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发布 2021-05-12 08:56:28 阅读 9020

中医基础理论。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学奠基、形成阶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补充《内经》的不足。

《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辨证论治基础。

《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学理论的基础。

晋、唐时期:学科分化、临床发展。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

医学教育规范化:设立太医署。

宋(金)元时期:学派涌现、理论突破。

学派: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刘河间)

寒凉学派主火论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从火化”——张从正(张子和)

攻下派 “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李东垣(李杲)

补土派 “脾胃一虚,百病乃生”、 健脾养胃”、“甘温除热”——朱丹溪(朱震亨)

滋阴派“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降火”

明清以降:中医学的综合和集大成。

明·吴又可:著《温疫论》一书,首先提出了“戾气”学说。

清·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

清·吴鞠通:“三焦辨证”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细目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概念:

病: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证: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2、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别证候,讨论和确定**原则和方法。)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相同的病出现不同的证候,治法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出现相同的证候,治法相同。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1、精的概念:

2、气的概念:

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精泛指气。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气的精粹部分,构**类的本原。

气聚为精精化为气精气生神神驭精气。

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2、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属性划分:“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左为阳(升),右为阴(降)

背为阳,腹为阴。

功能属阳,物质为阴。

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

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

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内涵。

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

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其意义是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

对立:事物的阴阳属性相反。

制约:阴阳之间相互抑制,相互削弱。

2、阴阳互根互用。

互根: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

互用:阴阳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为用。

3、阴阳交感互藏。

交感:是指阴阳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相互发生作用。

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4、阴阳消长: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5、阴阳转化:阴与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细目三:阴阳常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a、阴阳偏胜(盛)

阳胜则热——实热、高热、大汗出。

阳偏胜 阳胜则阴病——口渴、尿短赤。

阴胜则寒——实寒、畏寒肢冷。

阴偏盛。阴生则阳病——溲稀便溏。

b、阴阳偏胜。

阴偏衰:阴虚则热——虚热、低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

阳偏衰:阳虚则寒——虚寒、畏寒肢冷、面色晄白、溲清稀便溏。

c、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阴虚导致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阳损及阴:阳虚导致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a、诊法分阴阳:望、闻、问、切。

面红:热证——阳数、实、滑——阳发热口渴,热证—阳。

望面色切脉问寒热。

面白:寒证——阴迟、虚、涩——阴畏寒口不渴,寒证—阴。

b、辨证分阴阳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阳:表、实、热。

两纲六要。阴:里、虚、寒。

4、在疾病**方面的应用。

a、确立治则治法。

a.阴阳偏胜的治则治法——“实者泻之,损其有余”

阳胜则热——实热:清泻实热阴胜则寒——实寒:祛散实寒。

b.阴阳偏衰的治则治法——“虚则补之,补其不足”

阴虚则热——虚热:补阴(以抑阳) 阳虚则寒——虚寒:补阳(以抑阴)

b、归纳药物的性能。

温、热——阳辛、甘(淡)——阳。

四气分阴阳五味分阴阳。

寒、凉——阴酸、苦、咸——阴。

升、浮——阳。

升降浮沉分阴阳。

沉、降——阴。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1、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学说。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升发、柔和、调达、舒畅——肝主疏泄。

火曰炎上:温热、上升——心阳温运血脉。

土爰稼穑:生长、化育、承载——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金曰从革:清肃敛降——肺主肃降。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肾主水。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取象比类——类比。

推演络绎——类推。

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概念和次序。

a五行相生:

概念: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资生和促进作用。

次序:木—火—土—金—水—木。

b五行相克:

概念: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抑制和削弱作用。

次序:木—土—水—火—金—木。

2、五行制化的概念与规律。

概念:通过五行相生相克产生的调节作用,以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规律: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3、五行相乘与相侮的概念和次序。

相乘概念: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

相乘次序:木—土—水—火—金—木。

相侮概念: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相侮次序:木—金—火—水—土—木。

4、五行的母子相及。

a 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b 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五行特性类比五脏的生理特点,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以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等几个方面。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相生关系的传变;相克关系的传变;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确定五脏病变部位;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4、在疾病**方面的应用。

指导脏腑用药;控制疾病的传变;确定治则治法;指导针灸取穴;指导情志疾病**。

第五单元五脏。

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主血脉,主藏神。 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肺主气;肺主宣发,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

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

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 生理特性:脾气主升;喜燥恶湿。

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 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气升发。

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

生理特性:主蛰守位。

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关系:气与血的方面。

生肺主气,吸入清气,生成宗气,助心行血。

理心主血脉,推动血行,有利于肺气的输布。

病肺气虚——宗气生成不足——心血瘀阻(心力衰竭:端坐呼吸)

理心血运行不畅——肺气输布不利:气喘,胸闷。

2、心与脾的关系: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生心主血脉,心阳温运脾土。

理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病心血亏虚: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理脾失健运:纳呆、腹胀、便溏、倦怠无力。

3、心与肝的关系:血液和情志方面。

生血液: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肝血养心血。

理情志: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病心肝血虚:心悸、失眠、两目干涩,肢体乏力。

理心肝火旺:心烦、失眠、急躁易怒。

4、心与肾的关系:阴阳相交、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生心阳在上,下行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

理肾阴在下,上行以抑心阳,使心火不亢。

病心肾阴虚(水亏火旺):心悸、失眠、腰膝酸软、多梦遗精。

理心肾阳虚(水气凌心):心悸、肢冷、水肿、尿少。

5、肺与脾的关系: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生宗气的生成:肺吸入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

理水液代谢: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病肺脾气虚:咳喘无力,腹胀,纳呆,便溏。

理水液障碍:痰饮水肿——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6、肺与肝的关系:气的升降和平衡方面。

生肺主肃降,防止肝气亢逆。

理肺主升发,防止肺气过于寒降。

病肝火犯肺:胁痛,咯痰带血。

理肺病及肝:胁肋胀痛,急躁易怒。

7、肺与肾的关系:呼吸和水液方面。

呼吸:肺主呼吸,肾主纳气。

生理水液:肺主通调水道。

金水相生:肺肾之阴相互促进。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气 气化 气机 气是生命的本源,是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气运动起来以后,发生了运动变化,称之为气化。气化过程和表现的形式,升降出入这种运动称之为气机。01 阴阳五行概述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0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03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 0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二...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 精气学说。1 精与气的基本概念。1 精 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 包括人体 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2 气 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1 正治 逆治 逆其证候而治的一种常用 法则 逆是指采用方药或施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2 反治 顺从疾病假象而 的一种 方法。从是指采用方药或施术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方法 热因热用 是以热治热,用热性药物 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寒因寒用 是以寒治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