盛阴盛则寒:阴邪伤人--阴的绝对亢盛--实寒证:恶寒肢冷,脘腹冷痛,苔白,脉紧。
阴盛则阳病:阴偏盛--损伤阳气:尿清,便溏等。
阴阳偏衰治法一览。
·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补阴。
阴病治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补阳。
·阴中求阳--用于阳虚,是指在用补阳药时,兼用少量补阴药,以求得更好的补阳效果。
阳中求阴--用于阴虚,是指在用补阴药时,兼用少量补阳药,以求得更好的补阴效果。
中医学基础笔记
第一章概述。1,中医学理论体系行成的主要标志是医学四大经典之成书 黄帝内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2,黄帝内经 简称 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简著。战国秦汉时期成书,非一人一时之作。3,黄帝八十一难经 简称 难经 战国 扁鹊著。补内经之不足,独创切脉独取寸口之术,建立命门学说...
中医学基础笔记
20100312中医学基础。2.归纳药物的性能。药性 四气 寒 热 温 凉 寒凉 阴 如黄岑 栀子 温热 阳 如附子 干姜 药味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酸苦咸 阴,辛甘 淡 阳。作用趋势 升降浮沉 生浮 阳 如宣散 涌吐药 降沉 阴 如泻火 利尿药 复习思考题 1.何谓阴阳?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
中医学习笔记
作者 浮沙沉戟问丹溪回复日期 2010 5 5 22 36 00 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笔记吧,是关于药性的图谱,大家喜欢食疗的,摸不清药性的,不知道怎样入门的,懒得看神农本草的,可以研究交流下哦。这个笔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中医学习笔记 壹 作者 浮沙沉戟问丹溪回复日期 2010 5 5 2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