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笔记汇总

发布 2021-05-12 07:20:28 阅读 8131

第一章:中医学概论。

一,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

整体观念:1,把人作为整体,内脏五官**经络都是一体的,通过气血津液完成统一的功能。

2,天人合一,人受四季和昼夜地区的影响。

辨证**:1,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钢辩证。

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二,中医治病三大原则:审查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第二章:脏象。

脏是内脏,象是内脏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

脏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

奇恒之府:脑,骨与髓,脉,胆,女子胞。

第一节五脏。

一,心。位于胸腔之上,两肺之间,偏左,形似倒垂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

心的功能:主血脉,主神明,在体合脉,开窍于舌耳,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小肠互为表里,互为表里就是相互传导作用的意思。在五行属火。

1. 心主血脉:心是血液的起动泵,通过血管(脉)向全身输送血液供给各个器官。

心的正常有赖于心的气血充盈和血管的通畅。

心健康的表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均匀有力,舌淡红,心胸无不适感。

心病的表现:面色苍白,脉象无力,舌淡白,心悸,甚至血脉淤阻导致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脉象结代,心胸部憋闷刺痛。

2,心主神明

神明就是人的精神,思维等。

心主神明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异常表现为:精神亢奋(失眠,多梦,神志不清,狂躁)和抑制(健忘,萎靡,昏迷)

3.人的五志(情绪):喜怒忧思恐。

心在志为喜。

喜则气缓,过喜可以使心神涣散,精神不敛。

我们小学就有个乐起来没完的人,上着课没人搭理他就乐,估计他就是心的问题。

喜伤心,恐胜喜,内**字简练,里面讲的喜伤心意思是过喜伤心。

由于过喜可以导致心气四溢,精神涣散,所以用恐则气下的办法可以收敛涣散的心气,当然还要看病人的承受能力 。

内经阴阳别论篇:阳加于阴谓之汗 。

晚上睡觉出汗是盗汗,阴虚的表现。

白天不怎么运动就出汗是自汗,气虚或阳虚的表现。

偶尔就没事,身体自己可以调整。

自汗原理:人的阳气随太阳在白天升发,如果气虚和阳虚的话,人外层的阳气就不够充足,对汗腺的控制力就不够,所以白天稍动就爱出汗,我是这样理解的。

盗汗原理:晚上睡觉的时候人体阳气会适度潜藏起来,否则阳不入阴就会失眠,人要是阴虚的话,睡觉的时候阳气就会过度陷入阴之中,也会失去去汗腺的控制而出汗,就像小偷在晚上偷东西,所以叫盗汗,个人理解。

4.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舌为心之苗。

心阴虚和心火旺的时候舌头就会起红刺,糜烂。

心的气血不足和心阳虚时舌头会淡白。

心血瘀滞时舌头紫暗有瘀斑。

三七是活血化瘀,**心绞痛的保健药,还能预防皱纹和老年斑。

三七既活血又止血,比较奇特,就像当归对月经提前和滞后双向调节。

5.心包络: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和脉络。

当外邪入侵的时候先侵袭心包,就像内经说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膻中者(心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心包就像心脏这个皇帝身边的臣使,传达君主的喜怒哀乐。

内经:“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

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心和南方,热,火,苦,血,舌,脉,赤,征,笑,喜相关。

苦生心火,酸生肝木,酸苦化为木火,即重阴必阳的原理。

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喜则气散,恐则气下收敛发散之气。

害怕的时候小便失禁就是恐则气下所致。

二.肺。位于胸中,上连喉咙,开窍于鼻,共称为肺系。肺左右各一,左肺分为二叶,右肺分为三页,各页分为几个肺段。

肺在脏腑的位置最高,肺为华盖。华盖就是古代帝王出行马车上的顶盖。肺易受外邪侵袭,故为娇脏,与大肠互为表里。在五行属金。

1. 肺主气,司呼吸。

真气=清气+谷气+精气。

清气就是空气,谷气就是水谷食物之气,精气是先天肾中之气。

气血的运行,津液的输送和分布代谢有赖于呼吸。

2. 主宣发和肃降。

宣发就是宣布和发散,肺气宣发于外形成卫气,保护肌肤。

肃降就是清肃,洁净和下降。

3. 通调水道(水液调节)

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肿中的风水和某些癃闭证以及麻疹可以通过宣肺**。

4. 肺朝百脉,主治节。

朝百脉就是聚血换气,协助心脏。治节就是治理和调节。

内经:“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就是宰相,按照心这个国君的意志去治理和调节各个职能部门。

5. 肺在志为忧,忧伤可以导致气消血瘀,荣卫失调。忧伤肺,喜胜忧。

6. 肺在液为涕,涕就是鼻涕。

肺寒流清涕,肺热流黄浊鼻涕,肺燥鼻干,肺气虚打喷嚏流清涕,肺气实则鼻塞。

7.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外感疾病的卫表证可从肺治,一部分**病也可治肺。

毛发望诊诀。

气血充足毛发润泽。气血两虚毛发不华。

气血衰疲毛发作穗。气亏血枯毛发焦干。

8. 肺在窍为鼻。

针刺耳郭肺穴可以**鼻息肉和慢性鼻炎。

喉为肺的门户,肺气不宣,常有咽喉不利,失音等。

内经:“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

忧伤肺,喜胜忧;燥伤皮毛,热胜燥;辛伤皮毛,苦胜辛。”“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肺和西方,燥,金,辛,皮毛,鼻,白,商,哭,咳,忧相关。

中国西部矿产资源丰富,燥生金嘛。

我们风寒感冒的时候鼻子和皮毛不舒服就是因为肺受到侵袭。

刘力红的思考中医那本书写过,这里的燥其实是一种水在下的状态,如果升温,把地下水化为空气中的湿气这样就是热胜燥了。

就像冬天下雪,为什么空气还是干燥的呢,因为水分在地上为冰雪状态,没有充盈在空气之中。

辛伤皮毛,苦胜辛---吃太辣的对**不好,苦可以抑制辣。

三.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主思虑。脾胃互为表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五行属土。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主肌肉和四肢。

1. 脾主运化。

脾运输转化水谷精微,在膻中于肺气结合成宗气。

运化水湿,由肺气宣降,脾气升清运化和肾气温煦气化共同完成。

脾的运化功能失调水湿凝聚为痰为饮,导致肌肤水肿,肠道泄泻,腹水。

2. 脾主升清。

水谷精微借脾气生发上升输布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

脾胃升降是全身的枢纽,脾为湿土喜燥恶湿喜升恶降,胃为燥土喜湿恶燥以降为用。

3. 脾统血。

脾控制血液,脾失健运就会出血。

4. 脾在志为思。

思虑过度伤脾导致不思饮食,胃部胀闷,面色萎黄,头晕目眩。

5. 脾在液为涎(口津)

涎是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

脾胃不和可以导致涎液分泌剧增,口涎自出,也就是自流口水。

6. 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脾主运化食物,输送营养于全身,进而供养肌肉和四肢运动。

7. 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口唇望诊诀口唇淡白脾气虚寒,口唇红赤脾火上炎。唇若涂朱脾有积热,唇淡而润脾虚失运。唇干少津脾阴受伤,唇裂干痒脾受风邪。

内经:**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

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脾和**,土,甘,肉,口,黄,宫,歌,哕,思相关。

中国的四川湖南等地湿热,人们喜欢吃辣椒除湿,就是**生湿的表现。

四川天府之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驱除脾湿用的是芳香化湿的办法,比如藿香,就是因为甘入脾。

有的病人喜欢唱歌,就要怀疑是脾的问题了,脾在声为歌。

哕指膈痉挛,俗称打呃忒。

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发怒可以减少思伤脾的危害。

运用的就是肝木克脾土的原理。

一个地方树多了土壤就贫瘠了,木克土。

风胜湿很好理解,地上有水,一刮风一会就干了。

身体发黄可以考虑是脾的问题,因为脾在色为黄,当然也可能是胆汁上逆。

嘴里发甜可能是脾热,多由喜食肥甘引起,可能是糖尿病先兆,不可忽视。

四.肝。肝位于膈下,腹腔右上方,右肋之内。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肝属木,位于阴处,但是又和树一样向上升发出地表,所以肝为阴中之阳)

主动主升。肝胆互为表里,肝的经脉起于大趾,上行络阴器(生殖系统),循少腹,布两肋,循喉咙,连目系,上至巅顶。

1. 肝主疏泄。

a.调畅气机:肝失疏泄则胸肋少腹胀痛不适,疏泄太过则肝气横逆,胁肋攻窜作痛。若气升发太过,则头痛目赤或**甚至昏厥。

b.调畅情志。

肝失疏泄则心情抑郁,多愁善感。升发太过则气火上逆,急躁易怒。

c.分泌和排泄胆汁。

胆附着于肝叶间,胆囊所贮藏的精汁,受肝之余气而成,可排泄下行,注入肠中,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是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d.促进脾胃消化。

e.促进津液和血液流通。

2. 肝藏血。

人动则血行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肝血不足则眼花,夜盲,抽筋,月经量少或经闭。

2. 肝在志为怒。

肝血不足导致肝阳气盛则易怒。

3. 肝在液为泪。

肝阴血不足则目涩,肝经湿热则迎风流泪。

4.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久行伤筋,久视伤血,手脚处关节最多,关节靠筋连,是肝主筋最集中的体现。

5. 肝在窍为目。

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肝风内动则两目上吊,斜视。

内经: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肝和春,木,东,风,酸,筋,目,苍,角,呼,握,怒都是相关的。

东方生风,中国东方靠海,海边风多也大,所以古人认为东方生风。春风化物,万物复苏,就是风生木。

成家的人都知道怀孕前要吃叶酸,叶酸就是树叶里提取的,所以木生酸。

酸生肝,肝在五行属木,因为肝和树一样虽然扎根地下属阴,但是都是向上运行的,都是阴中之阳。

肝气喜欢抒发顺达,树枝也是向上扩散的形状,特点相似,肝藏血,木能保持水土,功能相似。

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肝主筋,筋不好可能就是肝的问题,比如抽筋,罗锅等。

肝属木,木生火,心属火,所以筋生心。

中医基础学习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1 汉书 艺文志 载医经七家 黄帝内经 18卷,黄帝外经 37卷,扁鹊内经 9卷,扁鹊外经 12卷,白氏内经 38卷,白氏外经 36卷,旁篇 25卷,共216卷。黄帝内经 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2 理论体系 难经 又名 黄帝八十一难经 1 22脉学,23 29经络,30 47脏腑,...

中医内科笔记 1 汇总

1 感冒 寒荆热银暑新加,阴蕤气参寒热解,阳虚麻附血葱白。1 风寒束表 辛温解表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散。人参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穹,羌独柴前枳桔同 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荆防败毒散 人参败毒散 人参 生姜 荆芥 防风 用荆芥 防风时去掉生姜 荆防达表汤 荆防达表苏芷苓,姜葱神曲...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气 气化 气机 气是生命的本源,是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气运动起来以后,发生了运动变化,称之为气化。气化过程和表现的形式,升降出入这种运动称之为气机。01 阴阳五行概述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0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03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 0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二...