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元气论。
气是精神和物质的混沌统一,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气是感应现象的中介。
二、 阴阳学说。
阴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特点。
1, 抽象性和相关性 2,普遍性3,相对性。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1, 阴阳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相互制约)2,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依存,相互为用)3,阴阳相互消长(消长,具长,具增)4,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中医里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
三、 五行学说。
木,火,土,金,水。
木曰曲直,生长,生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
土曰稼yuan,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肃杀,潜降,收敛,清洁。
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静藏。
五行相生。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想乘。
相乘就是乘虚侵袭之意。
五行相hui,指五行之间异常的反向克制。
四、 藏象学说。
藏是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即象征,形象。
五脏:心,肺,肝,脾,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
一) 心(火)与小肠相表里。
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心在志为喜,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在窍为舌,在液为汗。
1, 主血,是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的脏腑官窍,而心脏的正常搏动则依赖于心气的推动和调节作用,。
主脉,指心气的推动和调节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液通畅。
2, 心主神志,心藏神,神,即使整个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3,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二) 肺(金)与大肠相表里。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肺通调水道,肺朝百脉,肺主治节,肺在志为悲忧,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在窍为鼻,肺在液为涕。
1肺主气,主一身之气,宗气在肺中形成,能推动血液运行,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全身气机的调节。肺主呼吸之气,呼浊吸清。
2司呼吸,是指肺具有呼吸的功能,肺的呼吸均匀调和,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
3肺主宣发,一是将浊气排除体外。二是通过肺气的向上向外周的扩散运动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上布散于全身起到滋润濡养的作用。三是宣发卫气于**。
4肺主肃降,肃降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肺能充分吸入自然界之清气,二是将清气和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于全身,并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分向下输于肾和膀胱,变成尿液排出体外。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的异物。
5肺主行水,肺通调水道,一方面,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将津液散布全身,并将代谢后输于皮毛的水液在卫气的作用下化成汗液通过汗孔排出,另一方面,将津液向下输送至各器官,并将代谢产生的废水和剩余的水液输送于膀胱和肾排出。
6肺朝百脉,主治节。全身血液经过百脉汇集于肺,经肺的呼吸,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至全身。肺助心行血。
7肺在志为悲忧,8肺在体和皮,其华在毛,包括**,汗腺,毫毛等组织。肺主气,肺气宣发,具有宣散卫气,输精于皮毛等生理功能。
9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鼻的通气,嗅觉与喉的发等功能都必须依赖于肺的宣发作用,。
10肺在液为涕鼻涕由肺精所化,经肺气的宣发作用不散于鼻窍。
三) 脾(土)与胃相表里。
脾主运化,脾气主升,脾气主统血,脾在志为思,脾在体和肌肉,主四肢,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在液为涎。
1脾主运化,脾的主要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连个方面。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并转运水谷精微的功能,食物的消化虽然在胃和小肠中进行,但必须依赖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也只有依赖脾的传输和散精功能,才能把水谷精微上输于肺,然后肺再宣发。所以说脾是后天之本。
运化水液,脾居中焦,是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人体摄入水液,经脾的吸收和转化成水精以输布全身,多余的水液及时传输于肺和肾经肺的宣发和肾的气化,化为汗和尿液排出体外。
2脾气主升,主升清,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将其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成血,以营养濡养全身。升举内脏,脾气的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相对稳定的,防止其下垂的作用。
3脾主统血,脾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的正常运行。
4脾在志为思,思虑,思考,。
5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6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7脾在液为涎,涎属口津,为唾液中较轻薄的部分。
四) 肝(木)与胆相表里。
肝主疏泄,肝主藏血,肝在志为怒,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在窍为目,肝在液为泪。
1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使气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一下的四个方面。调畅气机,肝气主升,主动,主散的生理特性是全身气机调畅,畅达,升发的基础。
助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条达情志调节生殖功能,排精,排卵,月经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2肝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的作用。贮藏血液:贮藏血液生化和涵养肝气,制约肝阳而肝的阴阳平衡,防止肝阳亢逆。
调节血量,人动则血归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防止出血。
3肝在志为怒。
4肝在体和筋其华在爪。肝血充盛,则筋膜得到充分的濡养,才能运动灵活而有力。
5肝在窍为目。
6肝在液为泪。
五)肾(水)与膀胱相表里。
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肾在志为恐惊,肾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肾在窍为耳和二阴,肾在液为唾。
1肾主藏精,贮藏,封存精气。精是构**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的物质基础,其存状态在有肾精,肾气之分,其**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是生命遗传物质。肾中精气的生理功能是,主生长发育繁殖,是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
肾藏精是先天之本,肾阴称为真阴主一身之阴,肾阳称真阳主一身之阳。
2肾主水,是指肾具有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有称肾的气化功能。
3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所吸入的自然清气,保持呼吸深度的生理功能。
4肾在志为恐,恐使精气不上行反令气下行。
5肾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6肾开窍于耳和二阴。二阴指前阴和后阴,即尿道和**。
7肾在液为唾。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传化水谷糟粕,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
一) 胆。胆是六腑之一又是奇恒之腑,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1, 胆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于肝,由肝之精气所化,味苦,呈黄绿色,促进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胆汁的排泄有赖于肝主疏泄功能的控制和调节。
2, 胆主决断,谋虑出于肝,决断出于胆。
二) 胃。胃的上口称贲门,下口称幽门。主要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
1受纳腐熟,食物在胃里经过初步的消化作用成食糜,下传于小肠,其精微物质经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
2胃主通降,是指胃的向下通降运动,胃以通畅下降为顺。
三) 小肠。
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和化物,小肠主泌别清浊。
1受盛化物,是指接受胃初步消化的食糜再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
泌别清浊,是指清(水谷精微物质和津液)由小肠吸收,浊(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者通过阑门下送大肠。
四) 大肠。
大肠的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的功能,是指大肠接受小肠泌别清浊后下移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排出体外。
五) 膀胱。
主要功能是贮藏和排泄尿液。浊气下输于肾,经肾的其化作用化为尿液,由膀胱贮存。
六) 三焦。
三焦与心包互为表里,作用是行通元气,运行水液。
中医学习笔记
作者 浮沙沉戟问丹溪回复日期 2010 5 5 22 36 00 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笔记吧,是关于药性的图谱,大家喜欢食疗的,摸不清药性的,不知道怎样入门的,懒得看神农本草的,可以研究交流下哦。这个笔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中医学习笔记 壹 作者 浮沙沉戟问丹溪回复日期 2010 5 5 22 4...
中医学基础笔记
第一章概述。1,中医学理论体系行成的主要标志是医学四大经典之成书 黄帝内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2,黄帝内经 简称 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简著。战国秦汉时期成书,非一人一时之作。3,黄帝八十一难经 简称 难经 战国 扁鹊著。补内经之不足,独创切脉独取寸口之术,建立命门学说...
中医学基础笔记
20100312中医学基础。2.归纳药物的性能。药性 四气 寒 热 温 凉 寒凉 阴 如黄岑 栀子 温热 阳 如附子 干姜 药味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酸苦咸 阴,辛甘 淡 阳。作用趋势 升降浮沉 生浮 阳 如宣散 涌吐药 降沉 阴 如泻火 利尿药 复习思考题 1.何谓阴阳?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