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发布 2021-05-12 07:44:28 阅读 3746

总学时:80学时(45分钟1学时)

时间:2023年3月—2023年11月/每周二下午4:00—5:30

地点:3号楼4楼学术厅

主讲人:陈明明

时间:2010,3,2 下午4:00-5:30

地点:3号楼4楼学术厅

第一章绪论。

1、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特点。

1、中医学与中国古代文化之交融渗透。

2、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3、理论及实践的有机结合。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先秦、秦汉,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时间:2010,3,9 下午4:00-5:30

地点:3号楼4楼学术厅。

第一章绪论。

3、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

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整体观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a.人体结构的整体性。

b.人体物质的整体性。

c.人体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d.人体功能的整体性。

2)人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

a.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b.人与社会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疾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

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

1)症:指疾病过程**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时间:2010,3,16 下午4:00-5:30

地点:3号楼4楼学术厅。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精气学说。

1、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2)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在中医学中,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2、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1)气机:指气的运动。

2)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时间:2010,3,23 下午4:00-5:30

地点:3号楼4楼学术厅。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2、阴阳学说。

1)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是研究事物阴阳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代朴素的宇宙观和方**。

2)阴阳的基本特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

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3)阴阳的属性。

1)阴阳的普遍性。

2)阴阳的相关性。

3)阴阳的相对性。

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4)阴阳的可分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性。

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交感

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2)阴阳对立制约。

3)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

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

“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

4)阴阳的消长平衡。

消,即减少;长,即增加。阴阳消长是指一事物中所含阴阳的量和阴与阳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消长变化着。

5)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的事物可发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5)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时间:2010,3,30下午4:00-5:30

地点:3号楼4楼学术厅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三、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各自的特性:

1)木的特性:生长、柔和、曲直。

2)火的特性;温热、上升。

3)土的特性;生化、承载、受纳。

4)金的特性:沉降、肃杀 、收敛。

5)水的特性: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3)事物的五行归类。

1)归类的方法:

a.取象比类法:找出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特有征象,然后进行比较,将相互类似的事物归成一类。如;东方与木:日出东方,东方乃太阳升起的地方,木有升发特性。故东方归属木。

b.推演络绎法:根据已知某事物的特性(或五行归属),推测联系与已知事物有较为密切的事物,然后归纳在一起。

已知肝属木,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与目。因此胆、筋、爪、目皆属于木。

2)常见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时间:2010,4,6下午4:00-5:30

地点:3号楼4楼学术厅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3、五行学说。

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相生:

a.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滋生、助长和促进关系。

b.相生顺序:木→火→土→金→水→木。

c.相生之间的关系——母子关系。

2)五行的相克。

a.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依次克制,制约的关系。

b.相克顺序:木(克)→土(克)→水(克)→火(克)→金。

c.相克之间的关系——“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3)五行制化。

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a.生中有制:水生木,木生火,水克火。

b.制中有生:金克木,木克土,土生金。

4)相乘、相侮解释疾病的某些病理现象。

a.五行的相乘。

b.五行相侮。

c.五行母子相及。

5)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气 气化 气机 气是生命的本源,是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气运动起来以后,发生了运动变化,称之为气化。气化过程和表现的形式,升降出入这种运动称之为气机。01 阴阳五行概述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0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03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 0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二...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 精气学说。1 精与气的基本概念。1 精 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 包括人体 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2 气 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1 正治 逆治 逆其证候而治的一种常用 法则 逆是指采用方药或施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2 反治 顺从疾病假象而 的一种 方法。从是指采用方药或施术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方法 热因热用 是以热治热,用热性药物 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寒因寒用 是以寒治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