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发布 2021-05-12 07:43:28 阅读 7608

绪论。一。中医学的科学属性。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

中医学研究的是人,主要研究**人体的生、张、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止规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的特性。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与疾病的医学问题,社会环境的变更,人的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常产生较大影响。因而中医学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属性。

三)、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远影响。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中最一般的共同规律的科学。

中医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当时的哲学成就,用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精气)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

四)、中医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如气象学知识促成了六淫**学说的产生等)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形成于战国质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形成的基础与方法: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a.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冶炼、酿造技术也有诸多创新。

b.战国时期,哲学思想方面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道、儒、法、兵、阴阳等诸家。

2)医药知识的积累。

3)对人体生命现象与自然现象的观察。 先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

a.整体观察法(即把活的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反应,结合已有的解剖知识,并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从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b.直接观察法(即采用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五脏分证:是把某一组在某一定部位和器官出现的特定症状,归结为五脏中某一脏的机能失调,把活的机体外部呈现的生理病理征象与内部的脏器统一起来。)

4)古代的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1)理论框架的建立:

.《内经》,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东汉至隋唐仍有修订和补充。此书包括《素问》与《灵经》两部分,共18卷,16篇。

是先秦至西汉医学经验与理论的总结。本书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内经》注重整体观念。

《内经》将体内的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作了对应联系,并认为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到全身或其他脏腑,因而在**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内经》又提出了*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观点,强调三因制宜。《内经》建立了藏象经络理论。

.《难经》,是一部可以与《内经》相媲美的古代医籍。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尤其对脉学又叫详悉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

c.《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与诊治理论。东汉张机(字仲景)所著,后经王叔和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

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该书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三部医学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发展的飞跃,即由原先零散的医学知识与医疗经验上升为系统理论,并建立起独特的医学理论框架。

2)**技术的发展:

a.药物**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神农本草经》的成书。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经》或《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记载了365种药,并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无毒,主益气;中品药有毒或无毒,主治病、补虚;下品药有毒,主除病邪、破积聚。

该书提出“四气五味”药性理论。 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 提出了“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组方。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b.针灸技术的发展。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

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提倡“寸口诊法”。

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机证候学专著。尤其重于对病源的研究。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他提出的医生在医德方面的要求和所达到的境界,可谓开中国医学伦理之先河。

2.宋金元时期:(此时医学发展迅速,且流派纷呈,建树较多,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南宋陈言(字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简称《三因方》。共18卷。将**共归纳为三类:

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而饮食所伤、叫呼所伤、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为不内不外因。

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张从正、刘完素、朱震亨、李杲)

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为刘河间),倡导火热论。 他认为“六气皆从火化”,化火化热是外感病的主要病机,而内伤病中“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百病皆因火热。

故在**中力主以寒凉清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师从刘完素,张提出邪非人身所有,,“邪去正自安”,不可滥用补药的新见解,该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代表。代表作《儒门事亲》。

李杲(字明子,号东垣老人,后人尊称李东垣),师从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字洁古),强凋胃气对发病的决定性作用,倡言“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为“补土派”。代表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沦》。

朱震亨(字颜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传河间之学,创造性的阐明了相火的传变规律,认为相火有“生生不息”的功能,“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而相火妄动,即是邪火,能煎熬真阴,从而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论。**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为“滋阴派”。

代表作《格致余论》。

3.明清时期: 明代命门学说的产生,为中医学的藏象理论增加了新的内容。

张介宾(字景岳)、赵献可(字养葵}等医家,对刘完素、朱震亨的观点持有不同的见解,反对以寒凉药攻伐人体的阳气,强调温补肾阳与滋养肾阴在养生**与防治疾病中的重要性。张介宾指出了“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见解,主张补养肾阳与肾阴。

赵献可认为命门为人体之主,特著《医贯》一书强调“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

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医学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温病:是多种急性热病疾病的统称,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温病学说源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

温病学说至明清臻于成熟,形成发展过程中明代吴有性,清代的叶桂、薛雪、吴瑭等有较大贡献。

1).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创《戾气学说,》对溫疫病的**有卓越贡献。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气 气化 气机 气是生命的本源,是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气运动起来以后,发生了运动变化,称之为气化。气化过程和表现的形式,升降出入这种运动称之为气机。01 阴阳五行概述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0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03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 0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二...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 精气学说。1 精与气的基本概念。1 精 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 包括人体 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2 气 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1 正治 逆治 逆其证候而治的一种常用 法则 逆是指采用方药或施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2 反治 顺从疾病假象而 的一种 方法。从是指采用方药或施术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方法 热因热用 是以热治热,用热性药物 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寒因寒用 是以寒治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