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重点笔记

发布 2021-05-12 08:08:28 阅读 9636

总论。 起源: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有小儿医。

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囟经》。提出“纯阳”理论。

纯阳: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专科:宋代。

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

1.概括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2.首创儿科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

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

论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著——北宋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南宋名医- 陈文中著 《小儿痘疹方论》 《小儿病源方论》

《幼幼集成》 陈复正-清代: 指纹诊法。

万全: 著作: 《片玉心书》 《幼科发挥》 《育婴家秘》

提出 “两有余,三不足”的观点。

小儿药证直诀提出- 五部配五脏: 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为肾。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万全的“两有余,三不足”的观点: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

1. 肝常有余:有两个含义:

其一是小儿时期肝主疏泄,具有疏泄升发全身气机的功能,且其升发疏泄的功能与日俱增,并非肝阳亢盛。 其二,是由于小儿脏腑经络柔弱,气血未充,故感邪之后易化热引动肝风而致惊搐等。

2. 脾常不足: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精微需求较多,但小儿又脾胃薄弱,饮食稍增,则易引起运化功能失常,故谓“脾常不足”.

3. 心常有余:有两个含义:

其一是指小儿发育迅速,心气旺盛有余,呈生机蓬勃之象, “心属火,旺于夏,所谓壮火之气也”.并非指心火亢盛。 其二是指小儿脏腑柔弱,感邪后易化火扰乱心神,出现心火上炎之证。

4. 肺常不足: 肺与脾胃子母关系,肺之气有赖于脾化精微以滋养,脾胃旺则肺胃自固, “脾常不足”,故气亦弱,故称“肺常不足”.

5. 肾常虚: 肾为先天之本,肾中之元阴元阳为生命之根,其余四脏之阴阳均有赖于肾阴之滋润及肾阳之温阳,但小儿肾气未盛,气血未充,肾气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充盛,这就是“肾常虚”之意。

试述 “纯阴”与 “稚阴稚阳。

一。 纯阳与稚阴稚阳学说是古代医家用来说明小儿生理特点的理论。

1. 稚阴稚阳: 指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分析其含义:

脏腑- 指五脏六腑;

娇 - 指娇气,不耐外邪侵袭;

嫩 - 即嫩弱,幼稚之意;

形 - 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

气 - 指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肾气,脾气等;

充 - 指充实之意。

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 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

阴 - 指体内之精,血,津液等物质。

阳 - 指人体各生理功能活动。

稚阴 - 指上述精血津液等有形之物皆为充实,不完善。

稚阳 - 指人体各生理功能活动均为幼稚不足和处于不稳定状态。

从以上脏腑娇嫩的内容分析,机体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为不足,但又以肺,脾,肾三脏更为明显。

二。纯阳: 指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纯阳之体”:最早是用来说明宇宙间的气候变化,是指四季气候之时令之首。《颅囟经。脉法》:“凡孩子三岁。

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将小儿这种蓬勃生机,迅速发育的生理特点概括为“纯阳”.

纯是指小儿先天所禀赋的元阴元阳未曾耗散, 阳指小儿生命活力,犹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篷勃,发育迅速。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分析其含义:

脏腑- 指五脏六腑;

娇 - 指娇气,不耐外邪侵袭;

嫩 - 即嫩弱,幼稚之意;

形 - 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

气 - 指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肾气,脾气等;

充 - 指充实之意。

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 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

阴 - 指体内之精,血,津液等物质。

阳 - 指人体各生理功能活动。

稚阴 - 指上述精血津液等有形之物皆为充实,不完善。

稚阳 - 指人体各生理功能活动均为幼稚不足和处于不稳定状态。

从以上脏腑娇嫩的内容分析,机体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为不足,但又以肺,脾,肾三脏更为明显。

二。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1.分析: 指小儿时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是机体的形态结构,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活动,都是处在迅速的,不断的向着成熟,完善方面发展。

而且是年龄越小,发育的速度越快,而且是遵循着一定规律。

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

一。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1.分析: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

机体功能均较脆弱,对病邪抵抗力差,且小儿冷暖不知自调,饮食不懂自节,对自然界适应能力差,一旦调护失宜,则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故表现出较**易于发病。 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的特点。

发病容易,表现出五脏的损伤,但以肺,脾,肾三脏病证为多见。

1.肺伤: 肺主气而司呼吸。外邪侵袭,首先犯肺,故临床多见肺系疾病。如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

2.脾伤: 脾常不足,易为食滞而生厌食,泄泻,甚至引发疳证。

3.肾伤: 肾常虚,指肾气需随日渐盛。但感邪则可使肾气先天禀赋不足。

4.肝伤: 肝常有余,肝受邪犯,则其升发疏泄受阻,邪郁肝经,则易化热化火,扰动肝风,引发惊搐。

5.心伤: 心有余,一指小儿心气旺盛,生机蓬勃之意,二指小儿心经受邪,易化热化火,扰乱神明。

二。 传变迅速: 表现为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易寒易热 –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稚阴未长”,故易出现阴伤杨康,表现热的证候。 又由于

稚阳未充”,机体脆弱,感邪严重则容易出现阳虚甩脱的一面,而表现出阴寒之证。

小儿脏腑娇嫩,五脏六腑形与气皆不足,而肺脾肾三脏不足更突出。

肺脾肾三脏成而未全,全而未壮。②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肺脾肾功能需求大。

传变迅速——小儿在疾病过程中容易发生转化,变化多端,其主要表现为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清代医家吴鞠通将小儿胜利特点概括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特点: 外感因素(六淫加疫疠之气), 乳食因素, 先天因素, 情志因素, 意外因素,

其他因素(药物造成)

小儿年龄分期(7个)(熟悉)

1. 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40周。

胎龄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为围生期。保健重点:护胎、养胎、胎教。

2. 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生后满28天。

保健重点:保暖、喂养、消毒隔离、清洁卫生等。出生后4~6h 可喂奶

3. 婴儿期——从生后28天到满1周岁。

这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第一次高峰)。易患脾胃疾病、感染性疾病。

保健重点: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营养,及时添加辅食,预防疳证、佝偻病的发生;

按时接受计划免疫接种注意护理和教养。

4. 幼儿期——1周岁后到3周岁保健重点: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营养不良、消化紊乱及传染病。

5. 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7周岁。性格特点形成的关键时期。保健重点:易发生各种意外 ,如溺水、烫伤、错服药物。

6. 学龄期——从7岁后到青春期来临(一般为女12岁,男13岁)

体格生长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以外的其他器官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水平。

保健重点:注意因势利导,保护视力,预防龋齿,充足的营养。

7. 青春期: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为青春期。

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加快(第二次高峰),性别差异常显著。生理特点: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

保健重点:足够的营养、体格锻炼、注意休息、心理教育及指导。

体格发育各项衡量指标及其计算。

1. 体重出生体重 - 3kg 1~6个月体重(kg)= 3+月龄×0.7

7~12个月体重(kg)= 7+0.5×(月龄–6)

1岁以上体重(kg)= 8+年龄×2 过重:肥胖症;过轻(↓15%):营养不良。

2. 身高——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出生时身长 50cm;生后第一年75cm;生后第二年85cm;

2~12岁身高(长)的估算公式: 身高(长)(cm)= 70 + 7×年龄。

过矮(↓30%):侏儒症、克汀病、营养不良。

3. 囟门前囟早闭: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某些遗传性疾病等。

前囟大、闭合晚:佝偻病、先天性甲低、脑积水等。

前囟饱满: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 前囟凹陷:失水。

4. 头围——与脑发育有关头围过小,常提示脑发育不良; 头围过大,常提示解颅。

5. 胸围——与肺和胸廓发育有关胸围过小,常见于佝偻病、营养不良。

6. 呼吸——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脉搏——年龄越小,脉搏越快。

7. 血压——年龄越小,血压越低。 收缩压 = 年龄×2+80mmhg 舒张压 = 收缩压×2/3

8. 小儿动作语言发育歌二月抬头三四笑,五六认人咿呀叫;七坐八爬九扶栏,十站岁走学讲话。

添加辅食原则 :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天气炎热时和婴儿患病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 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

儿科望诊分为:总体望诊 : 望神色, 望形态。

分部望诊 : 审苗窍, 辩斑疹, 察二便, 看指纹。

一。 望神色: 五色主病 (五色: 红,青,黄,白,黑)

面呈白色: 主寒证,虚证,吐泻,疳证。

面呈红色: 主热 (实热或虚热)

面呈黄色: 主湿,脾虚证(疳证,积滞,虫证)

面呈青色: 寒证,痛证,瘀证,惊痫。

面呈黑色: 寒证,痛证,惊痫,或内有水湿停饮。

二。 望形态:

1. 小儿卧姿: 喜俯卧-乳食内积喜蜷卧-多为腹痛仰卧少动,二目无神-久病重病蜷卧不安,捧腹哭叫-腹痛。

2. 端坐喘促,痰鸣哮吼-哮喘。

三。 审苗窍。

1. 查舌

舌体: 胖嫩边有齿痕—脾肾阳虚/水饮痰湿; 肿大青紫—气血瘀滞;

胖有裂纹—气血两虚强硬—热盛伤津;

中医儿科学笔记

一 咳嗽。1 外感。1 风寒咳嗽 散寒宣肺 金沸草散。2 风热咳嗽 疏风肃肺 桑菊饮。2 内伤。1 痰热咳嗽 清肺化痰 清宁散。2 阴虚燥咳 滋阴润燥 沙参麦冬汤。二 肺炎喘嗽。1 常证。1 风热闭肺 轻 宣肺化痰 银翘散。重 化痰定喘 麻杏石甘汤。2 痰热闭肺 清热宣肺涤痰定喘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

中医儿科学笔记

一 哮喘。发作期。1 热性哮喘 清肺化痰定喘 麻杏石甘汤 苏葶丸。2 寒性哮喘 温肺化痰定喘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二 口疮。1 脾胃积热 清热解毒 通腑泻火 凉膈散。2 心火上炎 清心泄热 泻心导赤汤。3 虚火上浮 滋阴降火 六味地黄汤。三 咳嗽。1 外感。1 风寒咳嗽 散寒宣肺 金沸草散。2 风...

2019届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考试大纲

2011年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儿科学 考试大纲。第一单元中医儿科发展简史。细目一 历代儿科名家。要点 扁鹊 淳于意 巢元方 钱乙 陈文中 万全 陈复正 吴瑭。细目二 著名儿科专著。要点 颅囟经 诸病源候论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小儿药证直诀 幼幼新书 育婴家秘 幼科发挥 幼科铁镜 麻科活人全书 幼幼集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